文盲
文盲 |
中文名称: 文盲 别名: 文育、文盲社 定义: 不认识文字的成人 |
文盲是指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 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
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一周不获取新知,可能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甚至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也常常被戏称为"新文盲"。 如果不能持续地学习、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一个受过教育、"知识丰富"的人也会沦为"文盲","扫盲"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1]
目录
词语释义
(1)"文"即"纹","文盲"即"纹盲"。指不认识文字的成人。
(2)认识文字,但是缺乏思想能力的成人。
(3)认识文字但不了解具体的语言文化。
对于一些拼音文字,特别是全音素文字,只要了解最起码的发音规则,就能读出来发音,进而通过语音来理解文字的意思。所以使用这类文字的国家很少有文盲。
对于表意文字来说,例如汉字,就容易产生理解意思不知道发音,或者知道发音不认识字的情况,没有经过语文的专门学习,必定会产生文盲。对于元音附标文字(主要是婆罗米系文字)来说,由于其拼写规则较为繁杂,特别是通行地区文教水平落后,致使使用这类文字的国家和地区(南亚国家和埃塞俄比亚)文盲率相当高。
扫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学率仅有20%。上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使全国1600万妇女脱盲;新中国成立后45年时间内,全国1.1亿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降至30%。
而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各地积极制定鼓励女童入学和在各级学校中实行男女入学机会均等的政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女童入学率显著提升,1990年至2002年脱盲的5040万人中,62%是妇女,到2000年,中国妇女文盲率降至4.21%
新中国的扫盲工作,在世纪之交已经完成了基本任务。
2015年,我国共扫除文盲44.75万人,另有47.48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全国有成人小学1.48万所,在校生94.82万人,成人初中1071所,在校生33.70万人。
2016年,全国共扫除文盲33.12万人,比上年减少11.64万人;另有33.42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比上年减少14.06万人。扫盲教育教职工1.57万人,比上年减少6458人;专任教师7405人,比上年减少3307人。
2017年,全国共扫除文盲28.27万人,另有30.40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扫盲教育教职工1.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46人。
新文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盲不仅仅指"不识字的人",可能有人在因为对某方面知识的欠缺成为新的文盲。不会使用外语、计算机的人,都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
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接受过基本的识字教育,但在现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生活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终身学习
"文盲"的界定,随着时代变迁而在不断变化着,识字达标并非永恒的脱盲标准。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一周不获取新知,可能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甚至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也常常被戏称为"新文盲"。
如果不能持续地学习、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一个受过教育、"知识丰富"的人也会沦为"文盲"。这意味着,教育,尤其是广义的"扫盲"教育,将是一项与社会发展伴生的长期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扫盲工作,也可说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育、学习,对国家、社会、个人来说,都应当是一项"终身"事业。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来源
- ↑ 我国是怎样定义“文盲”和“半文盲”的? 360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