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
周代 |
中文名;周代 外文名;The Zhou Dynasty 時 間;約前11世紀~前256年 帝 王;周太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周平王等 都 城;豐京、鎬京、成周、王城、洛邑、犬丘、南鄭 主要城市;商丘、宛丘、營丘、曲阜、郢、朝歌、陶 貨 幣;貝幣、刀幣、布幣 所屬時期;周朝 開創者;周武王姬發 屬 性;夏商周三代奴隸社會最後一個集權國家 |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奴隸制國家。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周朝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周成王時營建(或曰遷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陽),並在此舉行祭祀、賞賜臣子的一系列活動。
其後周穆王又築宮南鄭, 其後周懿王又遷都犬丘(今陝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其中東周以「三家分晉」為節點,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華夏族群的自我認同和命名,始於春秋「諸夏」。「諸夏」之名有西周淵源,周王室嘗自稱「夏」,「諸夏」即分享周室禮儀與榮譽之諸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跨氏族的族群觀念。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因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區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冊封為西伯(意即西部諸侯之長),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為姓,周人嗣其姓」,周朝實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則為「天下共主」。 周王朝繼承了夏商兩代,是古代奴隸制度社會的鼎盛王朝。[1]
目錄
國號
周人早期居於姬水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國即是城,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離鄉遠徙,他們歷盡艱辛,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
周族是居於今陝甘黃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帶的古老部族,相傳因「姬水」而得姓為姬。周的始祖名棄,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詩經·大雅·生民》記述了棄降生的神話傳說。姜嫄祈禱求子,因踩了巨大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了棄。周族在姜嫄所生活的時期大約還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但至棄所生活的時期時,已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階段,所以說棄是周族的始祖。
據《詩經》記述,周族始祖母叫姜嫄。姜、羌相通,周人的祖先大概是從羌人中分化出來的一支。
也有人認為周族應出自陝北黃土高原一帶的白狄族,也就是遠古時期的黃帝族。
商朝初年,后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到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由耕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遷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
周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營舍,建邑築城,國力迅速恢復壯大。遷到周原以後,周人成為黃河領域共主的大商王朝的臣民,卑事商王武乙,在商王朝的保護下積聚力量,並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體系,特別是有關於天命的觀念,周朝建立之後,這套天命觀念經過了周公旦(姬旦)的再次梳理,成為治世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進而形成了影響後代王朝數千年「奉天承運」的君權神授的概念。
古公亶父之時,周部落已頗具規模。而且有三子,偏愛小兒季歷。長子太伯及次子仲雍為順父意傳位與季歷,自身逃亡荊蠻,與當地本土氏族結合,後為吳國。根據《竹書紀年》以及民國之後疑古派顧頡剛等人的看法,此時期的周國已經有了「翦商」的想法。
周人崛起
季歷之時,商周關係開始密切,《後漢書·西羌傳》載:古公亶父傳位季歷,季歷不僅與大商王朝聯姻,娶妻商室,還被商王文丁封為「牧師」,成為商王朝在西方最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歷在甲骨文中有時又稱公季。周此時已是商朝屬下一強大方國。雖然關係密切,殷商卻總是時刻提防着這股新生力量,周國也逐漸併吞其他小國家,特別是親商的諸侯國。最終,商王文丁為扼制周族勢力發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脅,殺了不再那麼聽話的季歷,但仍以周人為西伯,商朝和周人的關係可以參考周朝和楚人的關係。
西伯姬昌繼位後,國力不足與商對抗,故繼續臣服於商,為商西伯。但殷商對周並不放心。商紂一度囚禁姬昌於羑里,並殺其子作為肉湯、迫文王喝下。周人以寶馬、美女賄賂帝辛,求得釋放文王。文王歸國後,謀商之心並無鬆懈。他一方面增強周族實力,使周國附近一些部落歸附。另一方面進行武力擴張,根據《尚書》記載,周國首先討伐西方犬戎、密須等小國,以固後方,接着東伐耆國(在今山西長治西南)、又伐邘(即孟,在今河南沁陽),最後伐崇國,深入到商朝勢力範圍。此時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便遷都於豐都(今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灃河西岸),準備進取殷商。
滅商建周
周國興盛於周文王昌作首領的時候,在他的統治使周國勢力強盛,文王死,次子姬發即位,在灃河東岸又建鎬京,豐鎬二京隔水相望,有橋相連,並稱豐鎬城。姬發率兵會盟軍於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紀,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十七萬軍隊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汲縣)。周軍大勝,紂王於鹿台身背珠寶玉器自焚。商朝亡,因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朝立。姜太公在周人的滅商事業里作用巨大,他族姓為姜,出自羌人中的呂氏部族。
周公攝政
周武王滅商之後,公元前1045年,實施分封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於齊、召公奭於燕等,另封子帝辛之子武庚於朝歌,又封叔鮮、叔度、叔處為「三監」,以監視武庚的行動,前1043年,周武王崩,子誦即位,是為周成王,由周公旦輔政。公元前1041年,三監(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看不慣周公旦輔政,而管叔鮮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歲小卻執掌輔政大權,於是聯合武庚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周公旦平定此亂,武庚及管叔鮮被殺,蔡叔度被流放,霍叔處被廢為庶民。周公旦在洛陽盆地伊、洛二水一帶建洛邑,是為成周 。
成康之治
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崩,其子姬釗即位,是為周康王,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崩。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996年的四十六年間,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周公還政周成王,周朝進入鞏固時期, 史稱「成康之治」。
周康王死後,其子姬瑕繼位,是為周昭王。周昭王十六年,昭王親征荊楚,南國鎮國曾國鄂國等諸侯國出兵相隨,深入江漢以南地區。
南征共3次,最後一次周昭王還師渡漢水時,遇天災溺死,三軍覆沒。其子姬滿繼位,是為周穆王,繼位時年已五十。穆王向四方發展,西伐犬戎,南征荊楚。但好遊行,以致朝政鬆弛。東方徐國趁周穆王西遊之際,率九夷反叛周,周穆王東征,東方齊國魯國等諸侯國出兵相隨,平亂得勝。周穆王在位期間東征西伐,王朝疆土不斷擴大,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
一種觀點認為,周穆王時曾遷都南鄭(即後世鄭縣),就此存在爭議。
由盛轉衰
經過昭穆時代,周朝實力漸不如前。這一時期,西北戎狄漸興。周懿王時,戎狄交侵,暴虐中國。周人深為所苦,遷都犬丘(陝西西安)。
周厲王時期,連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同時,周厲王以榮夷公為卿士,壟斷社會財富及資源。為壓制國人不滿,周厲王命衛巫監視,有謗王者即殺。結果人人自危,終於釀成國人暴動。前841年,周朝暴動,厲王出奔到彘(今山西霍縣)。朝中由召穆公虎、周定公兩大臣行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厲王死於彘,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宣王遷都鎬京,勵精圖治,政通人和,諸侯來朝。周宣王先後平定了北之獫狁、西之戎狄、東之淮夷、南之楚國的叛亂,開拓了廣袤的疆土,重現興盛景象,史稱「宣王中興」。
宣王晚年,干涉魯國君位承繼,以武力強立魯孝公,引起諸侯不快。三十六年,征伐條戎、奔戎,結果慘敗。三十九年,與西戎別支姜氏之戎戰於千畝,再慘敗。
犬戎之禍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寵愛褒姒,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仍,幽王廢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褒姒為後,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逃奔申國,申侯為外甥、女兒討回公道,聯合繒國與犬戎攻入鎬京(今陝西西安)。周幽王與伯服均被犬戎殺死於戲。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平王東遷
由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三大制度所維繫的西周社會秩序,經過270餘年的時光腐蝕,到公元前8世紀末,已經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了,僅靠着歷史的慣性還得以維持。社會中各種矛盾並存,整個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雖然周宣王繼位後,汲取教訓,改變政策,實現了「中興」,但其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現了衰象,西周的滅亡已經是無法挽回的。
周幽王被殺後,申侯與繒侯與鄭、衛、晉等諸侯大敗犬戎,犬戎退走。鄭、衛、晉等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平王東遷,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與此同時,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為王,史稱「攜王」,這樣便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但諸侯絕大多數隻承認周平王,而不承認周攜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晉文侯殺周攜王,結束了二王並立的局面。
春秋時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那時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誰戰勝了,誰就召開諸侯國會盟,強迫諸侯承認「霸主」地位。 在諸侯爭霸的過程中,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數量逐漸減少。華夏族的活動範圍主要在黃河中下游,在北方有北狄、獫狁,在西北有氐羌,在四川有巴族和蜀族,在湖南、湖北、安徽有楚族,在江蘇、浙江有吳、越族。
隨着諸侯間漫長的爭霸事業,各族群不斷雜處融合。春秋時期,一些貴族把公田化為私田,逐漸採取了新的剝削方式,讓種田的勞動者交出大部分產品,保留一部分產品。
鄭莊公稱霸
東周開始後,鄭國的鄭武公、鄭莊公父子把持了王朝的大政。他們利用出任王朝卿士的有利條件,常常借王命大肆擴張,使鄭國成為春秋初年一個強國,號稱小霸。由於鄭莊公朝中的勢力太大,引起了周平王的不滿。於是周平王逐漸起用虢公以削弱鄭莊公的權力,這引起鄭莊公的強烈不滿。而周平王在很多事情又必須依賴鄭莊公,因此不得不向鄭莊公解釋,於是發生了周鄭交質的事件。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崩,周朝廷準備委任虢公執政,取代鄭莊公。鄭國在這年先後收割了溫地的麥和成周的禾,周鄭關係進一步惡化。到了前717年,鄭莊公入朝,周桓王因為鄭國擅自領軍取用王畿的麥,不以禮接待鄭莊公。鄭莊公不滿周王的做法,公元前716年未有稟告周王便和魯國交換領土 (該協議於前711年落實)。
公元前706年,周桓王收回鄭莊公在周朝的權力,鄭莊公不朝見周桓王,於是周桓王組織聯軍攻打鄭國,但被鄭國擊敗。是為繻葛之戰。
最大時期
在成康之治這段時間,周朝進入了前期興盛的一段時期中,而箕子也跑到了朝鮮一帶,是為箕子朝鮮。
這個時候淮水地區的淮夷臣服了,其餘的商朝遺民就在今天河南商丘睢陽區呆着了,是宋國。這個時期我國東北的肅慎聽說周成王東征的英姿,特地前來朝貢。
此時周朝的領土,東北抵遼東半島,西北到達陝西南部一帶,南直取長江,這個時候周朝的疆域最為廣大。
行政區劃
周武王姬發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
《荀子·儒效》篇中:「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又說:「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這就是中國封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來。
詳細看詞條「周代諸侯列表」。
按照周制,大國諸侯有時還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衛康叔為周司寇,西周末期鄭桓公為周司徒,都是其例。諸侯在其封國內設置的官制,大略與王室相等,還有軍隊各自成為一方之主。
周天子對諸侯擁有較大的權威,諸侯還能聽命納貢。《左傳》昭公十三年說:「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制也。」除貢納外,還需朝覲述職,出兵從征。周天子有權干涉諸侯內政,有時還向諸侯國派遣監國的使臣,與諸侯並稱為「諸侯、諸監」。
西周時期,周天子尚能號令諸侯,進入東周,周王室權威下降,諸侯多不履行對王室的義務。王室本身還要依附當時之大國晉、鄭與衛,更不用提號令諸侯之事。周鄭交質與「射桓王肩」,更讓周天子之僅存之威嚴也亦喪失。
然列國之諸侯在名義上仍為周王之臣屬,除楚國之外,多無譖越稱王之舉。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更多是為自己本國利益服務,然亦使周王威略有上升。五霸之君主多亦在此口號下行事,即表面尊王,實則行擴張兼併之實。
進入戰國之後,國家兼併多已完成,周王朝之諸侯國,僅剩20多個,其中最大者七,號為戰國七雄。戰國之世,除魏惠王、齊威王曾有朝周之舉,然亦是作秀,其他諸侯國之國君已再無朝周之舉。
世卿與世祿
周王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周王有師、保兩大官僚。師、保即太師和太保,掌握朝廷的軍政大權,並且為青少國君的監護者。這種政治上的長老監護制度,是從貴族家內幼兒保育和監護的禮制發展而來,並由此形成的一種官職。
軍事
很可能約在同一時期,中國人發明了弩,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中,它一直是一種主要的兵器。軍事技術的其他進展包括與攻防有城牆的城池有關的那些戰術改進。
經濟
晚周時期工商業無疑有了相當的發展,雖然像其他許多情況那樣,無法精確地估量所發生的情況。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在不同的國家出現了不同的、有固定價值的金屬貨幣,在公元前5和4世紀更是如此。
《史記》和其他史籍還記載了幾個著名的商人,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子貢,直至秦統一全國之前不久的丞相呂不韋。大商人不經營主要商品,它們量大,容易壞,只有在短缺時才有利可圖;他們寧願集中經營奢侈品或者通山澤之利。政府並不像集散主要商品那樣直接關心這些商品。
繪畫
周朝文獻記載是頗為豐富的,特別是壁畫。從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楚國的詩人屈原《天問》反映的內容,可以窺見當時壁畫所曾有過的巨大規模,可惜均未流傳至今。只能從青銅器畫面、漆器畫面和僅存的兩幅帛畫來了解當時的繪畫。透過龐大複雜的青銅畫面:採桑、狩獵、習射、宴樂、水陸攻戰等,可以看出周朝的工匠已具有相當高的構圖能力和塑造形象的能力,已經初步掌握均衡對稱、對比等藝術法則。雖因條件限制,畫面中的人物形象無面部表情,但儀態生動,比例適當,間接表達出人物的心態,正如荀子所說的 形具而神生.墓葬出土的漆器,都描繪有圖案,色彩單純明快,其上的人物形象也以動態取勝,五官表情刻畫較簡單,繪畫尚處在幼年時代,而幼年天真活潑、富有生命力的特點均被充分地表現出來了。有的漆棺紋飾用 油漆 繪成,可視為最早的 油畫.流傳至今的四幅戰國帛畫,特別是《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代表了當時繪畫的最高水平。如構圖,均衡中有變化,形象比例動態、線條力度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人物御龍圖》,線條勁挺有力,富有彈性,佩劍男子形象的刻畫,線條的表現力等,都更顯得成熟。中國畫以線造型的特點已露端倪。分布廣泛、多彩多姿的岩畫,從另一個側面豐富了繪畫內容。
雕刻
周朝時期雕刻技藝遠不如同時期希臘雕刻的水平,大型的具有獨立意義的雕刻作品尚未發現,當時的雕刻作品主要是隨葬的泥木俑、玉石雕刻品,製成動物形、人形的青銅器和漆器及其它工藝美術品。從類型的複雜性和材質手法的豐富性來說,又是希臘雕刻所不及的。已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雕刻品有漆器、青銅、玉石、泥、木等材質製作的,形象有動物、人物、神怪、禽鳥、龍鳳等,手法有圓雕、浮雕、彩繪、鑲嵌。對人物的刻畫,不僅能區分出尊卑貴賤等級差別,男女老少性別年齡特徵,個別的還能刻畫出性格特徵。中國傳統雕刻所具有的裝飾性、繪畫性、象徵性等特點,此時已具雛形,這一傳統影響是極為深遠。
書法
周朝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何尊銘文(金文)及石鼓文代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第一個高潮,其風格或蒼勁古樸,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為後世所珍重。盟書、簡冊,無論是丹書或朱書,其字體又別具風韻。如侯馬盟書,刀鋒筆痕明顯,轉折頓挫有力,線條粗細略有變化,入筆出筆形成蠶頭,有人稱之為 蝌蚪書 ,形成一種特殊的美感。璽印文字為後來的印章篆刻藝術提供了最早的典範。
音樂舞蹈
音樂舞蹈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和各階層人民的喜愛,其社會作用是相當大的。對上層來說,音樂舞蹈首先是用於祭祀和宴享等重大典禮,對百姓來說主要是娛樂休息。起初,宮廷樂舞與民間樂舞是嚴格分家的。到戰國時代,宮廷樂舞吸收了不少民間樂舞成分,產生了鄭聲、楚舞、楚音、宋音、衛音、齊音等等樂舞,這些帶有濃厚民間樂舞色彩的宮廷樂舞,是歷史前進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曾引起一些守舊人士的恐慌和反對,但樂舞的變革同歷史進步一樣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從文獻記載和出土實物看,戰國時期的宮廷樂舞活動的規模是很大的,從曾侯乙墓出土數十件成套的編鐘、編磬來看,不僅規模大,而且樂器功能也相當先進,解決了音樂史上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當時除用於祭祀的樂舞外,用於祈福祛邪的宗教舞蹈很發達,如蜡祭、儺儀,從宮廷到民間都很流行。楚音和楚舞,以屈原的《九歌》為代表。在音樂理論方面,先秦諸子百家均有自己的音樂觀。道家、墨家、法家對樂舞持否定態度,但反對的出發點和否定的程度又存在差別:儒家肯定樂舞,而孔、孟、荀在肯定的同時又有各自的側重點。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都闡述了自己的理由,都從某一方面給人以啟示,都值得後人研究。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青銅器鼎盛時代,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周三朝,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周朝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周代出現了工藝極其精湛和先進的青銅器,採用了渾鑄、熔模鑄造(失蠟法)、銅焊、鑲嵌、鉚接等青銅器製作工藝,以及平雕、浮雕、圓雕、透雕、錯金、鑲嵌等多種裝飾工藝,集先秦青銅製造技術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國當時先進的青銅冶鑄水平。東周時期由於青銅鑄造技藝的精進,出現異常豐富的紋飾樣式,有的並嵌錯金銀或玉石材料,使青銅器形成多色彩的表現效果。
玉石工藝
由於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帶來了各諸侯國禮制觀念的更新。與統治階級密切相關的禮玉、飾玉也隨之發生變化,飾玉種類增多。春秋戰國時代的玉器種類主要有:璧、琮、管、珠、佩、琀、串飾、勒、瑗、環、玦、圭、璋、柄形器、戈、帶鈎、鏡架、匕等,多數為禮器,少部分為生活工具。
玉作為顯示貴族身分的裝飾物,與佩飾者朝夕相伴,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象徵君子之德,有七德、九德、十一德之說。玉器的演變,相較於商代多立體玉雕,西周尚留余痕,春秋始玉器則日漸平面化,品種漸少,但製作更為精緻。已經發掘的春秋戰國墓葬,大多殉葬有玉器,而且數量大,製作精美。如河南南陽淅川春秋中期楚墓出土玉器達三千多件。一般的墓葬出土玉器也有一二百件。有的製作之精,令今人嘆為觀止,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節龍玉佩;都城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人形玉佩飾,從選料到琢制都十分出色。
漆器工藝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國家,商周時代漆器工藝很發達。春秋戰國時代漆器的使用範圍更廣了,技術也大有提高,並出現了地方風格。戰國漆器在中國漆器史上是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分布範圍廣,品種大增,製作水平空前提高,在許多方面有新的改進。首先胎骨比較多樣,木胎之外還有夾紵胎、皮胎、竹胎等;使用色彩也較前朝更為豐富,有紅、黑、白、紫、褐、綠、藍、黃、金、銀等,以黑、紅為主調;圖案紋飾繁褥而有規律。此外,髹漆與雕刻、繪畫相結合,甚至與鑲嵌相結合,也是東周漆器的一大特徵。
冶金技術
西周時期,中國開始出現成規模的鐵器冶煉和鑄造,已發現西周晚期的冶鐵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作為中國最後一個青銅器時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鐵器的使用和鐵犁牛耕的推廣同時也標誌着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中國開始使用鐵的時間不會晚於公元前7世紀,或者甚至不會晚於公元前6世紀。在文獻記載中,最早的材料見之於《左傳》,此書記載公元前513年晉國鑄刑法於一套鐵鼎之上。從戰國時代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兵器、農具和器皿都是鐵製的。
周代墓葬中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金器,造型或古拙奇巧、或精緻雅觀,反映了中國當時處於萌芽期的黃金冶煉和製作,達到了一定的水準。
織繡工藝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在織繡工藝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1982年在湖北江陵馬山一座小型墓葬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衣物35件。出土紡織品有絲、麻兩大類。絲織品包括絹、綈、紗、羅、綺、錦、絛、組八大類,製作之精也是前所未有的。
國君世系
參見:周朝君主,本表中周幽王后君主尚有周攜王姬余臣,《清華簡·系年》作攜惠王、惠王。《清華竹簡系年》記述「……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於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於周,晉文侯乃逆平王於少鄂,立之於京師。三年,乃東徙,止於成周……」。
劉國忠、陳劍、董珊、黃人二、朱風瀚、晁福林先生等都主張「周亡王九年」當是「周無王九年」,指攜王滅後九年周有九年時間沒有王。
「攜王滅後九年」說實際承認了周末曾出現了無周王在位的空檔,這等於是將攜王當做了合法繼位的一代周天子。
王紅亮等學者則認為此說不能成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