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先夫愚 八首
作品欣赏
一
云天极望断飞鸿〔1〕,
一样情怀两地同。
羡见〔2〕鸣禽春啭树,
怕闻唳鹤夜悲风〔3〕。
垩泥畴昔劳斤运〔4〕,
璞玉〔5〕何时待石攻?
领略风尘〔6〕饶有味,
敢将心事寄诗筒〔7〕。
说明
此题八首作于1912年底。先夫愚,名士信,字玉泽,乐山市城区人。作者乐山高等小学堂、中学堂时同学。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少数军阀窃取,学校教育又不能满足作者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时政、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腐败气息令有志青年窒息、愤懑、不平。寄同学先夫愚的组诗八首,既有对往事的回忆,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时政的抨击,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抒发了忧国忧民,立志奋飞,干一番事业,报效国家的感情。
注释
〔1〕飞鸿,鸿雁传书,指书信。《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居北海牧羊,曾以书信系于雁足,传递消息,得以归汉故事。后世以鸿雁、雁足、雁帛喻书信。
〔2〕羡见,喜见,羡慕。
〔3〕唳鹤,鹤鸣声,原稿作淚鹤,校改。唳鹤夜悲风,化用“风声鹤唳”。此句谓对军阀战乱的厌恶。
〔4〕垩泥、斤运,谓以诗文就正于人。参见《舟中闻雁哭吴君耦逖八首》之五注〔5〕。畴昔,往昔。畴,语助词。《左传•宣公二年》宣公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羊,我为政。”
〔5〕璞玉,玉在石中曰璞,未雕琢的玉。见《韩非子•和氏》载:和氏璧故事。
〔6〕风尘,此指混浊扰攘的世俗。《世说新语》:“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高适《封丘作》:“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7〕诗筒,盛诗的竹筒。《唐语林》载:白居易为杭州刺史,与钱徽、李穰酬唱,多以竹筒盛诗,往来于杭州、吴兴、吴郡三地间。后称盛诗的竹筒为“诗筒”。
二
柳风梅雨〔1〕遍天涯,
惆怅〔2〕流年客思奢。
空有郫筒聊贳酒〔3〕,
愧无彩笔可生花〔4〕。
蜉蝣鼓翼难摇树〔5〕,
蛮触称兵尚斗蜗〔6〕。
混入污泥沙不染〔7〕,
蓬心终觉赖依麻〔8〕。
说明
写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对无所作为的慨叹。但是,微不足道的蚍蜉、蛮触,尚且要为生存争斗,莫道我辈难以摇动旧社会的陈规痼疾。有先夫愚这样的好友,我是不会被污浊的社会污染的。表达了出污泥不染的节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愿望。
注释
〔1〕柳风,春风;梅雨,梅子成熟季节的连阴雨。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小春。”贺铸《横塘路》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惆怅,失望,失意的哀伤情绪。《楚辞•九辩》:“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3〕郫筒,酒名。《华阳风俗录》:“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酒忆郫筒不用酤。”贳,赊欠。
〔4〕彩笔,五彩笔,指江淹诗文具佳,郭璞叫他还彩笔。见《南史•江淹传》。生花,指李白梦笔生花。见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此句意谓惭愧没有妙笔生花的诗才。
〔5〕蜉蝣,一名渠略,朝生暮死。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蛮触斗蜗,《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蛮氏,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触氏,争地而战,伏尸数万。”称兵,原稿作偁兵,规范校改,意为举兵。“蚍蜉摇树”、“蛮触斗蜗”,此两句诗意谓:蚍蜉、蛮触如此弱小,尚存在争斗,不甘苟且,我辈更不能无所作为。
〔7〕混入污泥沙不染,意谓有朋友帮助,虽然社会环境恶浊,但不会像白沙在泥里被染黑。《大戴礼记》卷五:“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
〔8〕蓬心,形容自己见识短浅。犹心被蓬草闭塞,即“茅塞”。见《庄子•逍遥游》。全句谓自身依靠大家帮助扶持才得以长进。
三
杯酒难将磈磊〔1〕浇,
鸾漂凤泊〔2〕大萧条〔3〕。
屈原已作怀沙赋〔4〕,
沈炯传来独酌谣〔5〕。
呦呦野鹿思芹草〔6〕,
处处哀鸿怨黍苗〔7〕。
久欲息燕眉岭去〔8〕,
新诗好续浙江潮〔9〕。
说明
杯酒难消胸中块垒,社会腐败,哀鸿遍野。屈原赋《怀沙》沉江,沈炯歌《独酌谣》情辞沉痛。早想到峨眉山去安居,与你一起唱和,写出像骆宾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一样的好诗。
注释
〔1〕磈磊,许多石块高低不平,喻胸中郁结不平之气。原稿作“隗磊”,校改。《神山避暑晚行田间》:“不用浇磈磊,我怀无不平。”现多写作块垒,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阮籍心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2〕鸾漂凤泊,夫妻离散,婚姻不幸。鸾凤,喻夫妻。鸾,似凤,五彩而多青色。凤凰,传说中的神鸟,瑞鸟。雄曰凤,雌曰凰。见《尔雅•释鸟》。
〔3〕萧条,寂寞、凋零。《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
〔4〕屈原被放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作《怀沙》,怀石投江而死。参见《舟中闻雁哭吴君耦逖八首》之一注〔6〕。
〔5〕沈炯(502—560),南朝梁陈间文学家。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前集七卷、后集十三卷,已散佚。今存《独酌谣》等诗十八首,存文十八篇。抒写战乱之慨,沧桑之感,情辞沉痛。
〔6〕呦呦,鹿鸣声。思芹草,芹与芩通,喻思念嘉宾。《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此句谓思念好友。
〔7〕哀鸿,鸿雁哀鸣,喻人民流离失所。见《诗•小雅•鸿雁》。怨黍苗,《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朱熹诗集传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此句谓人民怨恨战争带来的灾祸。
〔8〕息燕,燕息。犹燕居,安居。眉岭,峨眉山。
〔9〕浙江潮,原指杭州钱塘江潮。此借用骆宾王诗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见唐诗《纪事》。喻写出像骆宾王一样的诗句。连同上“息燕”句一起意谓:我早想隐居峨眉,以诗唱和,续唐人古韵。流露了佛道隐逸厌世的情绪,反映了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现实的悲观失望。
四
无端忽听杜鹃啼,
雨滴蕉窗风色凄。
渤澥〔1〕汪洋输恨浅,
昆仑耸峙〔2〕与愁齐。
呼天不语频搔首〔3〕,
经国〔4〕无人怕噬脐〔5〕。
获教英才良乐事,
他年蒸蔚〔6〕救黔黎〔7〕。
说明
写忧国忧民的凄苦心情,对经国无人的愁怨与愤恨。颂扬友人从事教育为国培育英才,是救百姓保兴盛的崇高事业。
注释
〔1〕渤澥,渤海。
〔2〕昆仑,即昆仑山。横贯新疆、西藏间。耸峙,高峻貌。《水经》:“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
〔3〕搔首,挠头。此指心烦、为难。
〔4〕经国,治理国家。《周礼•天官•大宰》:“以经邦国。”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5〕噬脐,若自啮腹脐,不可及。扬雄《太玄赋》:“若啮脐之不及。”借喻悔之莫及。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头,以后虽欲改图,噬脐莫及。”
〔6〕蒸蔚,云蒸霞蔚。谓风景绚烂,此指人才济济。
〔7〕黔黎,黔首黎民,黎民百姓。
五
屈指〔1〕归期怕有期,
年来已是惯流离。
岂忘故友欢新遇,
实少长才答旧知。
对榻当年谈剑〔2〕夕,
出囊今日脱锥〔3〕时。
蒙泉剥果增多福,
笑倒迂儒章句师〔4〕。
说明
感慨在成都流离近一年,根本没有学习到什么东西。忆当年对榻谈古论今,共抒壮志,今朝正是干一番事业脱颖而出之时,笑倒学堂里那些寻章摘句,并无真才实学的迂腐之师。
注释
〔1〕屈指,扳着手指计算。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未有”改为“怕有”,怕有这天的到来。
〔2〕对榻,对卧、对坐。谈剑,说剑。《庄子•杂篇•说剑》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日夜相击。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庄子遂为说剑,分剑为天子、诸侯、庶人之剑,均有所能与不能。喻治国需安坐定气,无为而治。
〔3〕脱锥,脱颖而出。颖,锥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
〔4〕章句师,贬指专以分析章节句读,而不能遍读群书以举大义的学者。《汉书•夏侯胜传》:“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六
礼乐诗书选将才,
英雄能事贵兼该〔1〕。
谈经此日挥陈腐〔2〕,
习射遗风有劫灰〔3〕。
我愿欣能杯化羽〔4〕,
人言厌听釜鸣雷〔5〕。
任他震地波涛险,
自有渔人坐钓台。
说明
抨击腐败的军界、政界,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精神,坚信有文武兼备的英才选拔出来,替代那些窃居高位的庸人。
注释
〔1〕兼该,兼善。该,通赅,齐备。《孔子家语•正论解》:“夫孔子者,圣无不该。”
〔2〕挥,除掉。挥陈腐:剔除掉陈腐糟粕。
〔3〕习射遗风,此处指战争。劫灰,劫后余灰,战后废墟。
〔4〕杯化羽,银杯化羽,喻偷窃。化羽,指飞升。见《旧唐书•柳公权传》。此指成都兵变后军队四处抢劫。
〔5〕釜,砂锅,此喻庸下之人。釜鸣,瓦釜雷鸣。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七
久欲奋飞〔1〕万里游,
茫茫大愿总难售〔2〕。
藏身有意成三窟〔3〕,
励节无心事五楼〔4〕。
未得嘤呦娴鹬舌〔5〕,
那能徼倖点人头〔6〕。
轰诗凯奏君休诮〔7〕,
名在孙山〔8〕深处求。
说明
表达了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高举奋飞的宏图大愿。不愿巧言令色,谄媚权贵,不会被当权者选中。粗犷的诗,看了不要发笑。
注释
〔1〕奋飞,鸟振翼而飞。《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2〕售,实现。
〔3〕三窟,狡兔有三窟。《战国策•齐策》: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4〕五楼,即公孙五楼。《晋•载记》载:慕容超时,公孙五楼为侍中、尚书,领左卫将军,总朝政,宗亲皆夹铺,左右王公内外无不惮之。时人语曰:“欲得侯,事五楼。”此句谓砥砺志节,无心谄事五楼权贵。
〔5〕娴,娴熟。鹬,水鸟。此句谓巧言令色。
〔6〕徼倖,同“侥幸”,希图得到意外成功。点人头,典出《侯鲭录》: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时,常觉后有一朱衣人,凡朱衣人点头的,文章就入选。始疑为官吏,但回头则不见其人。此句意谓不指望高中。
〔7〕轰,形容声音嘈杂。轰诗,许多人一起唱诗。凯奏,即奏凯,凯歌。诮,讥笑。
〔8〕名在孙山,即名落孙山,喻考试不中。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入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近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此句谓自己不愿被当权者选拔上去。
八
凄风飒飒〔1〕屡浸簾,
摩遍新牙万轴签〔2〕。
聊借巴讴〔3〕摅〔4〕郁抑,
敢矜诗律〔5〕斗铿严〔6〕。
别来狂态殊无减,
但觉愁思次第〔7〕添。
我有唾壶〔8〕挥剑〔9〕好,
鸾笺〔10〕和(写)断〔11〕笔头尖。
说明
表达寄这八首诗的意愿:满怀信心地刻苦攻读,着意吟诗,鄙斥败政,努力实现抱负。
注释
〔1〕凄风,冷风。飒飒,风声。屈原《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
〔2〕摩遍,翻遍。牙、签,供检查藏书用的标签。《旧唐书•经籍志》以甲乙丙丁四部书,各为一库:经库用红牙签,史库用绿牙签,子库用碧牙签,集库用白牙签,以示区别。轴,卷轴。即今之册。万轴签,万卷书。此句意谓博览群书。
〔3〕巴讴,亦作巴歈,巴唱,蜀地民谣。喻指下里巴人的粗俗唱曲,常与阳春白雪相对应。刘禹锡《竹枝词•序》:“后聆之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4〕摅,抒发,舒展。《后汉书•班彪传上》:“摅怀旧之蓄念。”
〔5〕诗律,诗歌格律。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晚节渐于诗律细。”
〔6〕铿严,指诗律和谐严谨。
〔7〕次第,犹接着、转眼。白居易《观幻》:“次第花生眼,须臾烛遇风。”
〔8〕唾壶,王处仲酒后,每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拍,诵读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以励志。见《晋书•王敦传》、《世说新语•豪爽门》。参见《感李大和鄙作感时八章赋诗以赠之》注〔6〕。
〔9〕挥剑,形容英武豪爽。李白《古风》之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0〕鸾笺,蜀地产的精美纸张,用于写诗作文。《墨池篇》:“蜀人造十色笺,凡一幅为一拓,逐幅于文板之上右牙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万其态。”后世谓彩笺曰鸾笺。
〔11〕和,唱和。原稿一作“写”。[1]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1938年4月,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年,完成历史剧《南冠草》。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3年,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联主席。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