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
圖片來源vacation.eztravel 校徽 |
創建時間 1209年,809年前 |
校址 英國英格蘭劍橋市 |
校長 史蒂芬·杜思齊博士 |
學校類型 公立、研究型、學院聯邦制 |
校區 市區 366,444平方公尺(36.6444公頃) |
網站 cam |
劍橋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座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的一所大學。它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1],也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的起源為一群牛津大學的學者,因與牛津市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劍橋[2]。劍橋與牛津這兩所在中世紀建立的英國大學,在校務運作、學術聲望、社會地位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經常合稱為「牛劍」。
劍橋大學是一個由成員學院(College)、學術學院(School)、專業學院(Faculty)、與學系(Department)組成的學院聯邦制學校。由31所成員學院、超過150個學系、及其它附屬機構組成[3]。成員學院享有高度自治權,屬於半獨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自行招收學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隨著時間的演進,目前的成員學院已經減少教學與研究的比重,而是由學系主要負責。學術學院和專業學院為負責管理的上層組織。
劍橋大學出版社也屬於大學的一部份,是世界上最古老及第二大的出版社。大學擁有8個文化與科學相關的博物館群及一個植物園[4]。劍橋的圖書館群 (包括各學系、學院、與中央圖書館)超過100個,總藏書約有1500萬冊。大學總圖書館也是英國六個法定圖書館之一,因此有權要求國內出版商提供書籍做為館藏。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 的一部分。它同時與劍橋地區的高科技產業聚落 (矽沼 ,Silicon Fen) 和劍橋生物醫學園區 (歐洲最大的生醫產業聚落) 有密切的合作 。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程,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5][6]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截止2018年10月,共有118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1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圖靈獎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7][8]
目錄
校史
早期歷史
於12世紀晚期,劍橋已經是一個興盛的商業聚落,由於鄰近的伊利為主教教堂所在地,也有許多教士與宗教會所[9]在劍橋地區。於1209年,有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為了躲避牛津市民針對學者的衝突而移居至劍橋。最初他們僅居住在臨時住所,但隨著發展,鎮上的房舍逐漸被開發為主管 (後稱學院院長: Master) 、學者與學生的居所。於1226年,在劍橋的學者數目似乎已經足夠發展成一個成熟的組織機構: 有一個行政長官 (後稱校監: Chancellor),有學者授課,並擁有制定好的固定課程。在早期校方與劍橋居民偶有摩擦,原因是年輕的學生 (一般年紀在14-15歲左右) 容易引起騷亂,而居民也時常超收這些學者與學生的住宿或飲食費用。因此於1231年,國王亨利三世頒發飭令將這個機構的成員納入保護免受當地地主的剝削,准許這個機構擁有相當程度的自治,以及免除部分稅賦 (而牛津大學遲於1248年才擁有類似的地位) 。他同時也要求教學方式必須一致: 只有那些註冊在被認可的主管 (Master)之下的成員才能留在劍橋[9][10]。
教宗額我略九世在1233年頒發的教宗詔書中,進一步允許劍橋畢業生能在基督教世界的任何地區授課。隨後教宗尼古拉四世於1290年的一封信中將劍橋稱為擁有"studium generale" (拉丁文,意指一般研究所) 地位的機構"[11],若望二十二世也於1318年承認劍橋這個地位[12],因此來自歐洲其它地區的大學學者開始來劍橋交流、學習或授課,並逐漸發展至現今的規模。
學院的建立
於1284年建立的彼得學院是第一所劍橋大學的學院,許多的老學院都是在14及15世紀陸續成立。但當悉尼·薩塞克斯學院於1596年成立之後出現一段長期的空窗期,直至204年後,唐寧學院才於1800年成立。羅賓遜學院為最晚建立的學院,於1970年代末才完工。哈默頓學院雖然起源於18世紀,但一直僅為大學的「合法建築物」,遲至2010年才獲頒皇家特許狀晉升至學院的地位。
學院的教育重點曾發生過變化。很多在中世紀成立的學院都與禮拜堂及隱修院等宗教機構有聯繫,經費的捐款者大多都希望受惠的學生能為自己祈禱及祝福,故學院對學生的教導也多圍繞宗教議題。後來,國王亨利八世於1536年下令打壓修道院,學院也被要求解僱其研究天主教教規的教授們並停止教授經院哲學,從此劍橋大學的教學和研究重點從宗教和神學轉為希臘與拉丁經典、聖經以及數學。
隨着與教規教育的疏遠,大學的教學重點也逐漸遠離天主教思想。慢慢,一些基督新教提倡者在大學裡開始散播自己的思想,大約一個世紀過後,劍橋成為新教分裂活動的中心地。
數學與物理學的發展
從十七世紀牛頓任職期間到十九世紀末,劍橋大學一直偏重於應用數學的教育,特別是數學物理。當時,數學物理為所有學生必修的科目,即便是修讀文學士課程的學生。最後,學生們需完成名為「Tripos」的考試來分畢業的等級榮譽。[13]劍橋的數學Tripos競爭非常激烈。當中也培養了不少有名的英國科學家,如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威廉·湯姆森及約翰·斯特拉特。不過,有些著名校友(如戈弗雷·哈羅德·哈代)卻批評大學的教育制度,指很多學生只為等級而沒有真正培養出對有關科目的興趣。[14]
劍橋的純數學研究與教育在十九世紀獲得很大的進步,後在二十世紀初達致頂峰,並獲得最高的國際標準認可。這些都歸功於戈弗雷·哈羅德·哈代以及他的夥伴約翰·伊登斯爾·利特爾伍德。
今天,劍橋依然保持着其數學方面的實力。此校的校友已經奪得六面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一面阿貝爾獎,而劍橋的代表也曾贏得過四面的菲爾茲獎。[15]大學方面現有提供數學高級研究課程。
傳統文化及傳說
作為一個古老的教育機構,劍橋大學有很多獨特的文化以及傳說。其中一個已經失傳的傳統是「木勺」(wooden spoon)獎項的頒發。在1909年之前,每年在數學「Tripos」里排名最後的學生都能「奪得」這個長達1米的「木勺」獎。然而大學在1909年之後只公布每個學生的實際分數而非等級排名,故使此「獎」難以頒發,並逐漸失傳。關於劍橋的傳說則不乏其建築物由來的故事。
當中最著名的為數學橋。相傳,這原本是由牛頓經過精確的計算而建設出來的,橋沒用任何螺絲釘及螺栓卻能牢固地架在康河之上,但是多年過後,有一些好奇的學生為了研究橋的構造而拆了它的組件,惟之後發現無法在不用釘錘的情況下將其重建,故現在看到的數學橋上還是布滿螺絲。[16]其實數學橋建於牛頓已故後,且一直使用螺絲。除了數學橋外,還有聖約翰學院橫跨康河的嘆息橋,之所以會以嘆息命名,是因為據說學生考完試都會在這橋上嘆息。
另一個傳說為克萊爾學院的大橋。此橋布滿球狀的大石裝飾品,但是其中一個大石少了一部分。這裡有三個故事版本解釋:第一是:大學方面因不滿意其建築風格而拒絕付以全部薪金,建築師為了報復而故意搞些小破壞;第二個版本為:兩名建築師互相打賭看誰建的圓石數目最多,其中一名建築師為了贏得這項比試,就挖走對方圓石的其中一部分,使其變得不完整並不能作一個來計算;第三個故事則是:學院方面故意建造一個不完整的橋,以逃過「橋稅」。[17]
近代發展
大學後來重新整頓教研架構,創辦了很多其他學科,如神學、近代語言及歷史等。[18]三一學院的校友理查·菲茨威廉負責建築學、考古學及藝術課程的經費,[19]而唐寧學院的持有者則出售部分土地作為大學的天文物理學、基因學及地球科學實驗室。[20]與此同時,卡文迪許實驗室 (物理系) 也在1874年成立於新博物館區,隨後也成立醫學系、化學系 (1980年代前分為化學及物理化學系)。卡文迪許實驗室於1974年遷移到劍橋西區[21]。
一次世界大戰曾嚴重干擾劍橋大學的教學。當時共有13878名大學成員參與戰爭,其中的2470人死亡。這造成校方的收入與教學幾乎中斷,並產生嚴重的資金周轉困難。戰爭結束後於1919年,大學開始獲得國家援助,隔年1920年皇室要求政府提供劍橋大學固定的年度基金補助,並必須進行學校改組。這使得校方開始負責統整實際的教學與課程規劃,但成員學院仍保留對於其成員學生的教學方式[22]。大學後又經歷二次大戰,但這次卻得以迅速發展,這主要是因為劍橋的科學研究實力吸引不少學生及資金投放,不少人都希望借新的科研突破,助英國結束這場戰爭。[23]
地理位置
劍橋大學各個建築物主要位處於劍橋市中區,它的學生人數占劍橋市總人口的20%之多。[24]為了迎合劍橋市乘船觀光的傳統,大學的古老建築物(如古老的學院)主要集中在市中心接近康河的位置。[25]
地點
劍橋大學各個院系及學院分布在不同的地點:[26]
- 阿登布魯克區(Addenbrooke's)
- 唐寧區(Downing Site)
- 格頓區(Girton)
- 新博物館區(New Museums Site)
- 舊阿登布魯克區(Old Addenbrooke's)
- 舊校區(Old Schools)
- 銀街區(Silver Street/Mill Lane)
- 西奇維克區(Sidgwick Site)
- 西劍橋/瑪德蓮區(West Cambridge/Madingley)
- 西北劍橋發展區(North West Cambridge Development)
參考文獻
- ↑ Sager, Peter. Oxford and Cambridge: An Uncommon History. 2005.
- ↑ A Brief History: Early record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8-08-17].
- ↑ Cambridge –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3-11-27].
- ↑ Administrator. Visit us. www.museums.cam.ac.uk. 2013-01-25 [2018-08-24] (英語).
- ↑ Oldest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house. Guinnessworldrecords.com. 2002-01-22 [2012-03-28].
- ↑ Black, Micha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83–1984. 1984: 328–9. ISBN 978-0-521-66497-4.
- ↑ Nobel prize winner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8-09-2015].
- ↑ The complete list of Fields Medal winners. areppim AG (affiliations at the time of awards). 2014 [10-09-2015].
附註:此參考錯誤標示約翰·格里格斯·湯普森獲獎時的所在院校。他當時於劍橋大學工作而非芝加哥大學。參見:John Griggs Thompson. [12-09-2015]. - ↑ 9.0 9.1 Early record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3-01-28 [2018-08-24] (英語).
- ↑ Hilde De-Ridder Symoe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編.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1. 2003: 89. ISBN 978-0-521-54113-8.
- ↑ Hackett, M.B. The original statutes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The text and its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178 [2012-09-02].
- ↑ Willey, David. Vatican reveals Cambridge papers. Cam. Easter 2012, 66: 05.
- ↑ A. R. Forsyth. Old Tripos days at Cambridge. The Mathematical Gazette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1935, 19 (234): 166 [2012-09-09].
- ↑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Cambridge. Faculty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2-09-09].
- ↑ Fields Medal. Wolfram MathWorld. [2009-12-03].)
- ↑ Mathematical bridge. [22-3-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5).
- ↑ 克萊爾學院頁面. [22-3-2006)].
- ↑ The National Archives (編). Cambridge University Act 1856. [2012-05-02].
-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編). Biography - The Hon. Richard Fitzwilliam. [201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 ↑ Taylor 1994,第22頁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hysics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hysics Society, 編. A Hundred Years and More of Cambridge Physics. 1995. ISBN 978-0-9507343-1-6.
-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編). The Revived University of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201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7).
-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編). The University after 1945. [200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4).
- ↑ Cambridge City: Annual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report (PDF). Cambridgeshire County Council. April 2011 [2012-09-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8-28).
- ↑ A brief history of Punting. Cambridge River Tour. [2012-09-04].
- ↑ Official Map.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2-09-04].
- ↑ History of the School.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 ↑ What makes Cambridge a model cycling city?. The Guardian. 2011-08-17 [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