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評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拾萬金》,又名:《大上吊》、《砸經堂》、《李翠蓮盤道》。故事源於《西遊記》與唱本《李翠蓮盤道》。移植於河北梆子。孩植:成兆才。由余衽波、張德禮首演於冀東農村。

目錄

劇目介紹

評劇《拾萬金》劇情介紹:

劉全娶妻李翠蓮。李信佛好施,布施唐僧金釵一支,唐僧命豬八戒典當,恰當在劉全手中。劉疑妻與唐僧有私,遂回家搗毀經堂,威逼翠蓮,是夜翠蓮上吊,被其兒女找來鄰人劉三解救。適閻王正差小鬼劉龍、張丑捉張翠蓮一死。途中二鬼酒醉、,丟失拘魂牌,錯拿李翠蓮,李翠蓮二次上吊身死。李至陰間,在望鄉台上見家人哭奠,萬分悲痛。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拾萬金 相關視頻

中國戲曲表演教材
中國戲曲真神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