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棉花協會
山東省棉花協會是以棉花流通企業為主體,聯合棉花生產、加工企業、紡織企業、棉花研究機構以及與棉花產業有關的部門、組織和個人在自願的基礎上組織起來的非營利性的行業社會團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1]。接受山東省供銷合作社與山東省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目錄
協會的宗旨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在棉花行業內發揮服務、協調、自律、維權的作用,成為棉農、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促進我省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主要職能
協會的主要職能是,為會員和行業提供信息、聯絡、諮詢、推廣、研究等方面的服務,包括收集、分析、發布行業信息,為棉農生產服務,為企業發展服務,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為會員提供政策和法律諮詢,組織職業培訓、經驗交流、商品展示和國際合作。協調會員之間以及行業內各環節利益主體之間的關係,發揮行業的群體優勢,提高棉花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綜合經濟效益。搞好行業自律,制定並監督執行行規行約,規範企業在市場運行中的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營造有序的市場環境。開展行業調查研究,代表會員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行業發展、產購銷政策等方面的建議,維護棉花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完成政府委託或授權的相關任務。
山東省棉花協會將致力於維護會員和棉花行業的根本利益,為促進我省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資訊
山東棉花產業走向世界舞台
世界紡織看中國,中國紡織看山東。山東紡織到底有多牛?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發布的「棉紡織行業百強」中,山東共有24家企業上榜,其中在前10強中獨占5席。山東是中國傳統的紡織強省,火遍全國的《大染坊》電視劇,也從多個角度展現了這種盛況。
5月5日,由山東省棉花協會主辦的泉城棉花論壇在濟南舉行,旨在凝聚企業力量,加強交流合作,促進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眾多行業大拿在此解析政策趨勢,分享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促進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經驗。山東紡織行業下一步將如何做大做強,在全國乃至世界舞台上展現更大力量?記者就此專訪了山東省棉花協會秘書長孔子升。
棉花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高田地,種芝麻;矮田地,種棉花,棉花田裡一個大南瓜……」這首流傳於山東魯西南地區的兒童民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山東棉花種植的悠久歷史。山東省是全國重要的棉花生產、消費和紡織品服裝出口大省,棉花產業經濟發展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孔子升告訴記者,他的父母都在山東棉麻行業工作,他算是正兒八經的「棉二代」。小時候,他就對山東棉花很感興趣。在他的記憶中,山東屬於三大棉產區的黃河流域棉產區,是傳統棉花產業經濟大省。當時,山東和新疆幾乎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共同開啟了棉花種植的拓荒事業。聽家人們講,山東的棉花種植面積、產量曾一度全國領先,是棉花種植第一大省。在山東的三大植棉區中,魯北屬於黃河三角洲濱海鹽鹼地一熟傳統植棉區,魯西北是黃河故道一熟、兩熟混作老棉區,魯西南是兩熟高效植棉區。
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摩擦、自然災害頻發及植棉收益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山東省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下降。2022年,山東棉花種植面積僅為169萬畝,產量14.5萬噸,主要集中在魯西南、魯北、魯西北地區。棉花種植基本以家庭為單位,種植集中度低,區域隨機且分散,碎片化嚴重,機械化水平低,棉花生產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過高。
紡織技術全國領先
雖然棉花種植面積越來越少,但有着多年積累的山東棉花行業紡織技術還是全國領先。2022年3月28日,山東將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提出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科技研發創新提速等六大行動,推動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體系建設。山東省棉花協會看到了這個發展良機,積極組織行業重整旗鼓再出發,集聚行業合力,抱團出海闖市場。
「我剛剛從聊城一家會員企業調研歸來,通過座談達成了不少共識。下一步,我們將組織部分企業一起行動,先在國內舞台上發力,然後藉助科技力量組團『出海』,到國際市場上爭取更大的成績。」孔子升說,山東紡織業科技創新能力突出,芳綸、碳纖維、殼聚糖纖維、石墨烯纖維等新型纖維材料技術全國領先,科技成果獎勵等重要獎項數量行業居前。山東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與其他工業領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將為山東現代紡織業發展引入更多新的增量。尤其是可以利用山東在醫學、醫藥、數字領域的優勢,開展醫用紡織新材料研發,開拓更大的市場。
有關資料顯示,2022年,儘管受市場需求疲弱、原料成本高企、貿易環境更趨複雜等因素衝擊,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仍然實現營業收入52564億元,利潤總額2067億元。孔子升認為,占據全國棉紡織行業十強半壁江山的山東企業,面對新舊動能轉換的市場機遇,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在行業協會[2]的組織下,眾多會員企業攜起手來,積極發揮山東紡織技術領先的優勢,有望在國內甚至國際市場顯示更強大的「山東力量」。爭奪國際市場更多話語權
中國對棉花的需求量長期保持世界第一,占到總需求的30%-35%。可作為市場供應大戶,中國棉紡織企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卻不盡如人意。作為「棉二代」,孔子升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將中國的行業標準推向世界,擁有更多話語權。
孔子升告訴記者,中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200多萬噸棉花,是世界棉花最大消費國。可是,很多市場規則都是西方國家制定的。同時,在國際市場上,棉花交易產生的糾紛,一般也是按西方國家的規則進行調解或者仲裁,中國作為用棉大國,在這方面一直處於弱勢。
無論是位於英國利物浦的國際棉花協會的棉花學校,還是由美國農業部組織的孟菲斯棉花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都是想將自身的貿易仲裁、交易模式等價值體系傳輸給學員,從而提升自身在棉花行業中的國際地位,掌握市場話語權。中國在人才培訓和培養等方面還需要加大投入,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從而提升國際話語權,為中國棉紡織企業揚威國際市場提供更堅強的支撐。
孔子升透露,山東省棉花協會正積極與有關技術部門和海關等方面進行溝通,爭取將棉花檢驗環節前置,對進口棉花進行更多要素的檢測,從而更精確地掌握進口棉花質量要素,為後面的行業環節奠定更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 ↑ 法人資格怎麼確定,找法網,2021-12-03
- ↑ 行業協會的作用和職能,搜狐,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