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時源
周時源(1914~1974),(原名周素元、周世元),金寨縣古碑人,民國18年(1929 年)參加紅軍,次年2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6月由團轉黨。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周時源歷任班長、排長和手槍連連長,參加過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1]四大戰役。
目錄
個人簡介
(1914—1974)安徽省金寨縣人。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總部連長,第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四團營長、團長,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六支隊副參謀長兼三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林省乾安縣縣長,遼西軍區保安一旅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南軍區西江軍分區司令員,江西軍區撫州軍分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文化速成中學代校長,福建省軍區福安軍分區司令員,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生平經歷
民國24年5月參加長征,民國25年7月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師長。10月下旬,在山城堡戰役中,他率部在萌城、甜水一帶設伏阻敵,斃傷敵團長以下幾百人。後又主攻山城堡,在紅一方面軍第一、第五軍團和第三十一軍等兄弟部隊配合下共殲敵第七十八師1個旅另1個團,給蔣介石嫡系胡宗南第一軍以沉重打擊。
民國27年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副參謀長,10月挺進豫皖蘇邊區。民國28年11月,游擊支隊改稱新四軍第六支隊,他任第六支隊副參謀長兼三團團長。率部轉戰於永城、蕭縣、碭山等地,多次粉碎日偽進攻,開闢了豫皖蘇邊區的抗戰局面。民國31年,去延安抗大學習。民國34年8月任吉林省乾安縣縣長。他配合縣委深入基層,建立、健全縣境的區鄉政權和縣區武裝,開展減租減息,反匪反霸,深受群眾擁護。民國35年7月,任遼東軍區保安第一旅三團團長。率部參加四平街保衛戰,在攻打錦州、解放天津等重要戰鬥中,多次受到軍區領導的表揚。
新中國建立後,周時源先後任華南軍區江西軍分區司令員兼黨委副書記,江西軍區撫州軍分區司令員,解放軍第四十五文化速成中學代理校長,福建軍區福安軍分區司令員,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八軍副軍長。1964年授少將軍銜,並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各1枚[2]。1974年6月病逝於上海。
視頻
周時源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潢光戰役,西陸網
- ↑ 1955年授銜授勳時有哪三位特別的「大校」,搜狐,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