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國軍機務司令部
國軍機務司令部(국군기무사령부|漢=國軍機務司令部|羅=Gukgun Gimu Saryeongbu,Defense Security Command, DSC),前稱國軍保安司令部,隸屬於大韓民國國防部,負責大韓民國國軍的軍事情報蒐集與反間諜任務,同時執行刑事調查任務。
自1974年起至2008年11月18日為止,國軍機務司令部均位於首爾鐘路區內(即今國立現代美術館新館位置)。2008年11月19日,國軍機務司令部遷往京畿道果川市。2018年間,遭媒體爆出一系列醜聞後,在新任韓國總統文在寅[1] 的命令下,機務司令部於同年9月1日解散重整為군사안보지원사령부|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
目錄
爭議
世越號沉沒事故監控平民事件
2018年7月2日,大韓民國國防部公開證實,在世越號沉沒事故發生時與其後家屬抗議期間,國軍機務司令部派遣便衣工作人員前往監控一事。船難發生後,家屬前往事發現場附近珍島體育館等待救援進度時,機務司令部工作人員開始在現場紀錄家屬行動,將家屬分類為「穩健派」及「強硬派」,還監控家屬在網上與媒體上公開發言,並向上級報告。為監控船難家屬,機務司令部還組成60人工作小組,甚至動員到大多數罹難者就讀之檀園高中,隨時記錄生還者與校內人士言行,同時支援保守派團體開展反對罹難者家屬抗爭之示威,以及在網上鼓動毀謗罹難者家屬。
朴槿惠政府編製戒嚴令事件
2018年7月16日,就任韓國總統不久的文在寅命令韓國國軍立即交出一切討論戒嚴計畫文件;19日,大韓民國國防部向青瓦臺提交國軍機務司令部編製的戒嚴計畫附件;隔日青瓦臺發言人金宜謙召開記者會,首次公開朴槿惠政府時期擬定的戒嚴計畫文件內容。韓軍文件顯示,如果憲法法院在去年3月駁回彈劾案,軍方會按計畫宣布戒嚴、鎮壓集會民眾。
戒嚴令研究文件《戰時戒嚴及合作業務執行方案》有一附件〈應對計畫細節材料〉,該附件共分為4個部份:分階段應急預案、衛戍令(駐軍戡亂)、宣布戒嚴、實行戒嚴,列了21章節、67頁,詳述韓軍戒嚴計畫,直指能否在保密情況下迅速宣布戒嚴,並控制戒嚴部隊進城要道等措施是戒嚴成功關鍵。戒嚴文件顯示,機務司令部已制定組成戒嚴大軍計畫,命令機械化師、機甲旅、特種部隊出動戰車、裝甲車,向494處重要設施,以及反朴槿惠民眾集會之光化門廣場、汝矣島部署兵力,且已選定戒嚴司令部駐紮地址。文件更包含原計劃2017年3月發表的戒嚴演講稿,並附有1979年10月26日時任總統朴正熙遇刺、1980年發布戒嚴令時官方演講稿。戒嚴文件更詳列韓國國軍管控國會和情報機構的具體做法;2017年3月時,韓國國會「朝小野大」,為避免國會決議解除戒嚴,機務司令部計劃通過黨政協商機制,要求當時執政黨議員缺席表決,並直接將參加反政府示威的在野黨議員以現行犯逮捕,使解除戒嚴決議草案表決無法達到開會法定人數。機務司令部也建議,朴槿惠可命令大韓民國國家情報院院長服從戒嚴司令指揮,並安排國家情報院副院長協助戒嚴司令。此外,計畫還提到管控其他政府機構方式,以及如何向駐韓國外交機構列表|List of diplomatic missions in South Korea|外國駐韓使館武官、外國記者說明戒嚴令。除了發動軍事鎮壓,機務司令部更企圖在戒嚴時期實施新聞管制,向包括官方通訊社韓聯社在內8家通訊社、網路媒體、韓國廣播公司(KBS)等22家電視台、電台以及《朝鮮日報》等26家報社派遣新聞審查人員。
金宜謙指出,按照正常程序,通常大韓民國聯合參謀本部民間作戰部戒嚴課每隔2年會制定1次《戒嚴實務便覽手冊》,青瓦臺已證實此文件與前述戒嚴計畫不同,很可能是軍方高層在2017年3月考慮實際操作情形之下所準備的。該戒嚴文件亦不照戒嚴手冊慣例,計劃推選陸軍參謀總長而不是聯合參謀本部議長為戒嚴司令。戒嚴文件曝光後,引發韓國社會高度關注,文在寅下令成立軍方特別調查團,徹查與戒嚴文件相關的國軍將領。
其他事件
2011年11月11日,韓國中央勞動委員會|중앙노동위원회披露,一名機務司令部員工非法蒐集|國民健康保險公團|국민건강보험공단註冊公民的個人資料,且時間長達三年半之久。
在戒嚴文件曝光後,韓國國軍人權中心披露,機務司令部曾監聽過時任總統盧武鉉和時任國防部長官尹光雄的通話,還將盧武鉉的自傳稱為「煽動性書籍」。
歷史
成立
國軍機務司令部的前身可追溯至韓戰早期設立的反情報單位。1950年10月21日,韓國國軍成立旨在防止敵方間諜滲入的防諜單位「特務部隊」(특무부대),並於1960年將其更名為「防諜部隊」(방첩부대),後在1968年改組為陸軍「保安司令部」(보안사령부);另一方面,海軍與空軍的反情報單位「特別搜查隊」(특별수사대)則分別成立於1953年與1954年。1977年10月,海軍、空軍的特別搜查隊與陸軍保安司令部合併,同時正式改組為國軍保安司令部,直屬國防部長。
雙十二政變
1979年2月間,韓國陸軍少將全斗煥出任保安司令;8個月後,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於同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韓國專題教授唐·奧貝道費|Don Oberdorfer在其著作《兩個韓國》(The Two Koreas)中指出,身為保安司令的全斗煥成為了朴正熙遇刺案中的主要首席調查人員(聯合搜查本部長)。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逮捕時任陸軍參謀部長的鄭昇和上將,同時發動政變。全斗煥最終在司令任內昇為上將,後成為韓國總統。
解散與重組
2018年8月3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研究前1日接到之2份機務司令部改革方案後,指示大韓民國國防部重編國軍機務司令部,任命陸軍特戰司令南泳臣 為新任機務司令。青瓦臺國民溝通首席秘書尹永燦在記者會上表示,國防部長宋永武舉薦之機務司令南泳臣,是特種作戰及夜間作戰專家,也是推進韓國國軍中偵查情報機構機務司令部改革最佳人選,文在寅指示宋、南兩人將涉及機務司網路留言事件、就世越號沉沒事故監察平民、編製戒嚴令文件等非法行為者調回原部隊,並指示機務司令部迅速任命非軍人出身監察室室長,深入調查組織內非法和不正之風並採取適當措施。
2018年8月6日,大韓民國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군사안보지원사령부創設籌備團正式成立,新任機務司令南泳臣|남영신 (군인)陸軍中將擔任籌備團長,成員達20餘人,籌備團將執行總統令制定、司令部及旗下部隊整合等任務。創設籌備團在制定總統令後將調整新司令部將軍、上校等職位規模。根據大韓民國國防部國軍機務司令部改革委員會所提出建議,籌備團將司令部總人數從目前4200餘人裁至2900人,其中原機務司令部下轄750多人將回歸原屬單位,580多人則退伍,將領由9人裁至6人,上校由50餘人裁至30餘人。國軍機務司令部旗下部隊曾多達50餘支;改組後,在各地方的「60單位」部隊和師級支援部隊解散,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旗下僅剩30支部隊。此外,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不再使用之前的老虎圖案,原先機務司令部的標誌塔也被拆除。2018年8月14日國務會議通過大韓民國國防部預告成立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制定令案,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於2018年9月1日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