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四号战车

四号战车
图片来自mobile01.com

四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或称IV号坦克)为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且与专门执行反战车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敷二次大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四号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而比三号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间,因此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四号战车逐渐成为装甲师装备的主力车种。四号坦克较大的改良空间亦使其较为容易改装,既有改造为突击炮[1]驱逐战车,也有改造为弹药运送车、架桥坦克等,成为用途最广泛的坦克。从投产至二战结束,德国共制造了逾8,800辆四号坦克或其改造型。四号坦克参加了几乎所有战役,而且表现出相当的可靠性,没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号有大量的技术问题,就数量、服役时间来看,这型战车才是德国装甲兵的主力,因此被德军装甲兵昵称为“军马”。四号坦克除了由德国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后仍有国家将其投入战争。

目录

历史

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其中协约国禁止其发展与生产坦克,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德国军方已体察到未来建立装甲部队的需求,故机动兵总司令部参谋海因茨·古德林于1930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1934年1月,陆军武器署提出了由三号与四号两种坦克搭配组成装甲部队,前者作为主力,而后者则定位为支援型战车。除了主炮之外,四号坦克皆与三号坦克相似,同样有五名乘员,并配搭无线电系统以便于沟通,同时总重量限制在24吨左右。

为规避条约,四号坦克最初研发时有著“中型拖拉机”的代号,后来德军改以“营长用车”(Bataillonsführerwagen,BW)为代号继续研发。1934年年底,陆军武器署交予克虏伯莱茵金属MAN开发。虽然当时流行多炮塔坦克,但它们仅设计了几款单炮塔战车。

莱茵金属交付的原型车重约18吨,并配备320马力的引擎,最高时速为30公里/小时。原型的引擎舱位于车身后方。驾驶员与无线电操作员分别处于战车左前及右前方,无线电操作员同时兼任机枪手。炮塔方面,坦克指挥官坐在车顶舱口下方,而炮手位于炮膛左边及装载机右边。炮塔比底盘中心线向左偏移了66.5毫米,而引擎则向右移动152.4毫米,以清除扭矩轴与转动炮塔的电动马达间的阻隔物,同时让扭矩轴连接到驾驶员与无线电操作员之间的变速箱。由于非对称布局,坦克右侧留有大量空位,这里后来用于放置弹药柜。陆军武器署后来要求悬挂系统使用新设计的扭力杆,以允许负重轮能垂直偏转得更大,借此提高越野性能及乘员的舒适性。但后来,由于对新型坦克有迫切需求,陆军武器署放弃使用扭力杆,改以技术成熟的弹簧式悬挂。1935至36年,所有原型经过各种测试后,陆军武器署最终选择克虏伯公司的方案,并赋予编号“第622号试验车”(Versuchskraftfahrzeug 622,简称“Vs.Kfz.622”),指定由其进行生产,1937年10月,克虏伯于马德堡的工厂开始生产四号坦克。四号坦克即成为德国于战前开发的最后一款坦克。

补充

德军原预想四号战车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大,故列为武器生产顺位较后者,这亦是战争初期四号战车只由一个厂商负责生产的原因。1940年初期,只有约少量工人在克虏伯于马德堡的工厂中工作,生产能力只达契约中约定的35%。1941年,F1型开始生产,此时沃玛格尼伯龙根工厂亦加入参与生产。1942年,当三号坦克的升级潜力用尽后,德军开始大规模生产四号战车,其装甲钢板、底盘和炮塔主要由克虏伯的埃森厂房供应,引擎为迈巴赫制,变速箱则来自采埃孚,总造价刚好不超过10万帝国马克,若不计算武器、无线电等设备的情况下,每造一辆四号战车需要下列原料:39,000公斤、116公斤橡胶、238公斤、63公斤、195公斤、66公斤及1.2公斤

参考文献

  1. 突击炮,mdc.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