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承天禪寺照片來自

承天禪寺 位於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上,坐落天上山西側,於西元1955年由廣欽法師創建,廣欽法師在1948年來到台灣,先在日月洞潛修後再搬遷至此開山闢寺,因廣欽法師年幼時曾皈依福建省晉江名剎「承天禪寺」,故以同名命之以誌師恩;承天禪寺於1975年重建,從大安寮至山門約需半個小時的路程,步道兩側綠意盎然、蓊蓊鬱鬱,進入山門後的白牆綠瓦建築,更顯得承天禪寺的莊嚴樸素,近年來由於桐花祭使得承天禪寺成為台北旅遊的最佳旅遊景點之一。[1]


簡介

本寺位於台北盆地西南方的山崗上,座南向北,大雄寶殿的正門正遙對著淡水河的入海處。右邊為象鼻山(或稱雙象山),清源山作雄獅獵物狀雄峙於左。遠處的大屯山脈觀音山,在淡水河入海處的兩岸東西對峙,觀音山西南接林口台地,大漢溪流經其下,山環水抱的地理氣勢自然形成。


站在大雄寶殿前向前瞻視,映入眼簾的是土城板橋林口蘆洲,較遠的是五股淡水北投圓山台北大都會的郊區之內,大樓林立、人煙稠密,一片繁榮景象,入夜則是燦爛燈海,陽明山上的燈光有時會與北極星連成一片,使人分不清那裡是天上?那裡是人間?


民國四十四年暮春三月,當時的清源山竹林密佈,人跡罕到,飽經風霜的廣公上人,卻從清源山上之陽的日月洞飄然來此。


開山祖師廣欽老和尚福建惠安人,民國十五年於大陸泉州承天寺披剃,苦行念佛而得證悟。三十六年渡海來台,初時居無定所,隨緣來去。後因道風廣被,信眾仰慕甚殷,亟盼隨侍左右,但高山阻隔,拜謁不易,即在清源山坳購地供師,即承天現址


廣公初來承天禪寺,就地取材,砍了幾竿新竹,截為三尺見方,用細鐵絲纏好,做為臨時禪椅,上敷細草,趺坐其上,謂隨眾曰:「坐此甚好,汝等可回。」同年五月間,闢地搭蓋瓦房一間,供奉佛像,權充早晚課誦之所。此後十載之內陸續興工,至五十四年秋完成初步之建設。


後因地基陷落,牆壁龜裂,拆除重建勢所必然。六十四年山後開闢一運煤便道,車輛得以上山,遂促成同年底之重建工程,以鋼筋水泥取代原有的磚瓦房,於七十五年完成現今之面貌。主要建築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另有三聖殿供奉阿彌陀佛。祖師殿原為廣欽老和尚住處,老和尚圓寂後改為廣公紀念堂。大悲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並附設一閱覽室,收藏佛教書籍及CD、DVD,供民眾借閱。


在法事方面:農曆每月第一個星期天有大悲法會;每年七月為一個月的地藏普渡法會;十月份廣公上人誕日時,打彌陀佛七紀念;農曆過年時禮千佛;此外每個星期天都有週日念佛會。一年中的法事可說是連續不斷。


廣公上人,民國四十四年春來承天禪寺,至民國五十四年建齋堂止,初步建設的完成,整整花了十年時間。從民國五十五年到六十四年,在建築上可說整整休息了十年。從民國六十四年底到七十四年底,廣公於農曆臘月二十六日,由妙通寺北上承天禪寺看大悲樓止,可說是十年重建。廣公上人對承天禪寺三十年經營費盡心血,為的是建寺安僧,更因踐履佛陀正道,艱苦歷盡,功德圓成,使昏暗的娑婆世間重現曙光。[2]


廣欽老和尚生平簡介

老和尚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誕生於福建省惠安縣黃姓家中。因家境清寒,其兄無錢娶妻,師四歲,父母將其賣至晉江縣城南門外李家作養子,父李樹,母林菜。師自幼即體弱多病,惟宿具慧根,隨母奉佛茹素。稍長,養父母相繼去世,所遺田地,近親覬覦之。師深感世事無常,頓萌出家之念,遂將田地分送近親,投泉州承天寺出家。


承天寺之方丈上轉下塵老和尚,命師皈依修苦行之上瑞下芳法師。瑞公即命師作外坡職事,如種菜除草等。其後由於特殊因緣,曾往南洋有年,迨返承天寺,年已三十有六,方在上瑞下芳法師座下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師出家之後,專志苦修,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


民國二十二年,師謁莆田縣囊山慈壽禪寺妙義老和尚求戒,時年四十二。具戒歸來,師決志進一步潛修。遂請得上轉下塵老和尚之應允,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米,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覓得半山岩壁石洞為安身之處。師在深山洞中坐禪念佛,米盡糧絕,即以樹薯、野果充飢,山中多猴虎,久之,人獸相處了無畏懼,遂有猿猴獻果、猛虎皈依之事,「伏虎師」之雅號乃不脛而走。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卓錫永春普濟寺,聞之,趕至承天寺,即同方丈上轉下塵老和尚等數人上山探之,方曉師在定中,甚為讚嘆,乃彈指三下,請師出定。


凡茲歲月,已歷一十三載,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師下山返承天寺,次年秋掛搭於廈門南普陀,住後山石洞禮佛。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師年五十有六,於農曆六月十五日由廈門乘英航號輪船渡海來台,十六日午抵基隆,先在極樂寺靈泉寺最勝寺等處掛搭,七月初,復往台北]]芝山岩]],中秋後再往新店]]吊橋南岸半山上之日式空屋,是時亦常往返於台北法華寺]],於該寺有夜度日本鬼魂之事。


民國三十七年(戊子)春,師於新店街後山壁間鑿石洞,命名廣明岩(今之廣明寺),四十年再於右後方上側大石壁雕「阿彌陀佛」大石像,左下鑿石洞(現廣照寺內天君殿);大佛龕總高二丈六尺,寬一丈九尺,深九尺,佛身高二丈一尺,蓮座寬八尺,深六尺,高三尺,是乃開台灣鑿石佛風氣之先。


四十年(辛卯)十一月,師聞土城三峽]]交界處成福山上有一天然古洞,即率徒四人,攀藤而上,果獲一大石洞,高兩丈餘,長數丈,深可兩丈。師是夜獨住洞中,洞口朝東,日月甫升,光霞入洞,故師以「日月洞」三字名之。洞頂有泉,而泉水清澈,飲之甘美可口,神清氣朗。自此師復過隱居之生活,四十一年五月始蓋洞外木屋三間,中奉「地藏菩薩」聖像。師留山三年,並於洞頂另蓋茅棚接引弟子同修。四十二年二月師又上山頂大石前搭一小棚自住。


四十四年(乙未)三月,板橋信眾在北縣土城火山購地供師,即今承天寺所在,該地原係一片竹林,人跡罕到。師等由小徑入林,砍竹約三尺見方,並將砍下之竹編為床榻,上敷細草,趺坐其上,謂隨眾曰:「坐此甚好,汝等可返。」五月間,闢地搭蓋瓦屋一間,供奉佛像。次年再回新店廣照寺


四十七年(戊戌)年底,師復返火山。次年(己亥)又添茅棚數間。四十九年(庚子)四月,興建大雄寶殿,為紀念祖庭,命名「承天禪寺」,火山則稱「清源山」。五十一年再建三聖殿。


五十二年(癸卯),是年師七十二歲,曾應善信之請,往花蓮]]天祥]]住數月,協建祥德寺]],(今天峰塔即師當時茅亭禪坐之位),旋應中部弟子請至台中龍井山上之南寮,創建廣龍寺]]。五十三年(甲辰),師再返土城承天寺,年底建山門,並將茅棚改建鋼筋水泥之方丈室,相繼於五十四年九月建齋堂及廚房,承天寺的初步建設,於是完成。


承天禪寺初期之磚瓦房,係匆促建成。時日既久,地基陷落,牆壁龜裂,故於民國六十五年春,開始重建。首先將三聖殿前之女眾寮房,改建成兩層鋼筋水泥樓房。次年秋,開山整地,拆除舊有之三聖殿、齋堂、廚房、大雄寶殿、男眾寮房及方丈室等。六十七年春,於大雄寶殿原址上,建三聖殿與兩層寮房,再依山坡地形,建祖師堂;於齋堂原址,復建兩層齋堂及廚房。六十八年啟建新大殿。七十二年大悲樓於新大殿右側山坡下奠基,今大悲樓結構體已近竣工。


民國五十八年,師又於土城鄉公所右後方,創建廣承岩。六十七年,該岩復建華藏塔,其後大雄寶殿、兩廂禪房、地下室、藏經閣、羅漢殿、講堂及上下樓禪房,亦陸續建成,


七十一年(壬戌)九月,師又派隨侍左右十多年之弟子傳聞法師至高雄縣六龜鄉寶來村,創建「妙通寺」。七十三年七月,師移錫該寺,並於七十四年十月傳授三壇大戒,求戒之四眾弟子,多達數千,並啟建水陸大法會,廣度眾生,盛況空前。


師起居簡樸,平易謙和,縱年近百齡,行不用拄杖,不用人攙,身輕體健,動作敏捷,住則常坐不臥,並時坐於室外,或露天、或廊簷下。食則自七十八歲,改以流質。


七十四年歲末,師以看承天禪寺之大悲樓建築為名,急欲返北,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由傳悔法師南下,二十六日迎師回承天寺,北部四眾聞訊莫不蜂擁以至,次年正月初一清晨,師召集各分院負重任之弟子及承天寺大眾,一一囑咐,並言圓寂後火化,靈骨分別供於承天寺廣承岩妙通寺三處。早齋後即示意欲返妙通寺,眾以師意既堅,不敢強留,即送師南下。師抵妙通寺後,日以繼夜念佛,有時自己親打木魚並囑弟子一起念佛。初五,師瞻視清澈,定靜安詳,毫無異樣。午後二時左右,忽告眾曰「無來亦無去,沒有事」之語,並向徒眾頷首莞爾,安坐閉目。少頃,眾見師不動,趨前細察,乃知師已於念佛聲中,安然圓寂。


綜師一生,貧苦孤露,堅毅篤樸,宿慧萌芽,潛修百苦,卒致徹悟。渡海來台,冥陽兩度,禽獸馴歸,更以禪悅代替火食,歷半生歲月,其昭示修行之典範,踐履頭陀苦行之正則,誠堪與古德共讚。惜以眾生福薄,遽爾示寂。惟願不捨悲智,再駕慈航,廣度群迷,導歸淨土,共成無上菩提,不勝馨香禱祝者也。[3]


入寺須知

● 請先至大殿禮佛。

● 穿著宜樸素整潔,不宜暴露、打赤膊。

● 不宜大聲談話、喊叫或播放流行歌曲及收聽各類廣播;亦不宜做任何團康活動。

● 不宜躺臥、跑跳或運動;如有孩童隨行,請教導他們不要奔跑、嬉戲或喧嘩。

● 不宜食用含有魚、肉、蛋、蒜等葷腥成份之食物或煙、酒、檳榔、毒品等。

● 不宜勸募、販賣各類物品或張貼、散發各類廣告、傳單。

● 佛寺非公園、遊樂場所,與異性朋友來此,行為舉止應莊重自愛。

● 不宜帶貓、狗等寵物入寺。

● 為避免影響他人禮佛、誦經,各殿堂內禁止攝影。課誦當中的區域亦不得攝影。


承天禪寺-賞景勝地

承天禪寺右為象鼻山]]、左為清源山,寺前即可欣賞到淡水河大屯山觀音山的山水景色,林口臺地也近收眼底,視野令人心曠神怡,是新北市少有的賞景勝地;特殊的地理環境除了讓承天禪寺成為台北旅遊景點以外,由於天上山與中和圓通寺烘爐地相互連結,新北市政府便將這三處步道串連,石階步道沿途設有石桌、石椅和涼亭,欣賞相思樹林、蕨類植物和各種鳥類等等自然生態,相當適合民眾在假日時分來到承天禪寺踏青。


承天禪寺上的桐花公園

從承天禪寺再往承天路上步行,即可到達每年舉辦土城桐花祭的主要場地「桐花公園」,桐花公園以石壁寮溪流域為範圍,周圍是南天母山火焰山構成的山谷地形,是觀察廣東油桐樹生長的絕佳環境,也可在這裡欣賞到復育成功的螢火蟲生態;來到桐花公園後,還可前往附近的三粒半、望月亭、日月洞、聖天宮、石壁寮福德祠、鼐朝宮和礦坑口等等景點。


土城區旅遊

未來台北市捷運與新北市捷運的網絡會更加密集,使得民眾前往土城旅遊更為方便,您也可前往牛軋糖博物館、天上山等五月雪登山步道和森林浴步道、自然公園體驗土城的美景美色!此外,來到土城可別忘了賞桐花喔!廣東油桐是土城區的特色,每年春季土城市就會舉辦桐花的系列活動,並規畫賞花路線,其中最熱門的路線是桐花祭舉辦會場的天上山系,與相鄰的火燄山、南天母兩系路線,民眾可好好規劃您的賞花遊程。[4]


地址

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96號


營業(開放)時間

承天禪寺/洽詢電話:02-22671789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三號:由土城交流道下,轉台3線直行右轉接承天路直行即可到。


★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公車231、233、705至土城站,沿中央路三段步行轉承天路即可到達。
2、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永寧站,於承天路方向出口步行40~60分鐘或轉乘公車前往。[5]



目錄

視頻

承天禪寺助念教學。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承天禪寺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二音 拜懺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