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
出處
《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 二八章:「他留心觀察,開始對闖王的平易近人,關心百姓疾苦,與部下同甘共苦——這三樣長處感到驚奇。」也形容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清.趙翼《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凡昌黎與東野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與他人聯句,則平易近人。」
張賢亮《小說中國》:「很多我們原來仰慕已久的大師卻也~,與我們結成了忘年交。」
相關成語
典故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魯周公世家》,「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曾為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立下了大功。周公被封在曲阜為魯公,但他沒有到那裡去,而仍舊留在都城輔佐王室。他派長子伯禽去接受封地,當了魯公。
伯禽到魯地後,過了三年才向周公匯報在那裡施政的惰況。周公很不滿意,向他說:「為什麼這麼遲才來匯報?」伯禽答道:「改變那裡的習俗,革新那裡的禮法,三年後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在這以前,曾輔佐文王、武王滅商有功的姜尚被封在齊地。他只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來報告在那裡的施政情況了。當時,周公感到驚奇,便問他說:「你怎麼這樣快就報告情況呀?」
姜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風俗去做,所以這樣快。」後來周公聽了伯禽過三年後才來作的匯報後,不由嘆息道:「唉,魯國的後代將要當齊國的臣民了!政令不簡約易行,百姓就不會對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會歸附。」[2]
視頻
成語故事 第115集 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