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全
《別宮祭江》是一部京劇。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1]。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2],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3]。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目錄
劇情
明英宗時有秦季龍者,秦洪之子也。自幼失散在外。喜習拳棒,精通諸般武藝,膂力過人。能開五石弓,百發百中。後海寇金鰲作亂,英宗命太監王振,總督天下兵馬糧餉,征剿金鰲。至山東招兵,募得秦季龍。王振頗愛其才,因遂寵任之,即令帶領前鋒軍,往剿金鰲。既而金鰲敗降,海氛悉平。秦季龍功成班師,榮寵無比。時王振催集天下糧餉,適福建督糧官中途因雨延誤,後期而至,致觸王振怒,即以軍法相繩。令秦季龍監斬,孰意督糧官即季龍父秦洪也。父子法場相會,彼此皆抱頭大哭。於是秦季龍自縛請罪,引父見王振。王振亦遂赦之,並為奏明英宗。旨下,特書秦季龍為忠孝王,因是劇名《忠孝全》雲。
京劇行當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5]。
京劇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干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6]。
視頻
別宮祭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中國戲曲網
- ↑ 京劇演唱的規律與技巧 ,搜狐,2020-07-14
- ↑ 淺談「梅蘭芳表演體系」,個人圖書館,2015-07-02
- ↑ 國粹京劇名旦梅蘭芳,除了大花臉,你還知道多少? ,搜狐,2020-10-22
- ↑ 國粹京劇你了解多少,搜狐,2018-05-04
- ↑ 淺談京劇行當之劃分,豆丁網,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