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位於中國廣州市黃埔區廟頭村(舊稱扶胥村),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洪聖的場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中國四海神廟中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建築遺蹟[1]。2013年3月,南海神廟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
南海神廟始建於隋朝開皇十四年(594年),唐朝擴建,宋至明、清均有重修、擴建。因地處廣州之東,宋代時又稱東廟。
在唐玄宗時冊尊南海神為廣利大王;南漢時封為昭明帝;宋朝、元朝兩代屢有加封,合稱南海廣利洪聖昭順威顯靈孚王,配以明順夫人。
以前廣州有兩座南海神廟,除了黃埔的這座東廟以外,還有一座在西關大觀河德興橋附近(今廣州酒家北側),稱為南海西廟(又名洪聖西廟)。宋朝詩人楊萬里有一首詩:「大海更在小海東,西廟不如東廟雄。南來若不到東廟,西京未睹建章宮。」由此推測西廟在宋代經已存在。
根據民間傳說,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達奚司空從印度摩揭陀國乘船到廣州,帶來波羅樹種在廟前,後化為神,所以此廟俗稱波羅廟,廟前珠江稱為波羅江。
古時每年都有官員代表皇帝到該廟祭奠南海神,商船、漁船出海,亦向南海神祭拜,祈求一帆風順、平安大吉。1962年7月該廟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將神廟移交給廣州海運局,改成學校與波羅廟航修站。文化大革命期間,南海神廟的大殿被毀,神像全部被砸碎,三分之二古碑刻遭推倒砸碎,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御碑被推倒,斷成兩截。
1983年,廣州海運局將神廟保護範圍的土地全部移交給廣州市文化局,重修動工典禮在1986年年初舉行。1989年,全木結構的大殿與洪武碑亭落成,此後禮亭、廊廡、後殿、碑匾等修復、重建工作也陸續完成。
建築
視頻
南海神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唯一保存下來的海神廟,距今一千四百多年,門票只要十元 ,搜狐,2020-01-07
- ↑ 海上絲綢之路,沉船出水物品驚艷世界 ,搜狐,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