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埔县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上游,位于北纬24°01′~24°41′,东经116°18′~116°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紧靠平和县、永定县,东南连接饶平县,西依梅县区、梅江区,南邻丰顺县。全县总面积2462.02平方公里,辖15个镇,总人口56万(2014年)。

大埔县历史悠久,秦汉时属揭阳县地,东晋义熙九年立义招县,属义安郡。1988年归属梅州市。有“ 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被认定为中央苏区县 。 大埔县先后荣获“中国蜜柚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称号,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蜜柚示范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西岩乌龙茶和大埔蜜柚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著名景点:有三河坝、翁万达墓、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等。[1]

目录

基本概况

大埔县历史悠久,秦汉时属揭阳县地,东晋义熙九年立义招县(时以韩江上游的5个流民营为单位组成义招县),属义安郡(潮州前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万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万川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宋、元及明前期仍属潮州府海阳县光德乡。明嘉靖五年(1526年)改名大埔县,属潮州府。1949年解放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梅县地区。1988年才始属梅州市,全县实际使用语言是客家话,漳州话,泉州音的少量移民后代均改说客家话。

大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特产品极为丰盛,有陶瓷、茶叶、蜜柚、豆腐干、牛肉干、木雕、根雕、青溪飞鸡等,高陂镇旧时号称粤东的“瓷都”、“白玉城”其陶瓷品种多,产量丰、工艺精美,畅销国内外。西岩山茶是茶中精品,以“清、香、甘、滑、醇”而享誉海内外,多次获国家农业部银奖,金奖。

大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山清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日趋完善。这里的山水田园,土特名产,风味小吃以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2009年12月大埔在北京“中国最美的小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最美的小城推介结果发布暨颁奖大会”上喜获“中国最美的小城”荣誉。

原始秀丽的山川田野,神秘古朴的客家民居,淳厚浓郁的客家风情,这就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五洲四海的游客招手。大埔,象遨游在太空,国际编号为“3611”的小行星“大埔星”一样,正发出越来越熣灿、越来越迷人的光彩。

大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梅坎铁路已经开通。

大埔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中央苏区县。平安建设成绩显著,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大埔县被评为“中国小吃名县”,荣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称号,并入选全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十个小城”之一。

大埔县通过了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组的中期验收。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

大埔县被评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文化先进县”、“广东省卫生城镇”。[2]

历史沿革

明嘉靖五年置大埔县。因明置大埔县时,设治于大埔村。据《大埔县志》:“大埔,盖俗称,平旷高原,仅宣果瓜蔬麻者曰埔;自茶山(旧县治)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百顷地,总呼为埔。”

大埔县属山区县,“地无三里坪”,故有“山中山”之称。这里是客家人结庐聚居的密集地方。据清乾隆年间通进士杨赞烈《邑名音义考》释:“邑曷为大埔名。盖俗呼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宜瓜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单俗字。字书尚未收者也……茶山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十百顷地。总呼曰埔;埔固块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称也。”其意是以江河两岸冲积的坝地和山地、旱地之广取名。

大埔县名的来历,在旧志记载中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以大埔村得名

大埔的得名,还有个来由,据县志记载:当时,有位乡贤宋大布先生,乐善好施,爱民如子,崇文尚武,平等待人,其道德风范,皆为群伦表率。他在乡数十年,按封建时代,富豪之家,食必猪鱼酒肉,衣必绫罗绸缎;但他却与平民一样,身穿布衣,素食饮淡。在他的长期影响下,乡里土淳民朴,俭约为乐。许多富人,亦弃艳就素,改穿粗布衣裳,乡里仁风日盛,誉播邻里。宋大布去世后,乡人即把其出生地改名“宋公塘”。

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划地置县,乡人为纪念大布先生的仁举美德,联合呈请上头,命名为“大布县”。后因朝中有争议,为讨好两方,改名为谐音的大埔县。

大埔历史悠久,已先后发现多处属于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和商墓群,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县志载:远自夏商周3代,大埔为扬州南裔地,秦汉时属揭阳。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立义招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义招县为万川县。义招、万川县治均设在湖寮(古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万川并入海阳县(今潮安)。

此后,历宋元及明前期,均为海阳县光德乡。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饶平县,大埔为饶平地。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饶平县的清远等2都置县,改名“大埔”。

清乾隆三年(1738年)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风吹[石示]、青麻园等6处新设丰顺县。

1949年解放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1958年撤丰顺县,划潭江、黄金、[留]隍、大龙华等4个公社归大埔县;1960年复设丰顺县,上述四个公社归还丰顺。明重置大埔县时县城驻茶阳,1961年县城1961年春,县治由茶阳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隶属梅县地区,1988年归属梅州市。[3]

行政区划

2000年,大埔县辖20个镇:湖寮镇茶阳镇高陂镇青溪镇长治镇三河镇英雅镇大麻镇银江镇洲瑞镇古野镇平原镇光德镇桃源镇枫朗镇百侯镇双溪镇大东镇西河镇岩上镇。总人口352013人,各镇人口:湖寮镇66842茶阳镇29544高陂镇27125青溪镇12085长治镇7184三河镇13543英雅镇6029大麻镇18502银江镇17211洲瑞镇11275古野镇11658平原镇11084光德镇23591桃源镇12440枫朗镇19606双溪镇10591百侯镇19029大东镇12597西河镇14746岩上镇733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截至2003年5月16日,辖20个镇(青溪长治英雅银江洲瑞古野平原双溪岩上大东湖寮高陂茶阳大麻三河西河枫朗百侯桃源光德),共有10个居委会、248个村委会,4044个村民小组。

2004年10月,大埔县撤销3个镇:长治镇并入茶阳镇,岩上镇并入西河镇,平原镇并入高陂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大埔县辖14个镇(湖寮、茶阳、西河、百侯、枫朗、光德、桃源、高陂、大麻、三河、大东、洲瑞、银江、青溪)。

人口民族

截至2000年,大埔县总人口352013人;其中湖寮镇66842人,茶阳镇29544人,高陂镇27125人,青溪镇12085人,长治镇7184人,三河镇13543人,英雅镇6029人,大麻镇18502人,银江镇17211人,洲瑞镇11275人,古野镇11658人,平原镇11084人,光德镇23591人,桃源镇12440人,枫朗镇19606人,双溪镇10591人,百侯镇19029人,大东镇12597人,西河镇14746人,岩上镇7331人。

截至2002年,大埔县总人口51.31万。

截至2013年,大埔县总人口553945人,县内居民均为客家人,主要为汉族,此外,有少量蒙古、回、壮、满、瑶、土家、黎等少数民族居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地处北纬24°01′~24°41′、东经116°18′~116°56′之间,东北紧靠福建省平和县、永定县,东南连接潮州市饶平县,西依梅县区、梅江区,南邻丰顺县。全县总面积246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县境山脉为北南走向,四周高,中间低,层峦起伏,千岩万壑,纵横交错,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处,均散布于四周边陲,最高峰为西南部的明山嶂银窿顶,海拔1357米,最低处是高陂黄竹居的韩江岸,海拔26米。中部丘陵广布,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约占10%,海拔100~500米之间的高中丘约占80%,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小盆地约占10%。

气候特点

全年气温正常,雨量正常。年平均气温21.2℃,年降水量1659.5毫米,年≥0.1毫米降水日数134天,年日照时数1661小时。全年各气象要素值与历年平均值比较:年平均气温高0.2℃,年雨量多107.2毫米,年≥0.1毫米降水日数少19.4天,年日照时数少2.1小时。一日最大降水量161.1毫米,出现在6月9日。前汛期(4~6月),总降水量961.1毫米,与历年比较属偏多,后汛期(7~9月),总降水量496.1毫米,与历年比较属正常。6月7~10日受高空槽和西南低压影响,全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出现了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县性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频繁发生。

水文

大埔县境内梅江,汀江汇合成韩江。梅江发源于陆河和紫金交界的乌突山,叮江发源于福建境内的武夷山,两江在大埔县三河坝汇合后称韩江,为广东省四大河流之一。

流经大埔境内的梅潭河,全长83公里多。该河发源于福建省平和县的葛竹山麓,流经大埔县的大东、枫朗、百侯等镇,流域集雨面积1603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大埔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镍、铅、锌、钨、钼、锡、铜、金砂等金属矿;有磷、水晶石、长石、石英石、瓷土、紫砂陶土等非金属矿。瓷土储量4.2亿吨,紫砂陶土储量超1亿吨。

水电资源

大埔县水力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境内梅江,汀江汇合成韩江。梅江发源于陆河和紫金交界的乌突山,叮江发源于福建境内的武夷山,两江在大埔县三河坝汇合后称韩江,为广东省四大河流之一。“山中山”的大埔县内江河交错、溪流纵横。该县大大小小的县网水电站有213座,省、市网3间,根据测算,水资源蕴藏量达到70多万千瓦,可开发的达到53万千瓦。还有在建水电企业10家,如今当许多地方出现拉闸限电时,拥有200多座大小电站,总装机达29万千瓦的大埔,丰水期每天最大出电量达8万千瓦,但超过一半以上的电能卖不出。

流经大埔境内的梅潭河,全长83公里多。河上已有9家国营、集体、私企电站,成为大埔水电的一大“主力”。该河发源于福建省平和县的葛竹山麓,流经大埔县的大东、枫朗、百侯等镇,流域集雨面积1603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以前,梅潭河一到夏天就有洪水发生。自从1995年,该县与深圳某集团合作在梅潭河上建起了一座大电站后,水患就绝迹了。县水利局局长赖小汉说:“用水发电多了,但大埔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对外输送的还仍用着那条20多年前的一组11万伏的线路。”

森林资源

大埔县境内群山环抱,有“山中山”之称,溪流众多,故古时曾以“万川”作县名。较为著名的有丰溪省级森林公园、双髻山省级森林公园、阴那山、西岩山、韩江、汀江、梅潭河等山水森林资源。丰溪省级森林公园以珍稀动植物、溪流飞瀑众多、原始森林神秘为特色;阴那山以奇峰秀石、古木幽径为特色;双髻山以天然石岩石洞、摩崖石刻为特色;西岩山以烟云树海、万亩茶园为特色;韩江以三江汇流、两岸青山耸翠、风景如画之“韩江画廊”为特色。[4]

交通运输

概况

大埔的交通事业,向来以水运为主,三河为水路交通要冲。民国17年(1928),县公署设公路局,曾动工兴建多条公路,均未完成。开通的只有埔城至小靖7公里公路,行驶过汽车,抗日战争期间停业,公路荒废。

建国后,成立交通机构,多方筹集资金发展交通运输事业。1956年开筑第一条公路,至1988年,建成公路28条,总长435.5公里。总投资1386.64万元(其中省市1036.64万元、部门110万元、华侨捐资156万元、地方自筹84万元)。全县20个乡(镇)、1个林场和58.7%的行政村已通公路。有各种客、货汽车621辆(其中大客车70辆、货车317辆),每天有客班车通往县内各乡镇及广州、深圳、梅县、兴宁、汕头、潮州、饶平,福建省的龙岩、漳州、南靖、永定等地也有客班车往返;水上交通有梅江、汀江、韩江等航道104公里,有各类船舶353艘(其中机动船占76.9%)。每天有客货轮通往县内各港口及潮州、汕头、松口。运输事业已由国营、集体、个体、联办多层次经营。

航道

大埔县能通航的有梅江、韩江干流64公里,汀江、梅潭江、漳溪江、银溪支流125公里。三河坝向来为水路交通咽喉。溯梅江而上可通梅县、兴宁、五华;溯汀江而上可达青溪的石下坝;顺韩江而下可抵潮州、汕头。70年代后,因沿河兴建水利、水电拦河坝,梅潭河、漳溪河、银溪已先后断航。

汀江

属韩江一级支流,石下坝至三河通航里程40.1公里。茶阳至石下坝可通航小电轮。茶阳狮子口河面狭窄,其以下至三河的河面宽80米,枯水期水深保持0.7米,可通航20—30吨船舶。

梅江

旧称程江,属韩江一级支流,一般河面宽70米。为兴梅通往潮州的主航道。据《潮州志》载,三河至梅州水程82公里,中间有滩险20余处,以晒禾滩及西阳滩为最险,航行视为畏途。有关方面,曾组织人力炸礁疏浚。建国后经多次整治,可通行30吨以下船舶。梅县区丙村至三河52公里,埔境22公里,枯水期水深0.9米,50吨船舶可通行。

韩江

由汀江、梅江、梅潭河在三河坝汇合后称韩江。是通往潮州的主航道。三河至潮州98公里,埔境长42公里。河面宽150—180米,枯水期水深保持0.9吗,可通航50吨船舶。

梅潭江

旧称清远河,埔境长83公里,河道弯曲,水流深浅不一。湖寮硿头河段多孤石且流激,船舶不能通行。大东至百侯,可通行2吨小船,百侯至梅潭可通行3吨小船,梅潭至三河可通行1.5吨小船。70年代后,沿河兴建大小陂坝9座,航道被截断,溪口至上村57公里航道断航。

漳溪河

又称大靖溪,属汀江支流。埔境长32公里。漳溪至茶阳20公里航道,常年可通行7吨船舶。1970年后,先后建起8座拦河坝,车上建成水电站,上黄沙至茶阳29公里全线断航。

银江河

又称银溪,属韩江支流。胜坑至河口通航里程30公里。河道弯曲,乱石遍布,无固定航道,过去采用分段堵蓄塭水、放水流舟办法,1956年为解决土特产运输,曾组织八九十人的疏河队,疏开一条小航道,一吨的银溪梭船可以畅通。1969年后,因建起多座水轮泵拦河坝截断了航道,至1981年全线断航。[5]

经济发展

建国前经济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县内丰富的水力资源根本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一宗水电站也没有。茶阳、高陂曾办私营小火力发电厂,至1949年仅剩一个高陂大明电灯厂。手工业工人以简陋的生产工具和小作坊生产方式从事加工业务。大埔虽有“陶瓷之乡”之称,但陶瓷生产亦长期停滞在家庭手工小作坊状态,生产发展缓慢。建国前夕,除分散在各乡村的家庭瓷厂,几家私营烟丝厂和虎山中学的一家小型印刷厂外,别无其他工业。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749.83万元。

农业处于衰落境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引水蓄水仅有小陂圳和平塘等,灌溉面积只占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粮食产量低,而且极不稳定。1949年粮食总产量3.6万吨,平均亩产90.7公斤。

交通运输落后。至建国前夕,县内还没有一条通车的公路,虽有韩江、汀江、梅江航道之便,而机动船舶仅占船舶总数的5%,运输能力甚低。1949年客运量13.52万人次,周转量138.4万人公里;货运量7.82万吨,周转量149万吨公里。

物价暴涨。特别是1946年以后,国民政府滥发钞票,货币急剧贬值,通货膨胀,商家囤积居奇,物价一日数涨。粮食价格上涨更甚,1949年4月,大米每石(90公斤)为80万元(金圆券),比1948年11月130元上涨6100多倍。其间市场一片混乱,概以大米、银元、港币交易。

建国后经济

建国39年来,大埔的经济建设,大体分5个不同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1957年,即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较快。前三年,许多工农业产品达到或超过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胜利完成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后五年,完成土地改革,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着重发展农业、林业和轻工业,兴建赤山瓷厂、印刷厂、松香厂、农机修造厂、彩瓷厂、陶瓷原料厂、酒厂等一批地方国营工业。这八年,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开始起步,出现经济全面繁荣的局面。195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879.81万元,比1949年增长54.55%,平均每年递增5.6%。这是大埔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遇到严重挫折。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虽然兴建了一批工厂,但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各行各业都犯了高指标、“共产风”、浮夸风等“左”的错误,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1961年农业总产值下降至3078万元,这是建国后产值最低的一年。工业产值下降。仅1962年全县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共压缩吃商品粮的5491人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这一时期,粮食匮乏,商品奇缺,物价猛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严重困难。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5200.69万元,比1957年下降11.55%,平均每年递减2.43%。

第三个时期是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这一时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对一部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一部分已转为国营的企业恢复为集体所有制;并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减少粮食征购,进一步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使遭受破坏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6807.81万元,比1962年增长30.9%,平均每年递增上升到9.39%。

第四个时期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运动不断,在农村搞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社员的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在分配上实行政治评分等等,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工业方面,生产仍有所发展。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1.02亿元,比1965年增长49.76%,平均每年递增3.7%。

第五个时期是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改革开放政策,全县城乡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从1980年起,在农业方面,逐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1986年大埔被列为全国重点贫困县,国家先后投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1600多万元,加快农业的开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工业和财贸战线,实行厂长、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全县工农业生产遂持续稳定发展。

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2.34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1.1倍,平均每年递增7.8%;社会总产值5.34亿元,增长2.9倍;国民生产总值3.27亿元,增长2.86倍;国民收入2.75亿元,增长2.7倍。这是大埔社会经济发展又一个“黄金时期”。但这一时期,亦曾因基建投资过大、信贷失控、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插手经商,在兴办计划外企业上亏损或失误,而导致200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沉淀,给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建国后的39年,大埔进行生产关系变革和经济建设,尽管历程曲折,但经济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产业支柱

大埔县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围绕资源上工业,突出特色抓经济网站,走“瓷工富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之路,取得良好的成效。2003年,全县陶瓷和水电工业的产值分别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3%、35%,两项税收合计近4000万元,成为县域特色经济支柱。

立足县内拥有5亿多吨的瓷土资源和陶瓷生产工艺、技术、产业等基础,实施“点土成金”工程。首先在南部中心镇高陂镇,利用区位、交通、能源和产品集散市场的优势,兴建规划占地6000亩、首期开发1000亩的陶瓷工业园,配套建设桃源、光德两个工业小区,并以此为平台和载体进行推介招商,加快陶瓷产业的技术升级、革新、改造。据统计,到2003年底止,高陂陶瓷工业园共引进投资项目22个,投资额24258万元,已动工兴建项目6个,投资额7600万元。其次是借助高陂镇被省政府确定为“陶瓷技术创新镇”这一契机,制订出台系列扶优扶强陶瓷产业的优惠政策,掀起新一轮陶瓷工业发展潮。2003年全县新办陶瓷企业25家,有27家陶瓷企业实现增资扩产。2003年,全县陶瓷销售收入3.5亿元,比增70.2%,税收2169万元,比增68.2%.是该县近10年来陶瓷销售、纳税增幅最大的一年。

立足丰富的水力资源,挖掘技改潜能,实施“以水生财”工程。2003年,该县审批、上报立项小水电38宗,竣工投产电站5处7台装机1160千瓦;续建、在建和重建电站9处12台装机12800千瓦。到2003年底止,全县水电装机207座333台103504千瓦。

同时,该县立足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发展竹木深加工企业,2003年又新上了国际象棋厂、牙签厂、家具厂等4家竹木深加工企业,全县竹木加工企业累计达到30多家,年产值近5000多万元。

2013年,大埔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 41亿元,比增26%,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亿元,比增13.2%,增速全市排名第二;全县生产总值58.52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82亿美元,分别比增12.8%、31.8%,增速均排在全市第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分别比增25%、30.5%,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市对县科学发展观考核提档进位,排名由上年第7位前移到第4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29.6:34.7:35.7。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好,大东坪山梯田、张弼士故居、富大陶瓷工业园、百侯古镇等旅游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全年全县接待游客19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0.5亿元,分别比增41.8%和44.8%。

2015年,大埔县地方生产总值71.81亿元,是2010年的1.61倍,年均增长11.93%;人均生产总值18849元,是2010年的1.59倍,年均增长11.6%。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8.19亿元,是2010年的2.69倍,年均增长21.89%。固定资产投资69.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7亿元、外贸出口总额2.54亿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3.33倍、1.62倍和2.97倍,年均分别增长27.2%、10.11%和24.35%。

第一产业

截至2014年,大埔县新增蜜柚面积2.23万亩、茶叶1万亩、南药1.27万亩、油茶0.1万亩,新建蜜柚加工厂8间、新上生产线10条,该县被评为“2014全国重点产茶县”。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家、林业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新增3个广东省名牌农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16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达28.1亿元、18.04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4.2%和4.4%。

截至2015年,大埔县蜜柚、茶叶面积达20.73万亩和10.02万亩,分别是2010年的2倍和1.53倍,年均分别增长14.8%和8.9%。先后荣获“中国蜜柚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称号,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蜜柚示范县”和“2011、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 、“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西岩乌龙茶和大埔蜜柚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投入1.58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11.4万亩。农业总产值29.13亿元,是2010年的1.53倍,年均增长8.91%。

第二产业

坚持“五业并举”发展战略,重点抓好计划总投资63.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74亿元的14项工业能源项目建设。一是提升发展瓷业。支持陶瓷企业增资扩产和科技创新,促进陶瓷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县陶瓷产值20亿元。二是壮大发展电业。粤电大埔电厂全面动工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风力发电项目和三河舟角院电站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埔城电站实现发电。三是大力发展矿业。宏宝矿业等高岭土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宏宝公司100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加快推进。四是培育发展药业。抓好广药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大埔)产业园征地拆迁工作,辐射带动西部发展南药种植。五是积极发展酒业。引导三河酒业有限公司走股份合作之路,不断做大做强酒业。同时,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全县共引进项目79个,计划投资总额163.962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0个,计划投资总额5.13亿元。

截至2014年,大埔县全县工业总产值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2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16.9%和23%。电力税收1.05亿元,比2013年增24.2%;陶瓷工业总产值25.26亿元、税收1.17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26.3%和27.2%。“

截至2015年,大埔县工业总产值67.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2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18倍和1.74倍,年均分别增长16.9%和27.66%。五年共完成技改投资53.31亿元,年均增长81.82%。电力、陶瓷、矿业、药业、食品工业等“五业”经济效益提升,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68.2万千瓦;陶瓷生产总值31.2亿元、税收1.3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5倍和2.74倍,年均分别增长20.1%和22.3%。

第三产业

截至2013年,大埔县大东坪山梯田、张弼士故居、富大陶瓷工业园、百侯古镇等旅游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全年全县接待游客19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0.5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41.8%和44.8%。

截至2014年,大埔县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和百侯名镇旅游区成功申评为国家4A级景区,新增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和青溪江畔人家休闲度假区2个国家3A级景区。完成客家风情休闲街、大埔旅游服务中心、大埔小吃文化城等项目建设,梅潭画廊建成开放。全年接待游客309.3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6.39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61.06%和56.12%。

截至2015年,大埔县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广东省旅游强县,百侯、茶阳、三河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和百侯名镇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达到7个,新增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4家,全县接待游客4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6.84倍和7.03倍,年均分别增长46.9%和47.7%。

重点项目

重点抓好“123工程”建设。一是从容建设最美小山城。按照市关于“各县(市)依托县城建设一个新区,起步区至少达到3平方公里”的要求,完成了《大埔县城市总体规划》,抓好“一城一区两园”规划,打通了环二路东向出口等4 条断头路;抓好新报建的总面积约105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建设,万川翰林、中华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二是错位发展特色镇。高陂镇按照“全县经济中心、南部交通中心和现代陶艺生产基地”的定位,突出抓好“一业一库一区一居两园”建设。三河镇按照“次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名镇、电力能源基地”的定位,规划建设汇城古村落4A级景区和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3A级景区;依托粤电大埔电厂和舟角院电站建设,把汀江两岸建设成电力能源基地。三是因地制宜建设美丽村庄。重点抓好3个县级示范点和每个镇(场)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目前大麻镇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周边的小留村等六村连片规划建设扎实推进;湖寮镇葵坑村“生态家园、幸福村居”和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文化名村、生态家园”示范点基本建成。

【招商引资】全年招商引资计划投资总额增长30%。对接好广州市海珠区新的结对帮扶,借势广州强大实力,聚集产业和项目建设,在广州召开招商恳亲大会。立足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兴办实业、注册公司,力促总部经济发展有新突破。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更多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6]

社会事业

教育

大埔素称文化之乡。明嘉靖六年(1527),大埔开始办书院。清雍正十三年(1735)办四所官学。道光九年(1829)、咸丰七年(1857)建民办公助的义学三处。除书院、官学、义学外,各地纷纷办私塾。清末,废科举,设学堂,初办中等学堂两所。宣统三年全县已有小学堂71所。

民国时期,办学之风遍及全县,经费除县立中学能得到政府拨款补贴外,其他学校主要是靠各姓宗族祖尝会产,有的由校董会呈请县政府批准征收捐税附加拨归学校,有一些是靠热心教育的侨胞捐资兴办和供给经费,校舍则利用祠堂、庙宇者多。校长、教师由校董会聘请。民国35年(1946),全县有普通中学10所,简易师范和省立陶瓷职业学校各1所,小学511所,学生3万多人。

建国后,不断改造旧的教育体系,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1978年后,对全县学校的布局、结构、体制进行调整,对学制、教学、教材进行改革,对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培训;通过群众集资、政府拨款和华侨、港澳同胞捐资,扩建、新建校舍,充实教学设备,许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实现每个乡镇有中学,村村有小学,基本上达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课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普及五年制小学教育,基本上完成扫盲任务。198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8间、职业中学8间、初级中学27间,学生1.82万人;小学696间,学生6.28万人;幼儿园(包括学前班)321间,入园幼儿1.22万多人。此外,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也逐步发展,至1988年,全县已办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中专)、卫生学校、农机学校、农业广播学校、职工业余学校各1间。

各中、小学重视教学、生产劳动、实验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88年,全县有校办工厂12间,校办农场面积2010亩,勤工俭学年总收入66.2万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14年,大埔县80.2%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2014年提高村干部待遇及村级办公经费增支343万元、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增支671万元、公职人员抚恤金增支700万元、边远山区医务人员津补贴230万元,发放赤脚医生和接生员补助1051万元,解决乡镇七所八站镇干部工资增支63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10元,比2013年增9%。投入帮扶资金4亿多元,完成村帮扶项目1709个、帮扶到户项目4.97万个,全县76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30元,比增15.7%。完成1650户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建设任务,有效解决113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培训各类劳动力10369人次,转移就业12968人,新增城镇就业278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1%。

社区建设

大埔县按照“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高质量、高速度”的要求,在去年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三河至县城17公里招商引资宣传一条街建设、西环路等五条三公里残旧街道改造、县城防洪堤建设和主城区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基础上,今年,该县着力抓好总投资1.2亿元的县城二街(中心大街、美食街)二园(西湖公园、双髻山森林公园)二路(西环路中段、文明路东段)建设。今年3月,该县投资300多万元把始建于清初的县城同仁路老街改造成步行“美食街”。“美食街”全长330米,有110多间店铺,全县18镇(场)每个镇(场)在这条街开办2至3间美食门市,门市聚集了各种客家地方小吃200多个品种。

投资7000万元的县城中心大街已全线竣工。县城西湖公园也已建成开放。同时,该县以实施“绿满梅州”大行动为契机,重点抓好进城大道,以县城文化广场、虎山公园、西湖公园、滨江长廊为重点的娱乐休闲区、街道两旁花带为重点的城区景观,以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学校为重点的企事业单位,以居住小区、民居庭院为重点的城市居民区等县城五个层次的绿化、美化。

为了提升县城品位,该县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以县城文化广场为中心,以灯光景物为特色,把文化广场装扮成一个新景点,以每条街道的灯光为依托,挂上2000多盏红灯笼,形成埔城亮丽美景。同时在环城大道中心圆盘、畹香大道口竖立起两座城雕,提升县城文化品位。此外,加强城市管理,落实卫生责任制,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问题,组织政府职能部门进行集中整治。

切实加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促进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

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制订《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编写《大埔县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深入挖掘十一大客家文化内涵,重点抓好“135”工程建设。围绕把县城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文化旅游城市、最美国际休闲慢城”的目标,扎实推进文化名城项目建设。坚持开发保护并重,把百侯、三河、茶阳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镇。发挥名人名居名寺效应,抓好西河镇车龙名居文化村、高陂镇党溪和银滩名人文化村、大麻镇坑尾万福寺宗教文化村、大东镇坪山农耕文化名村、大东镇联丰民俗文化村建设。

建设国际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以创建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为抓手,深入推进“一城一镇一区一居一寺”建设,构筑“一心一线两带五区”的旅游架构,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宏宝国际等星级酒店和李光耀祖居景区已动工建设,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瑞山生态休闲度假村初见雏形。三是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枫朗、光德镇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县实验小学后续工程、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建设顺利推进,每个镇建成了一所中心幼儿园,教育质量大幅提升,高考取得好成绩。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县14间卫生院实现规范化建设。[7]

旅游景区

大埔县人杰地灵,民风净朴,山清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西河张弼士故居为中心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融合了客家民俗文化和张裕酒文化,是省级重点开发景区。三河坝是市级重点建设旅游区,它地处水陆交通枢纽,两岸山峰耸翠,如诗如画;东岸,国家级革命遗址保护单位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雄踞笔枝山头;西岸,有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明代古城、韩江源等景点;三河电站库区的水上乐园为人们假日休闲增添了好去处。

埔梅交界的阴那山雄奇险峻,云雾飘渺、怪石嶙峋。“千年古刹”万福寺依山而建,是韩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风光秀丽的丰溪林场是著名的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区内古木参天,珍稀动植物众多,构成了天然生态公园。双髻山峰高路陡、竹海蕉林、石奇洞幽、寺庵掩映,是省级森林度假区。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土围楼和方石楼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堪称世界民居建筑奇观。另外,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祖居。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以及“父子进士”石碑坊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

大埔县以西河张弼士故居为中心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融合了客家民俗文化和张裕酒文化,是省级重点开发景区。三河坝是市级重点建设旅游区,它地处水陆交通枢纽;东岸,国家级革命遗址保护单位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雄踞笔枝山头;西岸,有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明代古城、韩江源等景点;三河电站库区的水上乐园为人们假日休闲增添了好去处。“千年古刹”万福寺依山而建,是韩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丰溪林场是著名的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区内古木参天,珍稀动植物众多,构成了天然生态公园。双髻山峰是省级森林度假区。还有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土围楼和方石楼。另外,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祖居。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以及“父子进士”石碑坊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

泰安楼

泰安楼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建立于清乾隆28年(1764年),其座东北向西南,砖石木结构。楼呈正方形,长49米,宽52.6米,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5136平方米。楼高三层,共有房200间,因楼的外墙为石墙,故俗称石楼。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其四周有天井。三层楼房把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的格局,楼两侧各有一座书斋,为读书求学的场所。 该楼于2002年8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翰第李光耀祖居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高陂镇塘溪村中翰第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公建造,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在李光耀祖居中翰第内,我们可以看到题为《塘溪骄子,世界巨人》的图片展览。

中厅是李光耀家族世系图。据《李氏族谱》记载,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稔田乡李火德的后裔李淳笃移居广东程乡(今梅县),传至13代李衍白公,后定居唐溪村,传7子、49孙、120个曾孙,李光耀系李衍白公传下第9代孙。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1864年到新加坡谋生,后发迹成为巨商,回乡建造了“中翰第”。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位于县城西北部,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客家民俗风情博览馆泰安楼融为一体,与田家炳实验中学相邻。兴建西湖公园占地总面积580亩,分三期实施。首期为公园主体部分,占地334亩,总投资4800多万元,于2004年6月开始兴建,2004年12月底建成,2005年元旦向市民正式开放。公园分陆地、水域两部分。建成中心、文化、湖岸、溪流、古楼、牌坊等6个功能区。[8]

文化艺术

语言

大埔全县通行客家话,母语为其它方言(漳州话、不老音等)的大埔居民均能使用客家话。

全县主要为汉族,此外,还有少量蒙、回、壮、满、瑶、土家、黎、高山等少数民族居民。全县通行汉语客家方言,光德镇九社、古野镇埔田等村杂有漳州、潮州语,茶阳、青溪、西河、长治等镇及南部一些乡村又有不老音。西晋末年此地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的侨居所,史载:“邑本晋郡,永嘉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表,多止兹土”,设五个流民营安置东官郡的移民。东晋义熙九年(413),以东官郡五个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义招县,这就是大埔先民的前身。不老音早期广泛流行于大埔县地,它与客家话同属,又带有部分广州话特征,比如一般客家话的第一人称是ngái(吾),不老音则说ngōi(予),一般客家话说看为kòn(看),不老音则说tài(睇),一般客家话说睡觉为睡目,不老音则说困觉,等等,但总体而言仍应归属客家话。除了在大埔北部小范围分布的不老音外,大埔其它地方的客家话也分为软声和硬声两大片。硬声分布在大埔东南部的高陂镇平原乡、桃源、光德、枫朗、双溪和大东等六个镇,县内其余镇大致上均属软声客家话。

风俗

大埔山多田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较为艰难,故男子多外出谋生,女人居守持家。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俗。

建国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根本变化,它规定和影响着风俗的嬗变。一些为封建剥削阶级服务的习俗已被革除,如切除了妓院、赌场、烟馆等社会“毒瘤”;原先那些适应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生产、生活习俗有所变更;迷信日渐革除。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崇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观念在不断更新,新的社会风俗也正在逐步形成、完善。

文物

泰安楼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建立于清乾隆28年(1764年),其座东北向西南,砖石木结构。楼呈正方形,长49米,宽52.6米,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5136平方米。楼高三层,共有房200间,因楼的外墙为石墙,故俗称石楼。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其四周有天井。三层楼房把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的格局,楼两侧各有一座书斋,为读书求学的场所。 该楼风格独特,雄伟粗犷,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名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华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该楼于2002年8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

获得荣誉

大埔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中央苏区县。平安建设成绩显著,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大埔县被评为“中国小吃名县”,荣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称号,并入选全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十个小城”之一。

大埔县通过了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组的中期验收。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

大埔县被评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文化先进县”、“广东省卫生城镇”。

相关视频

梅州大埔县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