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上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岩鎮位於龍川縣東北部,處於東江上游,距縣城63公里。全鎮總面積121.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萬畝;轄平越,東方,聯城,山池,鵲塘,鄭坑6個村委會和岩鎮街道居民居委會,總人口1.9萬人。岩鎮地處庫區,山水纏繞,風景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勝地。至鄭坑村11公里行政村道、東方村內4公里、平越村內1.5公里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設,均已經完工,並在東方村平越村聯城村等村道上安裝路燈,村民走上了全新的柏油大道,大大改善村民人居環境;投入144萬元對甲子裡和石古塘小二型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投入資金56多萬元,興建了岩鎮計生服務綜合大樓和司法辦公大樓;投入資金8萬元鋪設了街道水泥路面;幫助142戶移民戶和困難農戶進行危房改造。[1]

自然資源

岩鎮地處楓樹壩庫區,旅遊資源豐富,區內水陸交通便利。盛產水果、油茶。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生態良好。礦產主要有石灰石、煤、錳、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儲量達5000萬噸以上。該鎮發揮資源優勢,先後創辦了芳坪水果產業帶、鄭坑板栗基地、鵲塘、城頭、聯城速生豐產林基地等,開發楓樹壩庫面網箱養殖優質珍稀魚種。企業主要有霍山水泥有限公司岩鎮分廠(8.8萬噸水泥生產線)、川東工藝廠、針織廠、石灰石廠、小水電站等 。[2]

經濟發展

岩鎮以農業為經濟支柱,耕地面積10644畝,其中水田面積7100畝,以種植水稻、蕃薯、黃豆、玉米為主。2006年全鎮農村社會總值10830萬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7755元,完成國地兩稅87.4萬元,比增6%。200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74萬元,比去年增長125%。有力促進了經濟的有效增長,增強了發展後勁。農村人均純收入3467元,比增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3540萬元,比增17.2%;社會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79%。勞務輸出收入達2800萬元,農村「一保五難」得到有效解決,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農副產品

近年來,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學科學、用科學積極性進一步提高,通過大搞農業綜合開發,新種各類水果、油茶、毛竹1萬多畝,其中板栗3800多畝,柑桔3770畝,形成了以板栗、柑桔為主導產品的格局。[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岩鎮中學為岩鎮鎮目前的唯一中學,分為校本部和分校。教師能力極強。學生學習認真刻苦。每年有眾多學生考上龍川一中、龍川實驗中學、龍川田家炳中學。

以平越小學,中心小學,東方希望小學,山池小學等為代表的岩鎮有名的小學,分布面極廣,讓每一個小孩都有學上。

文化發展

繼續開展以「愛國、守法、誠信、知禮」教育活動,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小學校的布局調整規劃順利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得到鞏固提高,廣播電視事業有了新進步。加強了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投資60萬元興建醫院服務大樓,醫療保健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動物防疫工作進一步落實。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逐步發展。[4]

交通

彭坑大橋

楓樹壩庫區內,南北端分屬龍川縣赤光鎮和岩鎮鎮,是(老)隆江(西)公路的咽喉。 原定於1971年建成通車,與楓樹壩水庫蓄水發電同步,因北端(非拱橋部分)在即將竣工時坍塌,此段由另一工程局重新設計建造,南端的拱橋部分保留,屬少有的「一橋兩制」橋樑。全橋於1975年才竣工,期間過往車輛和人員由輪渡運送。

彭坑大橋是1974年竣工的第二座T型剛構橋,是我省的第一座水庫內的公路橋樑,全長301.01米。由28米、64米二孔雙曲拱橋和二個預應力T型剛構加掛梁組成。跨主河槽的二個T型剛構由於水庫蓄水後橋下正常水位的水深達62米,所以主墩高達65米,是我省建成的第座懸臂澆築預應力砼T型剛構和高橋墩的公路橋樑。兩個橋墩的基礎採用插筋錨固橋墩基礎來代替基礎嵌岩的方案。

T型剛構懸臂長為29.6米,箱梁斷面為單箱雙室,每個T型剛構懸臂樑上布置114束鋼絲束,其中60束錨固在各接縫截面之頂板上,有54束黛固在各接縫截面之肋板上,豎向預應力盤是布置在肋中心,橫向預應力鋼束是布置在牛腿橫樑上,以改善牛腿橫樑的受力性能和增加安全度。[5]

相關視頻

凱里市灣水鎮岩寨苗族婚禮紀實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