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淮西碑
平淮西碑 |
作者 :韓愈 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體 裁 :散文 |
平淮西碑。又名韓碑,由唐代文學家韓愈撰文,記述了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裴度平定淮西(今河南省東南部)藩鎮吳元濟的戰事。
目錄
背景
此文寫的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平定淮西(今河南省東南部)藩鎮吳元濟的戰事。當時吳元濟手握重兵,據地千里,對大唐威脅甚重。為了平定淮西,唐憲宗下令討伐叛賊。由於用兵不利,平淮之戰雖連打幾年,卻收穫甚微。最後,才在朝中重臣裴度統領下,由部將李愬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0月乘敵不備,採用掏心戰術,以三千兵勇,借風雪一夜,突襲吳元濟老巢,在蔡州活捉敵魁吳元濟。此一戰不僅結束了長達5年之久的平叛,結束了蔡州長達52年的割據局面,穩定了大唐基業,也讓裴度、李愬一戰成名,為萬民仰望。這就是史稱「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由來。作為歷史上的著名戰例,這段歷史自然被載入史冊(直至後來被選入中學生的課本當中),足見其深遠的影響。而《平淮西碑》正是在這場戰鬥之後,為了表彰這些人的功績,由皇帝授意撰文立碑,以示後人。在今天看來,這本是一樁文壇佳話,在當時卻引發了一場驚動朝野的麻煩官司。
韓愈本是文官,最初是管訴訟官司的法官。如果不是國家危急,也暴露不出他的軍事才能。
唐代中期,朝廷急需對淮西用兵,可兩個主戰的宰相都被當街刺殺,一個死亡一個受傷。一時間主和派勢力抬頭,政策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
關鍵當口韓愈挺身而出,寫了一篇《論淮西事宜狀》的奏摺。把戰略、戰術,甚至後勤與地區特殊形勢都分析地頭頭是道,最後以「我軍必勝!」做為文章結尾升華了主題、鼓舞了士氣。
皇帝也頗為驚訝,沒想到韓愛卿你不僅是個文官,還是個將首!《論淮西事宜狀》堅定了皇帝出兵的決心,顯露軍事家風範的韓愈被任命為這場軍事行動的「行軍司馬」,也就是參謀長。
淮西之戰以勝利告終,如此重大的勝利怎能不歌功頌德呢?
那麼記錄這件功績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韓愈了。一則韓愈是當事人之一,無論全局還是細節處都比較熟悉;二則韓愈是大文豪,文采遠超別人一大截。著名的《平淮西碑》一氣呵成,立於蔡州城門口。
按照慣例,本文開頭一定要說明勝利源於皇帝的英明領導,同時也指出了當時比較嚴峻的社會形勢,再說淮西之戰是民心所向眾志成城,結尾處再次強調皇帝的高瞻遠矚……碑文順利完成。
可作為當事人,韓愈的文章竟敘述異常平淡。事情是這樣的,最初情報顯示敵人因為對外用兵造成老巢蔡州空虛,是韓愈自告奮勇要求率領一支精兵去偷襲蔡州。縱觀韓愈的一生,這種「逢敵必亮劍」的精神隨處可見,與一般文人比充滿了血性。
同時,韓愈還穩妥地選擇了富有帶兵經驗的李愬去完成這次具體行動,沒想到創造了史冊留名的奇襲。
在韓愈眼中,李愬夜襲蔡州只是淮西之戰的組成部分之一而已,可偏偏立功的叫李愬,正是他讓韓愈版的《平淮西碑》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李愬的老婆是唐安公主的女兒,這個丈母娘可是身份顯赫。唐安公主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後來成為唐順宗,自己雖然只活了23歲,卻破天荒地成為中國歷史首位享受追諡、立廟待遇的公主。後世公主能夠獲得追封就是沾了這位唐安公主的光。
有這樣厲害的丈母娘,女兒自然也是身份顯赫。李愬的老婆得知老公的功勞被埋沒,當天便氣勢洶洶地進宮找皇帝理論,告狀碑文不實,韓愈在拍總指揮裴度的馬屁,卻忽略將領的功勞。而李愬的部將石孝忠更加直接,他派兵將韓愈的原版真跡當眾用長繩拉倒,並用工具磨去了內容。
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平淮西碑》,行文結構還是一樣,只不過在皇帝的英明領導下,主要功績是奇襲得手的李愬,而不是總指揮裴度了。
原文
天以唐克肖其德,聖子神孫,繼繼承承,於千萬年,敬戒不怠,全付所覆,四海九州,罔有內外,悉主悉臣。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養生息。至於玄宗,受報收功,極熾而豐。物眾地大,孽芽其間。肅宗代宗,德祖順考,以勤以容。大慝適去,稂莠不薅,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睿聖文武皇帝既受群臣朝,乃考圖數貢曰:「嗚呼!天既全付予有家,今傳次在予。予不能事事,其何以見於郊廟?」群臣震懾,奔走率職。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又明年平江東,又明年平澤潞,遂定易定,致魏博貝衛澶相,無不從志。皇帝曰:「不可究武,予其少息。」九年,蔡將死,蔡人立其子元濟以請。不許,遂燒舞陽、犯葉、襄城,以動東都,放兵四劫。皇帝歷問於朝,一二臣外皆曰:「蔡帥之不庭授,於今五十年,傳三姓四將,其樹本堅,兵利卒頑,不與他等。因撫而有,順且無事。」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並為一談,牢不可破。皇帝曰:「惟天惟祖宗所以付任予者,庶其在此。予何敢不力?況一二臣同,不為無助。」曰:「光顏!汝為陳許帥,維是河東、魏博、郃陽三軍之在行者,汝皆將之。」曰:「重胤!汝故有河陽、懷,今益以汝。維是朔方、義成、陝、益、鳳翔、延慶七軍之在行者,汝皆將之。」曰:「弘!汝以卒萬二千,屬而子公武往討之。」曰:「文通!汝守壽,維是宣武、淮南、宣歙、浙西四軍之行於壽者,汝皆將之。」曰:「道古!妝其觀察鄂岳。」曰:「愬!汝帥唐、鄧、隨,各以其兵進戰。」曰:「度!汝長御史,其往視師。」曰:「廣度!惟汝予同,汝遂相矛,以賞罰用命不用命!」曰:「弘!汝其以節都統諸軍。」曰:「守謙!汝出入左右,妝惟近臣,其往撫師。」曰:「度!汝其往,衣服飲食予士。無寒無飢,以既厥事。遂生蔡人,賜汝節斧,通天御帶,衛卒三百。凡茲廷臣,汝擇自從。惟其賢能,無憚大吏。庚申,予其臨門送汝。」曰:「御史!予憫士大夫戰甚苦,自今以往,非郊廟祠祀,其無用樂。」 顏、胤、武合攻其北,大戰十六,得柵城縣二十三,降人卒四萬。道古攻其東南,八戰,降萬三千。再入申,破其外城。文通戰其東,十餘遇,降萬二千。愬人其西,得賊將,輒釋不殺;用其策,戰比有功。十二年八月,丞相度至師,都統弘責戰益急,顏、胤、武合戰亦用命。元濟盡並其眾洄曲以備。十月壬申,愬用所得賊將,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馳百二十里,用夜半到蔡,破其門,取元濟以獻。盡得其屬人卒。辛巳,丞相度入蔡,以皇帝命赦其人,淮西平,大饗賚功。師還之日,因以其食賜蔡人。凡蔡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願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斬元濟京師。冊功,弘加侍中,愬為左僕射,帥山南東道。顏、胤皆加司空,公武以散騎常侍帥鄜坊、丹、延,道古進大夫,文通加散騎常侍,丞相度朝京師,道封晉國公,進階金紫光祿大夫,以舊官相,而以其副總為工部尚書,領蔡任。既還奏,群臣請紀聖功,被之金石。皇帝以命臣愈。臣愈再拜稽首而獻文曰: 唐承天命,遂臣萬邦;孰居近土,襲盜以狂。往在玄宗,崇極而圮,河北悍驕,河南附起。四聖不宥,屢興師征,有不能克,益戍以兵。夫耕不食,婦織不裳,輸之以車,為卒賜糧。外多失朝,曠不岳狩,百隸怠官,事忘其舊。帝時繼位,顧瞻咨嗟;惟汝文武,孰恤予家。既斬吳蜀,旋取山東,魏將首義,六州降從。 淮蔡不順,自以為強,提兵叫誰,欲事故常。始命討之,遂連奸鄰,陰遣刺客,來賊相臣。方戰未利,內驚京師;群公上言,莫若惠來。帝為不聞,與神為謀,乃相同德,以訖天誅。 乃敕顏、胤、恕、武、古、通,咸統於弘,各奏汝功。三方分攻,五萬其師,大軍北乘,厥數倍之。常兵時曲,軍士蠢蠢,既翦陵雲,蔡卒大窘。勝之邵陵,郾城來降,自夏入秋,復屯相望。兵頓不勵,告功不時,帝哀征夫,命相往釐。士飽而歌,馬騰於槽,試之新城,賊遇敗逃。盡抽其有,聚以防我,西師躍入,道無留者。額額察城,其疆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順俟。 帝有恩言,相度來宣:「誅止其魁,釋其下人。」蔡之卒夫,投甲呼舞,蔡之婦女,迎門笑語。蔡人告飢,船粟往哺;蔡人告寒,賜以繒布。始時蔡人,禁不往來;今相從戲,里門夜開。始時蔡人,進戰退戮,今旰而起,左飧右粥。為之擇人,以收余憊,選吏賜牛,教而不稅。蔡人有言:始迷不知;今乃大覺。羞前之為。蔡人有言:天子明聖,不順族誅,順保性命。汝不吾信,視此蔡方;孰為不順,往斧其吭。凡叛有數,聲勢相倚,吾強不支,汝弱奚恃?其告而長,而父而兄,奔走偕來,同我太平。淮蔡為亂,天子伐之,既伐而飢,天子活之。始議伐蔡,卿士莫隨,既伐四年,小大並疑。不赦不疑,由天子明。凡此蔡功,惟斷乃成。既定淮蔡,四夷畢來;遂開明堂,坐以治之。[1]
參考資料
- ↑ 韓愈《平淮西碑》原文翻譯及賞析,全腦學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