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博物館
山東大學博物館,建成於1910年曾隸屬於原齊魯大學的廣智院是山東省最早的博物館。
建國後,自1972年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成立以來,先後六次考古發掘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出土藏品極大的豐富了山東大學博物館的館藏。在山大任教的諸位大家教授如沈從文、蔣維崧等也將個人藏品捐予學校收藏。1995年10月,山東大學博物館正式成立對外開放。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也正在規劃建設博物館新館事宜。
目錄
簡介
新建成的山東大學博物館展出面積1200平方米,有山東大學百年校史展、蔣維菘書法藝術作品展、精品文物展和臨展室共四個單元。古色古香的建築,松柏環繞的環境與博物館形成和諧的統一。
文物展館中共陳列文物標本近400件[1],主要為山東大學考古系在教學實習中發掘出土的。在組織陳列中,重點突出以下四方面,以期形成自己的特色。
建館特色
以時代為順序選擇標本
山東大學考古系先後在30個地點進行發掘、調查,我們按時代為序,從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一直延續的宋元明清,這樣展示的標本既有典型性又兼顧到時代的延續。
陳列標本的可觀性
由於多年發掘的積累,考古學系館藏文物數以萬計,質地多樣、器類豐富、時代連續。在展出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儘量選擇觀眾易於理解、多種質地、功能各異、保存狀況好的文物為展品。例如長清仙人台貴族墓地[2]的展品,我們選擇了一座規格高、墓主人身份清楚的M 6中的部分器物,突出反映出當時的禮制和統治者豪華、奢侈的生活情景。既有可觀性又有學術氛圍。
把一般陳列和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
在標本陳列中,我們既考慮適應一般參觀者的接受,又考慮到考古專業的現場教學,對鼎、甗、鬹、鬲等幾種典型器物的發展演變過程,從實物和圖示中反映出來,做到了陳列和教學的統一。
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展視效果
在陳列設計中,我們除了在展廚內把文物、圖表和照片相結合外,在展室內還製作了 VCD映視屏、電子感應大屏幕、燈箱、布景等附助設施,給人以直觀、親切的感覺,營造出一個古樸、典雅的氣氛,參觀者猶如身歷其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山東大學考古數字博物館開啟後,山東大學博物館將在教學、科研和展視等方面,以嶄新的面貌,在新的層次上面對社會。
視頻
山東大學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校基建 | 國內8所高校博物館:一館一特色!簡直太震撼了~ ,搜狐,2017-06-12
- ↑ 濟南長清訪古——仙人台下埋古國 ,搜狐,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