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气象局
文昌市气象局建于1958年9月1日,位于北纬19°37′,东经110°45′,观测场海拔高度21.7米,区站号59856,属国家一般气象站,占地面积6256.3平方米。观测项目: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雨量、蒸发、地面温度等要素,每天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2009年11月16日,文昌市气象局正式搬入新办公楼办公。
目录
主要职责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气象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1]。组织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开展防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调查鉴定、隐患整治督查、防御科普宣传、防御技术培训和指导、防雷减灾管理事中事后监督等工作。
本行政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导和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推进海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指导乡镇(街道)气象工作站和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建设。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施放气球活动。
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台站和气象设施的组织建设和维护管理;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采集、传输和汇交;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负责审查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所使用的气象资料。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组织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承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
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律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诉讼;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
管理本级气象部门内部的计划财务、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负责气象部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落实工作;负责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
承担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发展历史
1976年至2009年,文昌市气象局共获得集体荣誉94项。
1981年被中央气象局授予“台风预报服务先进集体”;
1984年被国家气象局授予“国际台风业务试验优秀集体”;
1988年、1997年分别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1994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1996年12月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集体”。
1986年至2007年,文昌市气象局获得“百班无错情”共有137人次。获“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有32人次。
2006~2009年文昌市气象局在文昌各乡镇共建成30个自动气象站,基本形成密度适宜、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时效性强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网,能够满足文昌中小尺度天气监测、防汛气象服务、农村和农业生态气象服务以及城市、交通、能源、人影等不同气象服务需求,大大提高了文昌的气象综合监测能力。
组织机构
文昌市气象局共有在编在职人员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1人,中专学历2人;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8人;年龄最大48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4岁。
参考文献
- ↑ 行业管理的8大悖论,你知道几个?千万要警惕!,搜狐,2020-03-2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政府网,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