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萌拟人化

来自 模玩社区 的图片

名称 萌拟人化

用语出处 ACG次文化、

萌文化背景下的拟人化

相关条目 娘化

萌属性萌化学

萌拟人化是指将常接触的喜爱的事物拟定为类似人型的形象并赋予一定的人格化智慧。拟人化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而“萌拟人化” (日语:萌え擬人化,英语:Moe anthropomorphism) 则是随着ACG次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拟人化的一个分支,是萌文化环境下的拟人化。 [1]

目录

简介

拟人化指对非人类的动物、植物、架空生物、军事武器、国家地区、交通工具、土木基建、操作系统、电脑软件、网站等依据其性质,将其描绘成具有与人相似的形象,或描绘为与人相似的有情感的形象。且这种形象可直接地或间接地表达若干原受仿物的特点属性。拟人化属于一种二次创作手法。

一个拟人化形象包括“物属性”和“人属性”这两个对立又统一的方面。“物属性”指的是拟人化形象所保留的被拟物所具有的特征,比如“猫娘”的拟人人形象通常包含了“猫耳”这一相貌特征。“人属性”指的是通过拟人化赋予被拟物的“人化”特征,比如人的体型、性格、情感等。

这两者在拟人化形象中的比重决定了萌拟人化与一般程度的拟人化(“基本拟人化”)的本质区别。在萌拟人化形象中,“人属性”占了主要地位,“物属性”只是起到额外增加萌度的辅助作用。除此之外,萌拟人化通常要求对有关拟人化角色进行额外加工改造,即赋予“萌”元素。相比之下,“基本拟人化”则无此作法。而两者对有关拟人化角色形象的细节的表现也稍有不同。

拟人化与娘化的关系

拟人化与娘化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一、两者有较大交集。由于少女的身体线条一般比男性或上年纪的女性拥有较强的曲线感,效果往往会较为可爱,容易使观众带出所谓“”的感觉,故一般拟人化美少女或萌式拟人化少女成为了萌拟人化其中一个打动读者的通常目标。

二、两者有有区别。拟人化是将非人类(非人型)的事物赋予人类的外形以及人格,拟人化的角色可以是男女老幼的外形。而娘化则是将非女性的事物、人物赋予为女性形象,其范围包括了拟人化中的女性拟人化,以及将原本的男性人物转换为女性人物。

和娘化类似的概念是“扶她化”,不过大多数扶她化都专注于把女性扶她化;非女性的事物扶她化很少。

萌拟人化在大陆

目前在大陆流行的是源自日本二次元拟人化,拟人范围非常广,从台风福娃,从手机绿坝软件皆可萌化。

所以有成句我对这个什么都能萌化的世界绝望了!

目前萌拟人化在大陆的发展既不同于美国的政治讽刺漫画,又不同于日本为了萌而把任何事物都进行萌化or女体化的状态

中国大陆的拟人化一般是针对热点事件(特别是与青年息息相关的网络事件)根据其特点进行的拟人化[來源請求],以女化居多。也有受众多为腐女的基情四射男体化。(萌娘百科不收集此类内容)因为所作的大多绘画都是与当前事件有关联的人物,事件风潮过去后人物也销声匿迹了。所以仅有非常少数的画者会坚持维护某个已经几乎被遗忘的人物。

作品一般不包含褒贬倾向,但常有能极为传神的表达某件事物的特点的优质作品

还有一些则委婉的抒发了对某一行为的不满(如下面这张表达了对度娘胡乱删帖的严重不满)

尽管有很多拟人是将一些热点时事,甚至一些敏感事件进行的萌拟人化,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大陆作者希望能将的人物事件分离。这不仅与二次元“与世无争”的特点有关,也和萌文化的发展前途有关。这一点在日本也是如此。[來源請求]如《黑塔利亚》这部作品虽然是对各个国家的拟人化,然而其角色的人格化含义远远大于其背后带有的政治符号(至少在观众们看来是这样的)。

反对的观点

虽然拟人化很可爱,但是依旧有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和嫉妒拟人化的萌娘比自己可爱的原因而反对萌拟人化的声音。[2]

相關作品

更多作品详见分类:拟人题材分类:娘化题材

還有諸多相關作品

才不是懶的打字!是真的太多作品,整理不完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