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弦子腔陝西省平利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弦子腔,又名平利弦子戲,弦子腔流行於平利縣等地。弦子腔的起源不詳。據說清代曾盛極一時,光緒、宣統年間,應縣一帶尚有唱弦子腔的班社在活動。辛亥革命後日趨衰落。它的每個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調子和勞動號子,作為「喊腔」結尾落拍,唱腔音樂中的民間說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丟腔干白」和「喊腔號子」,樂器中專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摻花擊打拍節,唱詞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唱腔以平利方言為基礎,風格獨樹一幟。

2011年5月23日,弦子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遺產編號為IV-153。

目錄

簡介

嘉慶末年至道光初是弦子腔的形成階段,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平利女媧山下水田河民間「蓮花落」藝人李敬模、李增模弟兄,在皮影戲的基礎上,首創弦胡(粗竹筒和泡桐板做共鳴箱,老竹根作琴柱,牛筋琴弦)伴奏,演唱中又吸收其它劇種精華,融入本地山歌調子和勞動號子,在演唱落板時加上後台一齊吆調伴唱的喊腔,傳名「弦子腔」。李敬模的創造,給弦子腔帶來了生機。

弦子腔的音樂體制,介乎曲牌體與板式變化體之間[2],唱腔有四調:大腔、下調(又名二腔)數腔、娃子腔。另有七十二小調,其大部分失傳,僅存的一部分是雁北民歌和牌子曲的組合,多數為曲牌體。現搜集到的有梅花調、咂咂咀、一江風、南羅子、鬧紅元、山坡羊、正調與羅羅腔的(數詞)完全相同。弦子腔唱腔曲式結構多為上下句組成,或由上下句加花變奏發展成多句式。吐字用方言,拖腔多加「哪衣咳」等虛字,唱腔結束時,往往用假聲(俗稱背弓音)唱高音尾腔。

弦子戲聲調以平利地方語音為基礎,音樂屬板腔體,唱腔音樂中的民間說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丟腔干白」和「喊腔號子」,樂器中專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摻花擊打拍節,都是弦子戲有別於其他劇種的獨有形式。

弦子腔唱詞的基本結構,都是以下句接上句,每一段均以若干個上下句組成,其旋律結構須根據唱詞的音節來具體確定。唱詞既是戲文的主幹,又是戲文的精華。傳統的弦子戲當中,語言活潑,生動形象,淺顯樸實且耐人尋味。其唱詞的詞格多以規範的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僅有少量的三不齊長短句和散文句式。十字句的音節為「三三四」,七字句的音節為「二二三」。轍韻要求是上仄下平,即上句落音於仄聲字,可押韻也可以不押韻,下句落音於平聲字,必須押韻。

代表劇目

弦子戲的劇目有四十多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整本大戲,又有生活小戲。經常上演的有《黑風山》《東台頂》《水牛陣》《張九成算卦》《桃花陣》、《桃園》《三山嶺》《三孝牌》《鳳鳴山》《金木魚》《兩狼山》《獅子洞》《白羅衫》(又名《審桃達》《七人賢》《烏玉帶》《崔子殺朝)等。包括古代的《楊家將》《岳家軍》《水滸傳》之類的歷史劇目。

視頻

弦子腔 相關視頻

文化中國崇信弦子腔
百年弦子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