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以剛
華以剛1949年4月2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職業八段。現任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兼裁判委員會主任、中國棋院院長、中國圍棋隊領隊、《中國圍棋年鑑》編委會副主任。
華以剛(圍棋棋手) | |
---|---|
圍棋棋手 | |
出生 |
1949年4月2日 江蘇省常州市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圍棋棋手 |
目錄
人物經歷
11歲進體校,16歲進集訓隊。1982年被授予圍棋八段,一直從事圍棋行政工作,曾任中國棋院圍棋部主任、副院長、中國圍棋隊領隊、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兼裁判委員會主任、中國棋院院長、中國圍棋隊領隊、《中國圍棋年鑑》編委會副主任。 [1]
人物觀點
加強圍棋海外推廣
2012年03月09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華以剛在今年兩會上呼籲,加強圍棋海外普及和推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華以剛表示,圍棋是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縮影。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其新著《論中國》中,用圍棋來比喻中國的戰略構想;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訪華時,則以一副圍棋作為國禮贈送給胡錦濤主席。這充分說明,隨着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圍棋已經越來越多地為世界各國人民所了解和喜愛,日益成為中國「軟實力」的象徵和增進中華文化交流的紐帶。
華以剛認為,如今,中國圍棋競技水平世界領先,但與中國圍棋發祥地和競技強國的地位相比,我們在圍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特別是在海外的普及與推廣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他建議:改變現有的體育部門單獨承擔圍棋文化推廣的局面,儘快建立起由體育、教育、文化、外宣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統一協調機制;設立圍棋海外推廣專項基金;充分依託孔子學院在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方面的獨特優勢,將圍棋納入其教學課程;積極組織對中國圍棋經典著作的翻譯工作, 創辦一批高水平的多語種圍棋專業刊物,不斷增進海外公眾對圍棋運動的了解,擴大中國在國際圍棋界的影響。[2]
獲獎記錄
1979年全運會個人賽亞軍;1978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4年第三、第六、第五、第三、第四名;
獲第4屆「新體育杯」賽第五名;
獲第3屆、第7屆「國手戰」第六名、第四名;
獲首屆中國「元老杯」圍棋賽冠軍;
進入第13屆新體育杯循環圈;
獲1996年「超越杯」元老圍棋賽冠軍 。
人物影響
中國棋院院長華以剛對2007年中國圍棋的得失進行了盤點。華以剛認為,古力、常昊的表現可圈可點,不過整體而言中國棋手對抗韓流的形勢依然嚴峻。
古、常可圈可點
華以剛坦言,中國棋手2007年在國際賽事中的戰績和2006年沒法比,但是古力和常昊的個人表現還是可圈可點。他們奪得的三星杯和春蘭杯冠軍也是很「值錢」的。中國棋手2006年戰績輝煌,羅洗河、古力和王檄分別奪得三星杯、LG杯和亞洲快棋賽冠軍,而且還在春蘭杯賽中包攬四強。在即將過去的2007年,中國棋手最值得驕傲的成績就是常昊和古力的兩個世界冠軍。
有偶然也有必然
華以剛認為,下半年中國棋手成績不佳,特別是在三國擂台賽、三星杯等賽事中多次官子失敗,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華以剛說,半目勝負的棋,存在比較大的偶然性。一般說來,贏1目半才是真的贏,贏半目可能是運氣。另一方面,的確有不少中國棋手對局勢的判斷介於「偏於樂觀」和「盲目樂觀」之間。華以剛指出,韓國名將李昌鎬的強大與曹薰鉉多年在國內賽事中對他的磨礪分不開,李世石、朴永訓等人的崛起李昌鎬也起了帶動作用。中國圍棋在2007年有些「虎頭蛇尾」的感覺。年初中國棋手連奪兩項世界冠軍,但是自6月份開始先與亞洲快棋賽冠軍失之交臂,隨後富士通杯賽無緣四強,11月份在LG杯和三星杯賽中又都未能進入決賽。
李世石更成熟
韓國棋手李世石在最近一年風頭無人能及。華以剛評價說,隨着年齡的增長,李世石在為人和下棋方面都日趨成熟,他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對棋的悟性和對棋型的敏感性上。至於李世石的強勢能維持多久,還需要慢慢看。但是,不管別人怎麼強大,對中國棋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強。華以剛強調,整體而言中國圍棋面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中國棋手的厚度很好,像陳耀燁、周睿羊、朴文堯、李喆、古靈益這批棋手都到了很關鍵的時刻。華以剛比喻說,就像攀登珠峰一樣,中國棋手到達「大本營」以上的有很多,但要真正爬上「珠峰」還有很大難度。
女子圍棋將出「狠招」
中國女子棋手在2007年的表現很不理想。華以剛透露,即將正式接管國家女隊訓練工作的俞斌正在醞釀「狠招」來促進女子棋手水平的提高。據華以剛介紹,俞斌的想法是讓高水平的男棋手和女棋手結成「一幫一」的對子,通過男棋手一對一的指點來爭取在較短時間內提升女棋手的水平。為此,中國棋院也在準備相應的激勵機制。一旦有女棋手通過「一幫一」得到提升並且在世界大賽中取得佳績,幫助她的男棋手也會得到相應的物質獎勵。
分享應昌期與應氏杯
應氏杯極大地提升了圍棋項目的社會地位和行情。被聘為副裁判長的華以剛,與應昌期及其部屬多有工作交集,許多第一手印象,在此分享。
2017年10月23日,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應明皓主持盛大專題座談會,紀念其先父應昌期先生百年冥誕。座談會高朋滿座,中外嘉賓紛紛稱頌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的創辦,緬懷應昌期助力圍棋事業的豐功偉績。
台灣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最早提出創辦應氏杯,大約是在1987年。由於基金會與日本棋院、韓國棋院沒有直接的聯繫渠道,就委託中國圍棋協會出面協調。協會欣然應諾。在與日方的聯繫過程中,日本棋院告知協會:富士通公司有意贊助一個世界圍棋賽,並且強烈希望這一比賽成為國際圍棋界之首。權衡實際情況,我會既同意日方提議,又敦促日方全力促成應氏杯。這樣,1988年遂有富士通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和應氏杯先後問世。應氏杯動議在先,卻被富士通杯拔得頭籌。這就是1988年這個圍棋國際元年的幕後史實。
首屆應氏杯的冠軍獎金高達40萬美元。當時的匯率為1美元兌換8.23元人民幣。40萬美元約等於330萬元人民幣。而當年國家體育總局對於奧運會金牌的正式獎勵為8萬元。兩者的差距可謂驚人。應氏杯極大地提升了圍棋項目的社會地位和行情,是其巨大的歷史性貢獻。[3]
卸任
退而不休
已經從中國棋院院長職位上退休的華以剛八段,退休後的生活並不平靜,他自己笑稱是「退而不休」。62歲的華以剛,講起棋來,深入淺出、繪聲繪色,還不時地加入一些古典故事,棋迷們聽得津津有味。走下台來,聽說記者要採訪他,華老笑道:「好啊,我可以繼續跟你聊,不過,你要先拿瓶水給我潤潤嗓子。正所謂,日出千言不損自傷啊,你看我剛才說了多少話?」聊到興起時,手上也加了動作。他還笑着闡述了個人觀點:生命在於腦運動![5]
人物評價
華以剛生於1949年,1982年被授予圍棋八段,一直從事圍棋行政工作,曾任中國棋院圍棋部主任、副院長、中國圍棋隊領隊、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等職。華以剛是上海人。我們都依中國圍棋隊的稱呼,叫他「華老」。華以剛給人的感覺,相當謙遜,待人彬彬有禮。他的日語不錯,連說話的腔調,都有點像日本人。華以剛做事認真仔細,甚至有點一絲不苛。有一個理論,「華老」過去是常常掛在口上的。他說,他做事情,有兩個原則,即「兩性」原則,一是合理性,一是操作性,兩者缺一不可。合理而不可操作,操作而不盡合理,都是不能做的。準確地說,華以剛更像一個「技術官僚」。華以剛還是一個好丈夫。他很顧家。男人的一些惡習,他也是不沾的。
中國棋院現在的領導組合,相當有意思。劉思明大致是粗線條、有感覺的那一類,華以剛則是技術工匠型的。這兩人檔搭,中國棋院的事業,估計會有起色。至少,可能不會遜於前任陳祖德、王汝南。劉思明已表示,要做詳細調查研究,根據市場規律、體育運動規律和棋牌運動發展的規律爭取開拓更大的市場。顯然,他是一個有經營意識的人。華以剛的表態更有意思,他說他會「全力支持劉主任工作」。一個劉主任,足見其待人處事的分寸感。因為從輩份和棋力說,「華老」都是老者矣。有關領導部門,將一個職位分拆讓兩個人做,看來也是有用意的。
人物著作
《棋賽緣》
視頻
追憶大師——華以剛&孟泰齡講解
參考資料
- ↑ 華以剛《棋賽緣》新書上市 講述新中國圍棋史 弈城圍棋網
- ↑ 華以剛委員:加強圍棋海外推廣 海外網
- ↑ 華以剛:應昌期與應氏杯 夜光杯
- ↑ 中國棋院院長華以剛卸任 劉思明主任繼任新院長 中國棋院在線
- ↑ 華以剛的「圍棋哲學 金名生活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