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鎮
成山鎮 |
中文名 :成山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榮成市 |
成山鎮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100華里,面積122.58平方公里,轄 59個行政村,10個居民委員會,42570人(2017),是馳名中外的"中國好望角"--天盡頭、中國最大的天鵝越冬棲息地--天鵝湖的所在地,是祖國海岸線上最早見到日出的地方,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大陸最近的地方( 94 海里)。
2019年10月,成山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目錄
工業
成山鎮工業形成了以紡織、化工、食品、機械、保健品、建材、飼料"等行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產品有針織服裝、電子部件、軸類模具、理石板材、造船、複合肥料、木製品等80多個品種。
其中低值魚綜合加工利用項目被列為山東省重大科研攻關項目,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鴻洋神"牌深海魚油膠丸,成為全國同類產品中首家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質認證的產品。全鎮工業企業208個,其中鎮辦獨立核算企業43個,合資企業23個,獨資企業35個,村辦企業35個,村以下工業企業62個,個體工商戶600個。
農業
成山鎮共有耕地4萬畝,果園1萬畝,菜園7000畝,丘陵、平原地帶土質較好,適宜糧、油作物生長,主要農產品有小麥、花生、玉米、地瓜、大豆、蔬菜。建起了名優特新水果豐產基地、雪松基地、生豬飼養基地、大棚蔬菜基地、黃芩栽植基地、苗木繁育基地等六大農業示範基地,菜園300公頃,生豬存養量6000多頭,奶牛存養量1700頭。
文化
成山鎮歷代尊師重教,人才輩出。明宣德二年(1427年)設有學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衛置縣,改學宮為縣學。嘉慶十四年(1809年)知縣張畲建成山書院。
成山書院久負盛名,清代大學士、刑部尚書王士禎,歷下詩人王苹等都曾主持過成山書院。清代170年中,榮成就走出了10名進士,50名舉人,462名貢生。
曾就讀於成山書院的知名學者有:清末進士,曾依法懲處李鴻章的悍奴、纂修《山東通志》的孫葆田。民國初年著名教育家、辛亥革命先驅,有"南蔡(蔡元培)北鞠(鞠思敏)"之稱的鞠思敏等。光緒三十年(1904年),成山書院改為榮成縣官立高等小學堂。
1931年改名為榮成縣立第一小學,1934年改為榮成縣立城內小學。曾在這裡就讀或工作過的著名人士有:黨和國家領導人谷牧、榮成早期共產黨員孫繼周、解放軍著名將領李耀文、膠東地區早期革命領導人曹漫之、原黑龍江省副省長王軍、中國著名民族語言學家馬學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業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