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花燈
劇目介紹
越劇《大鬧花燈》根據京劇《鬧花燈》移植。寫唐代,薛丁山壽日,樊梨花令三子薛剛來京,薛剛與眾小爵主往賀,酒醉,聞張天佑強占薛義妻,與程飛虎、羅章、秦海等尋打張天佑。天佑為報前仇,密約張天佐議事,為群雄撞見,亦被痛毆。丁山、梨花聞悉,綁子上殿求赦,飛虎亦回家求祖父程咬金保本。唐王李治欲斬薛剛,經程咬金再三勸阻始赦免。元宵節,薛剛酒醉,大鬧花燈,踢死皇太子,幸有臥龍山紀鸞英相助,逃出長安,並與鸞英配婚。薛家全部被斬,葬鐵匠墳中。薛剛聞訊,悲痛萬分,前往祭掃。
該劇男班時期支維永、謝碧雲等演過。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大鬧花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