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菲斯教
奧菲斯教 |
---|
|
奧菲斯教(英语:Orphism,研究這門學問時,要注意到在英語文獻上偶爾也會採用Orphicism這樣的表記方式,這兩者實為同義詞),發源於古希臘與希臘化時代、色雷斯人的信仰與習俗,相關神話是到冥府接回歐律狄刻的詩人俄耳甫斯的傳說,因為奧菲斯的妻子在婚禮中不幸被毒蛇咬死,悲慟至極的奧菲斯冒險深入冥府向黑帝斯懇求帶回亡妻,然而因奧菲斯在抵達人間前一刻興奮非常而回頭瞧歐律狄刻,令其妻再度被抓回冥府而奧菲斯亦不得再獲冥王恩准,遂而奧菲斯返回人間以詩歌來抒發情感。
目录
起源
俄耳甫斯教是以傳說的詩人兼英雄人物俄耳甫斯命名而來,據說這教派是起源自狄俄倪索斯秘儀。然而,從最早期的資料來源和圖像描繪中得知,俄耳甫斯與阿波羅的關係比狄俄倪索斯的關係更密切。根據某些版本的俄耳甫斯神話傳說,他是阿波羅與史詩謬思女神卡利歐碧(Calliope)之子,並且在其人生的最後幾天,迴避掉其他神靈的崇拜而獨身奉獻於阿波羅神。
帶有明顯奧菲斯信仰詩歌的文獻其年代可追溯到西元前六世紀或者年代也至少在是西元前五世紀,因為西元前五世紀出土相關的字跡、素描或繪畫顯然是指“俄耳甫斯教的相關事物(Orphics)”。德爾維尼莎草紙上的紀錄則是接受奧菲斯神話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紀末的說法,[1]並且其年代還有可能更古老。
希羅多德、歐里庇得斯和柏拉圖都印證了奧菲斯教的觀點與作法。柏拉圖有談到“奧菲斯教入教者(古希臘文:Ὀρφεοτελεσταί;英文:Orpheus-initiators)”與相關儀式,然而一般來說提到“奧菲斯教相關事物”的文獻與這些儀式之間是沒有多大的關係。
教義
闡述
俄耳甫斯教最初講的是“偶發、無原因的原因或起因(Causeless Cause)”,在該因素下所有的推測都是不可能的;從原子到宇宙萬物周期性的出現和消失;靈魂回到肉體(reimbodiment);循環法則;所有眾生和事物的神性本質(the essential divinity);以及宇宙表現出的二重性,這都是奧菲斯教要談論的宗教觀。它假定了无边无界的七種散發:以太(aether,精神)和混沌(chaos,物質),從這兩者中化現出世界蛋(或宇宙蛋),其中便誕生了太初神祇法涅斯,是為第一因(the First Logos);然後烏拉諾斯(還有蓋亞)是為第二因(the Second Logos),而克洛諾斯(Kronos,還有瑞亞〔Rhea〕──奧林匹斯眾神之母)是為第二因的後面階段;再來就是宙斯,是為第三因(the Third Logos)或造物主(Demiurge)──透過札格柔斯-狄俄倪索斯成為神人,也就是聖子,開始了所謂次要七倍等級的散發。
奧菲斯教宇宙起源論的特徵是賦予數字“七”重要的地位。F. S. 達羅(F. S. Darrow)指出:
- “譯文:奧菲斯教對狄俄倪索斯崇拜之興起是希臘宗教史上最重要的事實,標誌著一種偉大的精神覺醒。祂的三大思想是:⑴相信人類本質的神性以及靈魂的永遠不滅或永恆,祂是先存與後生;⑵個人責任與公義的必要性;⑶人的高等自我對低等天性的再生或救贖。[2]
宗教特色
俄耳甫斯教的主要基本教義有別於由公眾信奉的古希臘宗教。俄耳甫斯教的宗教特色在以下幾個方面:
- 雖然透過賦予人類靈魂做為神聖和不朽的特性,但是經由輪迴轉世(metempsychosis)或是靈魂投生(transmigration of souls),依然注定要經歷(一段時期)著肉體壽命結束的連續“痛苦循環”。
- 透過生活上苦行或禁慾主義(ascetic)方式的規定,再配合秘密入會仪式,將會保證不僅最終能夠由“痛苦循環”中獲得釋放,而且可以與神(眾神)同在。
- 宗教觀是透過創立的聖典對關於眾神與人類的起源做出闡述。
與奧林匹斯多神信仰的差異
奧菲斯教的起源時間晚於奧林匹斯多神信仰,兩者在來世觀的說法上大異其趣。首先奧林匹斯多神信仰是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先由赫耳墨斯引渡亡者到達冥界的冥河河畔,爾後等待冥河擺渡人卡戎帶到冥府接受審判,道德高尚者到至福樂土享福、罪孽深重者到塔耳塔羅斯受罰、非善非惡者到水仙平原遊蕩。但是奧菲斯教所主張人死後靈魂脫離肉體而進入輪迴轉生觀念則告訴人們靈魂還是會轉變成各種不同的生命型態。
參考文獻
- ↑ The Derveni Papyru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Hellenic Studies.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F. S. Darrow, A. M., Ph. D. (Harv.), ORPHEUS AND THE GREEK MYSTERIES, p. 32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