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9年9月18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18日) |
徐寿辉(约1310年-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贞一[1]。罗田县多云乡上五堡(今属湖北)人,元末长江中上游红巾军领袖,建国号宋(一说为天完),后遭部将陈友谅杀害。
目录
生平
出身布贩,常被元朝的官吏勒索,至正十一年(1351年)[2]八月,参加彭莹玉、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南)的起事,以“弥勒佛下生”等口号发动群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
十月,红巾军攻克蕲水(今湖北浠水),据此建国,徐寿辉被拥举为帝,国号宋,年号治平。以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置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中央六部,有丁普郎、杨普雄、项普略、况普天、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傅友德等悍将。
至正十三年(1353年)底,元廷围剿徐寿辉,蕲水失陷,彭莹玉战死[3],徐寿辉等避入黄梅山及沔阳湖中,后重新取得江西、湖南。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迁都汉阳(今武汉汉阳)。
此时徐寿辉受丞相倪文俊架空,早已虚有帝名。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陈友谅乘机袭杀倪文俊,连克江西、福建诸地,实权转归陈友谅。
徐寿辉听闻江西首府龙兴府(今江西南昌)已经被攻陷,希望迁都龙兴府,以龙兴为根据地。陈友谅害怕徐寿辉在江南威胁到自己,不同意徐寿辉南迁,徐寿辉不得已而止。不久,徐寿辉仍打算迁都龙兴府,陈友谅再遣使制止,徐寿辉不听,并从汉阳引兵出发,迁都龙兴府。十二月,徐寿辉部到达江州,陈友谅假意迎合,待寿辉部入城后伏发,杀尽部将,惟存徐寿辉一人。于是,陈友谅自称汉王,挟持徐寿辉迁都江州(今九江)。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进攻太平路。闰五月三日戊午,陈友谅邀请徐寿辉至太平路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附近五通神庙拜神,命死士刺杀徐寿辉,以铁挝击碎徐寿辉首级。随后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汉,年号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