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福興 (音樂家)

張福興(1888年-1954年),台灣苗栗縣人,後定居台北;音樂家,專長於小提琴[1]他是台灣第一位留學日本的音樂家,也培養不少台灣本土音樂菁英。

目錄

生平

張福興出生於竹南郡頭分莊(今苗栗縣頭份鎮)。[1]頭分公學校畢業後,考上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08年,他獲得推薦保送上野東京音樂學校,是台灣首位留日音樂系學生。1910年返台後,執教於母校。他不但積極培養本土音樂家,也於1920年組成玲瓏會管絃樂團,不定期舉行公開演唱會。

除了教學外,張福興也熱衷採集台灣原住民音樂,他所出版的《水社化蕃杵音及歌謠》是第一本台灣原住民音樂付梓出版的作品,他也成為第一位採集整理台灣原住民音樂的台籍音樂家。

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後,他仍繼續從事音樂推廣及教學。除擔任省立師範學校音樂系教授外,也主編國民小學的音樂課本。直至退休,仍以採集佛教音樂為己志,直至1954年去世為止。

學術方面成就

[2] 在學術的領域中,張福興可以說是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先驅者。1922年春,他受台灣教育會派遣,曾前往日月潭水社採集原住民的傳統音樂,日後將採集成果整理成《水社化蕃杵?音?歌謠》一書,為漢人從事原住民音樂採集最早的紀錄。此外,他也致力中國戲曲樂譜翻譯的工作,曾將戲曲《三搜臥龍崗》孔明夫婦反目之曲目譯成西洋五線譜。1924年還自費出版台灣民間音樂工尺譜與五線譜對照的樂譜《支那樂東西樂譜對照——女告狀》,內容分為戲曲、樂譜解說及樂譜三部分。1950年之後,他在民族音樂方面的努力方向則轉為佛曲的採集,這也是他晚年投注最多心力的音樂事業。他最常去的是獅頭山的廟宇,採集的對象以早、晚課時之唱誦,以及個別修行者的唱誦為主,內容有《佛寶讚》、《爐香讚》、《稀數皈依》、《大九尊》、《香讚》等課誦,集結成4冊,共計67首,以「外江韻」為多,或許是採譜的對象多為客籍人士,綜觀其曲韻竟有著特殊的客家風味。[1]

因材施教是張福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因此為了專業技巧的傳授,也為了激勵學生的表演慾望,在那個全台幾乎沒有什麼音樂教材的年代,張福興經常不辭辛勞地為學生們編曲、寫曲。惟目前所留存的創作曲大多為校歌之類,有《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校歌》、《大同學校校歌》、《桃園縣立楊梅初級中學校歌》等,多為單旋律加上三和弦的鋼琴伴奏譜。1935年,在台灣創作歌謠發展的初期,張福興曾被日本的勝利蓄音器株式會社(勝利唱片公司)網羅,擔任首任在台文藝部長,他除了於行政業務上運籌帷幄之外,也譜寫、創作福佬語流行歌曲,例如《路滑滑》[2] 即為其採編的作品,是由南北管轉化而來的歌曲。惟他畢竟是學院派的人物,一年之後即離職。值得注意的是,在採集佛曲的年代他也曾寫了單旋律並附歌詞的佛曲音樂《獅山聖地》、《觀音靈感歌》等。曲調優雅,節拍平穩,令人聽來頗能產生寧靜的感覺。

基於時代的因素與大環境的要求使然,張福興無可避免地必須身兼數職,甚至跨足流行音樂界,卻也因此而成為集演奏、指揮、學術、作曲於一身的全方位音樂家。在音樂創作方面,他雖然不是主修作曲,但是在那個西洋音樂在台灣仍處於啟蒙的年代,他為數有限的創作曲仍不容忽視。他所寫的校歌,節奏工整、有朝氣,與之後到現在,台灣校歌普遍的風格所差無幾;佛曲的寫作以樸素的旋律配上平穩的節奏,確實頗能表現宗教音樂的肅穆。身為台灣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的貢獻的確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大公子張彩湘不遑多讓,日後亦走上音樂之路,並成為台灣有名的鋼琴家。父子傑出的成就,正是客家之光。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1.0 1.1 劉克明. 臺灣今古談. 新高堂書店. 1930-11-30. 
  2. https://cloud.hakka.gov.tw/Details?p=483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