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經濟學
《動態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的開創性著作。羅伊·弗爾貝·哈羅德著。1948年出版。書名原為《動態經濟學導論,經濟理論的若干最近發展及其政策的應用》,從1949年至1960年間曾先後重印6次。1972年著者結合多年思想發展改寫,1973年英國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出版。第1版中譯本1981年出版,第2版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黃范章譯。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由1篇序言、10章正文組成,中譯本約16萬字。研究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增長模型等問題。一方面沿用均衡分析法,探尋實現均衡所需具備的條件,另一方面則試圖把凱恩斯的短期靜態(或比較靜態)、宏觀均衡分析長期化、動態化,即試圖考察:從長時期來看,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逐年均衡地增長所需具備的條件,並由此提出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式」:Gw=Sd/Cr,也稱為「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就儲蓄即資本積累這個因素出發,從資本的供給和需求(即儲蓄和投資)的相互關係,來考察經濟增長。同時提出另一個基本方程式:Gn=So/Cr,從勞動力的增加及其生產率的提高這兩個因素出發,從它們與資本積累的關係來考察相當長的時期內的經濟增長問題。序言簡述寫作原因。第1章論述動態經濟學的重要性。第2章提出了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式。第3章闡述了「有保證的增長率」的「不穩定原理」,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如不藉助「國家調節」是不可能自動達到和保持均衡的。第4—9章從投資、利率、貨幣、國際收支等諸方面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了分析與考察。第10章在作了通盤考察之後,提出了作者關於經濟增長的見解與意見:終結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的有效對策是控制工資和物價的收入政策,消除國際收支逆差的辦法應是找出象特別提款權那樣的可以充當國際儲備的工具,以逐步削弱乃至替代黃金作為國際儲備的作用。
本書提出的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同時也是關於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理論和模型,對當代西方經濟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者簡介
羅伊·弗爾貝·哈羅德(RoyForbes Harrod 1900—1978),英國經濟學家。1919年入牛津大學,專修古典文學、哲學及歷史學。長期在牛津大學任教。1945年,繼凱恩斯之後擔任英國皇家經濟學會刊物《經濟學雜誌》的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擔任過聯合國就業與經濟穩定委員會委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顧問等職務。主要著作還有《國際經濟學》、《經濟循環》、《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傳記》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凡例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立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
3.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