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图片来自3du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创刊于1815年8月5日[1],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为对象的中文近代报刊[2],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中文报刊

新闻史上也普遍被视为以中文出版的第一种现代报刊 (月刊) [3],内容主要是宗教,次为新闻、新知识。该刊每期五至七页,约2000字,初印500册,后增至1000册,免费在南洋华侨中散发,于1821年停刊,共出80多期。

目录

历史

  • 1807年9月,作为伦敦布道会派往大清国的首名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arrison, 1782—1834),在寻求美国政府援助之后来到大清国广州(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为建立能放手开展传教活动的基地。由于语言不通,以及对汉语缺乏认识,当时马礼逊的主要任务是先掌握汉语,然后翻译《圣经》、编辑出版英汉辞典,为传教活动克服语言障碍做准备。
  • 1811年,大清国政府公布了《严定西洋人传教治罪专条》,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严禁西洋人“私自刊刻经卷,倡立讲会”,向人民讲经传教,对违反者以“绞决”处治。由于大清国的严厉管制,使得传教士们后来以马六甲为基地。
  • 1812年,伦敦布道会又派遣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前往大清国协助马礼逊从事传教活动,1813年7月抵达澳门。鉴于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传教宣传品极端危险,米怜建议将对华传教和出版基地暂时置于南洋一带,于是马礼逊遂派遣米怜前往考察。1814年冬,米怜先期在爪哇一带进行试探性活动,进展颇为顺利。
  • 1814年,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已遍及马来半岛的马六甲爪哇槟城华侨聚居地,由于马六甲当时为来往东西方的必经国际港口,又较靠近大清国,而清国政府又严厉管制传教活动,所以米怜回广州后便建议定马六甲作为传教基地。
  • 1815年4月17日,马礼逊带领助手传教士米怜和来自大清国刻字工人梁发等35天后到达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并设立一印刷所。
  • 1815年8月5日,“立义馆”免费学校开学;同一天,米怜筹办的中文定期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
  • 1821年,因为米怜病重,《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停刊,历时7年,共出7卷80多期。

刊名的解释

察世俗一词反映了播道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该刊是关于播道者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时空、万事万物和人与人、人与神、人与万物之间关系及其内容的。

中文名称“察世俗”可能是英文“Chinese”的译音,“每月”即月刊,“统记传”即杂志的意思。

出版宗旨与任务

马礼逊和米怜受英国基督教新教布道会指令在马六甲设立传教播道基地,其中创办中文刊物的目的在于为大清国播道创造条件。

  • 传播基督教的教义——“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4]
  • 普及一般知识
  • 传播足以促使人们反思及激发其觉悟的公众事物与时事

刊载内容大纲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刊发内容上,主要以“神理”(基督教教义)为主,“人道”(伦理道德)其次,再次为“国俗”(各国风土人情)。 此外,还刊载天文地理知识文章,如《论行星》、《论地为行星》、《论日食》等。它还发表一些诗歌,寓言一类作品以及“告贴”(即告示广告)。

  • 1815年:《神理》(连载),《圣经之大意》,《解信耶稣之论》;在第二期登载过一篇题为《月食》的预告性新闻,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
  • 1816年:《古今圣史记》(连载至1820年),《进小门走窄路解论》;
  • 1817年:《万人有罪论》,《神主无所不知无处不在论》;
  • 1818年、1819年:《圣事节注》(连载);
  • 1820年:《引圣录句证神原造大地》;
  • 1821年:《圣书卷分论》,《旧遗诏书卷分》,《论新遗诏书》。

除了圣经汉译及介绍基督教教义的文章外,《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也刊载一些批判异教及其与基督教区别的短文,不外乎世界历史、民俗风情、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并提供港口货物商情。

特色:

  • 图文并茂:中国人之天文知识,仍停留在地心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浅显文字搭配插图,对哥白尼日心说》作一系统性介绍,阐明并非太阳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太阳转,破除旧有观念。
  • 将西式标点符号引入:帮助中文有断句,包括“、”“,”“。”和地名、人名专用号“――”。

出版

  • 出刊时间:基本上每阴历月初出版,连续出版至1821年。
  • 出刊量:平均每期6〜9页,共出版7卷,总计524页。
  • 印刷方式:使用木刻雕版
  • 编排方式:以书本形式编排,采竹纸印刷,线装,尺寸-(高19cm,宽12cm)。封面正中为特大号方宋体字,刊名自上至下竖排,两竖线将刊名框于正中;右侧写有圣贤警语:“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封面左下侧写有“博爱者纂”。
  • 发行范围:免费发行,遍及东南亚各地,藉通信游历船舶之便,传布于南洋群岛、暹罗安南各地华侨荟萃之区,而中国境内亦可见;若外地华人需要以函索即寄。
  • 总发行量:最初三年,每期印刷份数约500份,1819年每期增至1000份,最后增至2000份。

参考文献

  1. 历史上的今天. CNKI. [2009年6月4日] (中文(简体)‎). 
  2. 吴廷俊. 《中国新闻史新修》.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9. ISBN 978-7-309-06146-8 (中文(简体)‎). 
  3. 宋应离. 中国期刊发展史. 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810417846 (中文(简体)‎). 
  4. 米怜. 基督教在华最初10年之回顾. 马六甲英华书院.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