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氏馬
埃氏馬也称艾氏馬(Equus eisenmannae)是一種已滅絕的馬,生存在240-250萬年前更新世早期的中國甘肅。[1]
埃氏馬長約2.7-3米,高約1.8米,體型較現今的馬及普氏野馬都要大。牠們的肢骨較長,而蹄亦較窄,可見牠們非常靈活。牠們的面部較長,可達73厘米長,可以容納更大的齒列,來吃難以消化的硬草。在吃草時眼睛仍可以保持在草叢的上方,監視掠食者的侵襲。
外形特征
埃氏马是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四肢都仅仅有一个脚趾,其余的脚趾已全部退化。身长2.7到3米,身高1.8米,它的头骨长度达到0.73米,同时它的脸部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两个方面来说在马类中都是最长的,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真马头骨化石——北美真马头骨化石,也就是说,它具有世界上最长的马脸。埃氏马的长脸特点有助于它们在吃草时随时用眼睛保持对周围情况的观察,防范凶猛动物的袭击。埃氏马的生活环境中肉食类动物丰富,其中大型的剑齿虎、猎豹和鬣狗等显然都是马潜在的捕猎者。
化石分析
埃氏马的化石出现在龙担剖面的上下个层位,下层古地磁年龄约为2.55 Ma,上层古地磁年龄约为2.16-1.85 Ma之间。这为研究真马这一重要的物种在50万年左右这一较微小的时间尺度上的演化提供了良好的材料。为了精确提取形态相近的两个类群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研究者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到了上下两个层位化石间那些统计学上最显著的形态学差异,并且引入几种不同的现代真马的统计学差异做为衡量指标。综合头骨、下颌、第三掌骨、第三蹠骨的结果表明,上下两个层位化石间的统计学距离——Mahalanobis距离并没有超过几种现代真马之间的距离,因此,上下两个层位的化石因归入同一种——埃氏马。
平行进化
研究者还发现,埃氏马上下两层的头骨化石间最显著的差异却来自脑颅长度与头基长度的比例——上层(较年轻)的化石的脑颅长度较下层(较年老)化石明显增大,而这一进化趋势体现在整个第四纪真马的进化过程之中——现生的真马的脑颅长度在头骨的比例上要远大于它们的那些更新世早期的祖先。尽管埃氏马与现生的真马相去甚远,两者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系统发育关系,但这一同共的进化趋势却在埃氏马中充分体现。这说明,在第四纪早期,欧亚大陆桥联通之后,大量的真马进入欧亚大陆,迅速扩散演化,占领了不同的生态位,并且与其它物种竞争。在这些真马中,大部分灭绝了,有一部分生存至今,但那些灭绝的真马旁支与现代真马却存在着相似的进化趋势。这是平行进化在真马属中的一个例证。
參考文獻
- ↑ 埃氏马与现代真马属同一种scie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