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角
撞角,又名沖角,是一種海戰武器,安裝在軍艦上,對敵艦實施撞擊戰術。
撞角曾經在古代海軍艦艇上得到普遍應用。隨着艦載火炮的發展,撞角開始沒落。十九世紀的鐵甲艦時代初期,因當時的艦載火炮難以有效破壞鐵甲,撞角一度得到短暫的復興;然而隨着後膛速射炮的興起,撞角最終在二十世紀初銷聲匿跡。不過雖然後世的軍艦取消了撞角,撞擊依然是一種屢見不鮮的戰術[1]。
目錄
古代
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軍艦大多裝備撞角,並且在薩拉米斯戰役、亞克興戰役等海戰中進行運用。羅馬從建立其海軍起,就要求積極運用撞角攻擊敵人。古地中海國家很少裝備風帆軍艦,多是利用人力划槳;而要實施撞擊戰術,既要求戰船能快速而準確地向敵艦進行精確的撞擊,又要求能迅速脫離,以免己方戰船被拖帶着沉入水裡,故此更是強化了對划槳戰船的需求。其中又尤以雅典人的快速撞擊戰術而知名。
阿特里特撞角,典型的鰭式撞角。藏於以色列國家海洋博物館 (2010年)[2]。
目前有記錄可考的最早的撞角的應用是公元前535年的阿拉利亞海戰。不過根據出土的希臘的陶器、珠寶上的圖案,以及亞述的壁畫、浮雕來看,撞角的實際發明時間應該更早。
最早的撞角外形尖銳,經過長期的發展,撞角不再是在敵船船身上戳一個洞,而是給敵船全力一擊,撞裂開船身木板的接縫。伯羅奔尼撒戰爭開始,鰭式撞角開始大量應用。這種撞角沿中軸線兩邊各有三片水平方向的魚鰭式銅片,既可以在相對較小的接觸範圍內給予敵船打擊,又不會插入敵船船體內過深。古代木質艦船的船殼都是用一塊塊長條形的木板平行放置,互相之間用榫卯結構等方式緊密貼合。當被這種鰭式撞角以大角度命中時,撞擊點處就可能會產生長達數米的裂縫。撞擊對己方戰船同樣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垂直方向的衝擊力。為了防止在撞擊敵船、或者撞角被扯掉時己方戰船也被開膛破肚,安裝金屬撞角的木材自成一體,與戰船本體分離。
1980年在Atlit出土的一具撞角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對阿特里特撞角的木材的碳-14定年結果表明,這具撞角的建造時間大概在公元前530-270年之間。長226厘米,寬76厘米,最大高度96厘米,重465公斤。撞角的主要成分是銅,以及9.78%的錫,還有痕量的鉛等其他物質。不過阿特里特撞角雖然重將近半噸,這依然只是配備給中小型戰船之用;大型戰船使用的撞角往往重達數噸。
撞角同樣影響了戰船的設計。戰船要執行撞擊的指令,需要擁有足夠的速度。在划槳戰船時代這意味着戰船需要更多的划槳手,因此古代地中海從單層槳戰船逐漸發展到三層槳戰船;為了減少船體的阻力,進一步提高速度,削減寬度,拉長艦體,部分戰船外形甚至達到了10:1的長寬比。有攻就有防,一些大型戰船會在水線附近添加附加木板,為對抗撞擊提供額外的防護。
大多數木殼戰船挨了撞之後,要麼癱瘓在現場,要麼順水漂流,很少會因為撞擊進水而直接沉沒。儘管如此,船隻大量進水後,阻力會迅速增大,極難靠劃漿移動。
撞角的設計以及撞擊戰術的實施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讓己方戰船可以快速停下並且後退,從而避免敵方士兵在遭到撞擊後跳幫作戰。大航海時代以來帆船逐漸取代了划槳船,而使用風帆不管是停船還是後退都不如人力划槳來得容易控制,故此撞角逐漸衰退。風帆戰爭時代早期多用跳幫和縱火船縱火的方式作戰,到17世紀火炮的應用逐漸增多,卻罕有撞擊的戰例。1571年的勒班陀戰役中,天主教聯軍統帥唐·胡安就下令各艦長鋸掉撞角,為艦艏火炮提供更大的射角,方便在與敵軍迎面交戰時以火炮對敵艦進行壓制。
視頻
撞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海上拼刺刀」:古老的撞擊戰術 ,中國軍網 ,2018-12-6
- ↑ 復活的三列槳帆船·奧林匹亞號 ,品略圖書館,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