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特製八寶印泥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特製八寶印泥色澤鮮艷、純正,印跡清晰,不糊印章,不泅油,不怕日曬,不怕火烤,久放不干,永保原色。

中國飲食器具[1]之美,美在質,美在形,美在裝飾、美在與饌品的諧合。中國古代食具之美,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玻璃器幾個大的類別。彩陶的粗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銅器的莊重之美,漆器的透逸之美,金銀器的輝煌之美,玻璃器的亮麗之美,都曾給使用它的人以美好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種美的享受[2]

目錄

特產簡介

八寶印泥採用麝香、硃砂、紅寶石、珊瑚、朱膠、赤合葉、老陳蓖麻油及艾絨等8味上等名貴藥材為原料製成。硃砂選用上等鏡百砂;天然紅寶石、珊瑚經研細和多次漂制;珍珠選用上品研製;蓖麻油經自然陽光照曬與四季冷熱處置,存放20年以上,艾絨經挑選、漂制、摘絨加工等工序製成。上述材料加工後,進行配料、攪拌、研磨、檢驗細度、再加入精製艾絨,用石臼研砸勻細,前後達30多道工序。放入缸內存置6-10個月,使油、料浸透、回性,成為成品。

相關資訊

它被譽為「京城第一泥」,萃文閣的「八寶印泥」有秘方

北京南城有一條老街「琉璃廠」。清雍正、乾隆年間各省進京參加會試的舉子聚集於此,使這條街逐漸呈現一片繁華的文化景象,許多書鋪在此經營。後又陸續增加文房四寶、名人字畫、金石碑帖等鋪號在此經營。琉璃廠自清中期以來是北京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今,在琉璃廠東街有一家很有文化特色的老字號,名曰「萃文閣」。萃文閣主要經營金石篆刻、印章石材和印泥等文化用品,創始人是我的父親、北京昌平人氏魏長青。

魏長青(1900-1977),字松坡,自幼隨大伯在鄉里讀私塾,12歲時父母亡故,經人介紹到北京前門外廊房頭條學徒,學習刻製圖章,寫銅墨盒,後拜京城書畫名家徐宗浩(字石雪)先生為師,刻苦研習書法篆刻藝術。出徒以後,在前門勸業場自營印章刻制,代寫文書業務。1930年在娘家資助下,他將店遷至琉璃廠東街,取名「萃文閣」(1956年公私合營)。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正值抗戰中期,南北方交通不暢,萃文閣主業經營的福建壽山、浙江青田石等貨源緊缺,買賣一時難以為繼。父親經再三斟酌,決定在京城廣泛收購老舊石材印章,進行二次打磨,經上蠟、上光、雕鈕等工序,令其重煥光彩,受到客人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據母親講,父親從業多年,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從印章石材表面看到裡頭。一日父親轉曉市兒,見到一塊體大面闊、通身灰黑色的石質印章。父親上手端詳片刻,即以不高的價格將其收入囊中。後將章料從中破開,現出大片鮮艷的雞血紅和質地純淨的藕粉地,煞是好看。後經過打磨上光,這對珍貴的雞血石以高價售出,一時在琉璃廠坊間傳為佳話。

《魏長青制印泥自述》

民國時期,萃文閣最出名的產品當數魏氏「八寶印泥」。說起萃文閣製作印泥,這中間還有一段故事。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父親的老師徐宗浩先生攜一位曾經在清宮造辦處謀過差的人到萃文閣,來人拿出大小几十塊御製硃砂墨,希望萃文閣能夠全部收購。父親有意收購,但又顧慮市井蕭條,短時間內難以售出。來人講,這些硃砂墨材質俱佳,造辦處曾用於製作過印泥。一句話驚醒夢中人,鑑於當時印泥大都產自於南方,又因交通不便經常斷供,萃文閣可藉此硃砂墨製作印泥,供京城文人雅士所用。於是父親買下這批硃砂墨,並認真記錄來人介紹清宮印泥製作的方法,開始了魏氏「八寶印泥」的製作。

製作印泥看似簡單,實則用料講究、工序繁複。其主要材料三種:硃砂、艾絨和蓖麻油。單是艾絨加工,就要經過選料、晾曬、去皮、揉搓等十幾道工序,最後達到絨絲整齊,細緻、色白,有彈性的標準。

由於缺乏經驗,材料配比不對,首次製作的印泥未能成功,成品板結如同石頭,顏色灰暗不上色,只好廢棄。這次失敗,萃文閣經濟損失不小。但是父親沒有氣餒,他又先後邀請京城著名畫家陳半丁、徐宗浩先生加入「八寶印泥」的研製。

根據大家的建議,父親參照清代汪鎬京所著《紅術軒紫泥法》,對原材料的配比、工藝製作程序進行反覆調整,最終製作成功。萃文閣「八寶印泥」一經問世,便贏得京城書畫界熱烈反響,在業界有「京城第一泥」之美譽。當時的文化名流紛紛題贊:李濟深題「為金石光」、齊白石題「書畫同珍」、徐悲鴻題「光采煥發」、陳半丁題「法異尋常」、老舍題「推陳出新」……這些題詞彰顯了萃文閣「八寶印泥」在業界的至高地位。此後很多年,魏氏「八寶印泥」是萃文閣最著名的文化品牌。

徐悲鴻為印泥題「光采煥發」

父親講,八寶印泥中的「八寶」,是指製作印泥所需要的八種材料:硃砂、蓖麻油、艾絨、麝香、香草、冰片、紅瑪瑙粉、珍珠粉。其中硃砂、蓖麻油、艾絨是主要材料,麝香、香草、冰片是用來保質和增香,紅瑪瑙粉、珍珠粉則用來修飾印泥顏色,提升亮度。萃文閣制泥,「惟選砂、理艾、煉油三事為要,選砂要選鏡面硃砂,研細沖漂,以雜質去盡為度;艾要選蘄州艾絨,要揀搓彈篩;油要選陳年蓖麻油,加中藥煉之,並經日曬。」這三點中又尤以煉油最為重要,需選物理性質穩定的陳年蓖麻油,而陳年蓖麻油十分珍貴不易得到。當時有說法,過去南方人家中若生了女兒,父母會將一瓶蓖麻籽油存放於屋檐下,待女兒出閣的時候,就用油換錢做陪嫁,蓖麻籽油的珍貴可見一斑。也是機緣巧合,父親早年於廠肆偶得一瓶陳年蓖麻油,儲存年份長,性質十分穩定。加入中藥材隔水燉數十小時後置於瓷瓶中封存,每次僅取一小匙作為引子,沿用了多年,這也保證了「八寶印泥」的品質。

「八寶印泥」選料上乘,做工繁複,價格昂貴,素有「一兩印泥一兩金」的說法。上世紀五十年代,父親響應黨和政府「藝術為人民大眾服務」的號召,用替代材料製成了「大眾印泥」:「技術革新,減低物價」,能供大眾使用。

魏長青為平價印泥題款:此大眾印泥每斤三元五角,亦能蓋書畫,與八寶印泥法同。以替代材料製成,而能減低物價,技術革新,魏長青啟九、卅日試。

值得一提的是,萃文閣的「八寶印泥」還為抗美援朝做出了貢獻。徐宗浩先生特意為萃文閣注文寫道:「此印及印泥往年抗美援朝書畫勞軍展覽時萃文閣所捐獻。所有出品各書畫均鈐印此印,其印泥色澤明艷,為時所推許。附粘於此以留永紀念也。」

上世紀七十年代,著名畫家董壽平先生請父親修理老印泥,此印泥泥質板結,顏色灰暗,已經不能使用。父親用自製老油,加入適量材料精心調製後,老印泥恢復如初,顏色艷麗、軟硬適度。董壽平先生非常滿意,特畫墨竹、墨梅各一幅送父親以表謝意。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第一次見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先生第一句話就講:「你父親印泥做得好。」可見萃文閣「八寶印泥」在書畫界影響之大。

經父親精心整理的萃文閣「八寶印泥」製作秘方和制泥用的老油作為鎮店之寶長期存放於萃文閣。可惜的是,在「文革」時期,「八寶印泥」的秘方和老油不知去向。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的徒弟、我的師哥李文新向我道出秘方和老油的去向。原來,他冒着風險將秘方和老油轉移藏匿,完好保存。師哥鄭重地將秘方和老油交還給我,囑我妥善保管:「這是師傅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是傳承萃文閣『八寶印泥』生生不息的血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