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系统流体动力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10章和1个前言,研究的是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多相流动体系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前言简要地介绍了多相流动的研究对象、发展概况及本书基本内容。第1章概括地介绍了多相流动的范围、分类、研究方法及颗粒大小、分布及其检测方法。第2章介绍了刚性颗粒的传递特性、悬浮颗粒运动历程及其相关规律。第3章介绍了变形颗粒的形成、传输和雾化等的过程及其动力学问题。第4章介绍了悬浮体的管道流动,详细讨论了管流中的多相流动和传递特性、控制方程及其在各种情况下的简化计算方法、管流中的纤维悬浮体流动以及输送系统中的化学反应问题。第5章在前述单颗粒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颗粒群的传递特性、流动状况、颗粒群与辐射和声波的相互作用、布朗运动、聚集和团聚等问题。第6章是在前几章的基础上,从连续介质观点出发,系统地推演了多相流动的基本方程组和相间相互作用的一般表达式,并对外场力作用下的扩散、混合物中的声速、悬浮体中的反应等问题作了扼要的说明。以下各章从工程实际出发,阐明上述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第7章介绍悬浮体气体动力学问题,着重叙述气固喷管流动理论、凝结、反应和辐射的影响及尘气中的激波问题。第8章分别介绍多相涡流运动、颗粒捕集、平板绕流、边界消融、射流、喷雾和分离等的流体动力学问题。第9章介绍沉降、流态化和填充床中的多相流动问题,主要介绍研究入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应用前述精确方法的可能性和难点。第10章介绍悬浮体电动力学,扼要地论述了颗粒荷电计算方法、静电对多相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利用、消除和控制等问题。
本书以论述理论的系统性及联系实际的紧密性而著称,不仅详细地讨论了多相悬浮体系的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传递特性、相间相互作用原理、基本方程及其解法以及各流动参数的测试理论与方法,而且紧紧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给出大量实用算例,有较大参考价值。全书涉及面相当广,系统全面地述及各方面问题。写法上虽有说理不够和过简之感,但全书附有900多条参考文献(第2版增至1 300多条),可资借鉴,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不失为一本导引性和参考性均较好的资料。本书的出版和再版,意味着多相流体动力学作为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对科学技术、生产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苏绍礼(S.L.Soo),美籍华裔科学家,1945年在中国国立交通大学获机械工程学学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佐治亚工学院获机械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机械科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成员,伊利诺斯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美国环境保护局、美国联邦能源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和一些企业的顾问,美国环境保护局科学咨询部成员。他是美国颗粒学会及《颗粒科学与技术》杂志的主要创始人。1980年以来,他曾多次在中国从事讲学和学术活动。与此同时,他对本书作了较大修订,改名为《多相流动》,作为第2版在中国出版。发表过许多有关多相流动的著作和文章,其主要著作有《多相流体动力学手册》的气力输送篇、《悬浮流动》、《管流中的固液流动进展》、《热传递进展》、《两相输送与反应器安全》、《通道和管束中的湍流强迫对流》、《多相流动》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多相系统流体动力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