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集中相當發達的工業和比較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並在經濟、生產、技術上對國家或一個大地區起主導或基地作用。集中有相當發達的工業和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並在經濟上對一個國家或大地區起主導或基地作用的地域。是按其功能劃分出來的一種工業地域組合形式。其建設需依靠全國和有關地區財力、物力、人力的大力支援,建成後可充分發揮高度集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優勢,為其他地區提供產品、技術、幹部和經驗,促進新開發地區和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它的範圍、結構、影響以及形成條件與工業中心、工業地區、工業樞紐類似,因為一般來說工業基地不是工業中心,就是工業地區或工業樞紐。例如,中國的上海既是工業基地,又是全國性的工業中心;蘇聯烏拉爾既是蘇聯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蘇聯重要的工業地區。但是並非所有的工業中心、工業地區、工業樞紐都可稱為工業基地。例如廈門是中國福建省南部地區的工業中心,但不是工業基地,以廈門為中心的閩南工業地區也不是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範圍可大可小,大的可以包括一個大經濟區,如中國東北地區是個重要工業基地;小的可以小到一個工業中心或城市,如上海也是中國一個重要工業基地。工業基地一般是以一個或若干個大型骨幹企業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有的集中在一個地方,有的分布在一個相當大的地域範圍內的若干地方。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魅力無窮,搜狐,2022-11-20
- ↑ 詩酒趁年華 | 品中國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