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拉蒂邁魚一般指矛尾魚(學名:Latimeria chalumnae),體長2米,是腔棘魚目矛尾魚科的唯一種,是唯一現生的總鰭魚類。原以為總鰭魚已經全面滅絕,但於1938年漁民捕魚時竟發現了活體,後又多次在同一海域成功捕獲,故被稱為「活化石」。目前主要分布於南部非洲東南沿海。矛尾魚一般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中。肉食性,以衝刺方式捕食,專吃烏賊和魚類。根據其內耳石年輪估計,矛尾魚壽命為80-100歲。

中文學名: 矛尾魚

拉丁學名: Latimeria chalumnae

別 稱: 拉蒂邁魚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硬骨魚綱

亞 綱: 肉鰭亞綱

目: 腔棘魚目

科: 矛尾魚科

屬: 矛尾魚屬

種: 矛尾魚

分布區域: 南部非洲東南沿海

目錄

概述

魚的種類有很多,大多歷史不長,只有幾十萬年,或者幾百萬年,但是也有例外。到目前為止,矛尾魚的發現無疑是所有魚類中最具有震撼力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種珍稀或古老的魚,而且是因為它是生物演化中「缺失的環節」,它的發現使現今所有陸地上的脊椎動物和水域中的魚類緊密地聯繫到一起,四足類動物由海洋登上陸地的活化石證據是由矛尾魚鮮活的擺在人們的面前的。

形態特徵

矛尾魚長度可達2米,重量高達90公斤。矛尾魚體呈長梭形,軀體粗,頭大,口寬,牙齒銳利。顱骨具特殊的顱間關節。在頭下下頜間有1對很大的喉板。軀體覆蓋大而薄的橢圓形圓鱗,鱗片露出部分具很多小嵴或疣突,因而體表粗糙,體後部和鰭基部鱗較小。側線完全。背鰭2個:第一背鰭鰭條強度骨化,具嵴,呈棘狀;第二背鰭與胸鰭、腹鰭、臀鰭外形相似,呈柄狀,鰭條着生在很厚的肉質鰭柄上。偶鰭內骨骼排列分節為非對稱式。尾鰭外形近似矛狀,3葉,由一個中心小葉將整個尾鰭平分上下兩部。脊索終生存在,其上、下方有小塊硬骨。腸內具螺旋瓣。鰾很小,無呼吸功能,只起調節魚體在水中比重的作用。

生活習性

矛尾魚一般棲息在90-200米的深海,最深更可達至700米。在南非蘇達瓦那灣的矛尾魚在日間會棲息在水深90-150米的洞穴中,夜間則會上升到55米水深的地方覓食。水深及陰暗並不影響它們的生存,最為重要的是水溫要在14-22℃間。它們會上升或下沉至此水溫的環境,以確保氧的吸入量。矛尾魚的眼睛有反光膜及很多視杆細胞,就算在深水中視覺也很銳利。它們未曾在日間被捕捉到,所有標本都是在夜間捕捉的。

矛尾魚是機會主義者,主要獵食烏賊魷魚線鰻、細小的魚及其他深海底的魚類。它們可以頭向下游泳,甚至向後或腹部向上游泳來尋找獵物,完全發揮喙腺的功能。科學家懷疑它們可以隨意減低代謝率,以接近冬眠的狀態下沉到較難生存的深海處。

生長繁殖

矛尾魚是卵胎生的,雌魚每次會生5-25條幼魚。幼魚出生後就已經能夠獨立。它們的繁殖行為不詳,但相信它們要到20歲才達至性成熟。妊娠期估計為13-15個月。根據其內耳石年輪估計,矛尾魚壽命為80-100歲。

攝食習性

一是食量驚人的少。正常情況下,一條重約95公斤的魚每晝夜至少要吃幾公斤的食材,而同樣重的矛尾魚每晝夜僅吃10-20克食物就足夠了。像矛尾魚這樣新陳代謝如此緩慢的生物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二是矛尾魚晝伏夜出。白天,它們安詳的躺在約200米深的海底洞穴中,很少遊動。一旦日落西山,它們便蠢蠢欲動,紛紛爬出海洞,尋找食物。弗里克的研究發現,矛尾魚可以敏感的感受到磁場的微小變化。當小魚等獵物途經魚體附近時,魚體周圍的磁場便發生了變化,矛尾魚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獵物。飽食一頓。平時,它們也出沒於魚兒經常活動的水域,停懸在海中有利地勢,守株待兔。有時,也向上層海水中遊動,活動一下身體。

分布範圍

矛尾魚主要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非洲東南沿海。

棲息環境

矛尾魚科的唯一種,是唯一現生的總鰭魚類。矛尾魚一般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中。一旦離開這黑暗、低溫的環境,它就不能生活很久。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區域,一片漆黑,眼睛自然就失去了作用。它平常吃小魚,靠感受器捕食。肉食性,以衝刺方式捕食,專吃烏賊和魚類。

在矛尾魚分布地區的海水中有一個淡水區域,它們正是生活在這片海水中的淡水區域內的150~500米的深海區,僅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短短的兩個月中才會浮到海面上來。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CR)

知識

真正捉到的第一條矛尾魚是在東非沿海。1938年聖誕節前的一天,「涅尼雷」號漁船的漁民們像往常一樣在馬達加斯加附近的科莫羅斯群島魯麻河入海口處捕撈,漁民們不僅收穫頗豐,還捕捉到一條奇魚讓大家興奮不已。這條聞所未聞的怪魚全身上的魚鱗似鐵甲,尾鰭似短矛,不知什麼來頭,就有人戲稱它為「大海蜥蠍」。4個小時過去了,躺在甲板上的怪魚毫無異樣,用手一動,它竟憤怒地把牙咬得喀嚓作響,以示抗議,樣子有些嚇人。「涅尼雷」號抵達南非東倫敦港,年輕的博物館研究人員娜汀梅·拉蒂邁女士聞訊趕來,將這條1.5米長,57千克重的怪魚運回博物館,給它拍照、繪圖,將其製成了標本。

1939年1月正在英國度假的生物學家史密斯教授收到了一封寄自南非的信,寄信人正是拉蒂邁女士。拿着信中夾帶的速寫圖,史密斯教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叫了一聲:「這不是生活在4億年前的矛尾魚嗎?」他急急忙忙地找出了古生物化石圖鑑對照,結果一點沒錯,這正是矛尾魚。可是,人們只在古老的岩層里發現過它在4億年前生活時的化石。「難道還會有活着的矛尾魚?」教授實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以他自己的話說,有點像疾風震撼的感受,使人顫慄不安,並且眩暈,興奮之情不可言表。根據化石測定,矛尾魚4億年前生活在淡水域裡,於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捕獲矛尾魚的消息一經傳出,引起了全球各界的注目,引發了生物學家關於傳統生物進化理論的大辯論。同時,史密斯教授親自在報紙上刊登啟事:重金懸賞捕捉第二條活的矛尾魚。

從捕撈上第一條矛尾魚以來,迄今為止已在靠近非洲印度洋中捕撈上至少80多條矛尾魚。一般說來,這種魚是靠釣上來的。今天,世界許多國家的博物館中都保存有矛尾魚的標本。

發現

1938年12月22日,在印度洋南非沿岸東倫敦西部約70米深的海區,捕魚船長亨德里克·古森偶然捕到一條從未見過的魚。這條魚形狀像古代的總鰭魚,長1~5米,重58公斤,身體渾圓,在尾鰭末端有分離的小葉,整個尾鰭形成非常奇特的矛狀三葉形,所以定名為矛尾魚。

在這以前,人們曾認為這種魚類在六千萬年前就絕滅了,矛尾魚因此身價倍增。南非羅茲大學魚類學家詹姆斯研究這條矛尾魚,並立即登廣告懸賞:誰能再送給他一條矛尾魚,將得到100鎊的獎金。遺憾的是,詹姆斯足足等了14年,到1952年才得到第二件矛尾魚標本。

命名

1982年,科摩羅政府還贈給我國一條浸制的拉蒂邁魚標本,這件珍貴的標本現今保存在中國古動物館一層脊椎動物陳列廳里,供遊人參觀。

脊椎動物,魚綱,矛尾魚科。過去一直認為早在7000萬年前已滅絕的硬骨魚類。1938年12月22日首次發現於非洲東南海岸,1952年後,又陸續在非洲東南部海洋中捕獲到80多尾。為總鰭魚類中至今尚生存的唯一魚類,現認為是「活化石」(化石首先出現在泥盆紀)。

體粗大,延長,長約1.5~2米,最重1尾有95公斤,體長1.8米,藍色。下頜下部具有兩大骨板,有頸板。體被大圓鱗。背鰭2個,偶鰭長,並具有肉葉,外有鱗片,內骨骼的排列近似陸生脊椎動物的肢骨。尾鰭中間葉狀突出呈矛狀,故稱矛尾魚。卵胎生。口內有齒,肉食性。棲息在200~400米的深海中。能用鰾呼吸。於1972年,第1次在印度洋科摩羅群島發現了象柑桔大小的矛尾魚卵,呈紅色。矛尾魚是研究魚類進化史的極其珍貴標本。英國魚類學家史密斯鑑定矛尾魚是3.5億年前總鰭魚類的唯一代表動物,為了紀念首次發現者拉蒂邁女士,當時史密斯即將它命名為「拉蒂邁魚」[1]

發現的意義

矛尾魚的發現充分的說明了:在過去漫漫的生物演化史中,無論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什麼生物,近的或遠的,連結的或分開的,總有一架無形的橋樑,將所有的生命連在一起,它或許藏在海洋的深處,或許印在DNA的深處,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盡可以享受追尋探索的樂趣、發現的成就、了解的滿足,但千萬不要忘記對其它生命應有的尊重與愛護,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視頻

7000萬年前就應該滅絕的矛尾魚,竟然再次出現在人類視線中!

參考文獻

  1. [品牌網世界上最珍稀的魚--矛尾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