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馮大中生於1949年,祖籍遼寧省蓋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筆畫會理事、本溪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畫院副教授。自幼喜繪畫,初中時拜美術教師李笑如學習畫虎,經多年刻苦研習,終成畫虎名家。1984年與宋雨桂合作《甦醒》,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另有多幅作品在國際國內參展並榮獲重要獎項。多次在日本舉辦個人畫展。有十八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馮大中
出生 1949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甦醒》
《早春》

目錄

人物簡介

1949年出生於遼寧省蓋縣,號「伏虎草堂主人」。幼年隨母親描花繪草畫人。十五歲時拜遼東名士李笑如為師。其藝術道路主要靠自學成家,專攻畫虎,兼研山水及其他。他筆下的虎突破了傳統的表現形式,被冠上「天下第一虎」的美譽。 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遼寧省美協副主席,北京唐風美術館高級顧問。 [1]

多年來,馮先生先後在北京、香港、日本、台灣、新加坡、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大展並獲獎。作品《甦醒》、《母與子》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作品《甦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及《中國百年畫集》;有18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另有數十件作品被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專業機構及收藏家收藏。馮先生在日本、香港以及中國榮寶齋、楊柳青、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已出版多種畫集、畫譜。

作品榮譽

1984年 作品《甦醒》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與宋雨桂合作)

1985年 作品《初雪》獲全國青年美展二等獎

1988年 作品《早春》獲中國工筆畫首屆大展金牌

1991年 作品《晚霞》獲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銀獎

1992年 作品《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五十年》(1942-1992)大型畫集

1993年 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1994年 作品《霜暉》獲第三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一等獎

1994年 作品《艷陽》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

1995年 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1999年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組織「悉尼中國年藝術展」,悉尼,澳大利亞

2000年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的「中國藝術展」,巴黎,法國

被評為「中國百年百名優秀畫家」

被遼寧省委宣傳部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當選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1年 作品《甦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同時入編《中國百年畫集》

再次被遼寧省委授予「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當選為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2年 受中央軍委委託為「八一大樓」作《白虎圖》

應邀赴澳大利亞為「中國藝術展」做評委,悉尼,澳大利亞

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告別三峽」寫生

再次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稱號

應邀出席「世界文化節」活動,台灣

2003年 歷任遼寧省政協第六、七、八、九屆委員後,當選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當選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6年 作品《幽谷之馨》參加「輝煌五十年」作品展,瀋陽,中國

應中國作家協會邀請參加「國際華人滕王閣文會」,南昌,中國

2007年 揭裱舊作《甦醒》進行再次創作

2008年 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大型現代建築「馮大中藝術館」在遼寧開工建設

藝術年表

1949年 出生於遼寧省蓋縣。

1962年 入讀中學,課餘時間參加李笑如老師的美術班學習繪畫。(李笑如老師在當地因畫虎聞名,山水、蘭竹、梅荷等題材亦兼擅。)

1965年 報考魯迅美術學院附中落榜。

報名下鄉做知青。

1966年 做知青期間一直堅持複習功課及繪畫訓練,準備再次報考魯迅美術學院附中。

5月,中央下達「5·16通知」,「文革」開始,高考從此取消。

1970年 回城參加工作,被分配到木工班,後來被抽調到機關從事宣傳工作,從此開始有時間學習繪畫,並利用業餘時間作畫。

1978年 「改革開放」開始。

寬鬆的政治環境為繪畫創作提供了條件,並能夠有機會出去寫生、看展覽。一方面提高了繪畫技法,另一方面開闊了視野,開始由業餘作畫狀態向專業繪畫方向轉變。

1980年 「文革」後大孤山舉行第一次廟會,與宋雨桂等人赴廟會寫生。

創作成名作《甦醒》原型手稿。該手稿的創作靈感來自畫家的生活經歷,是中國古代畫論中「遷想妙得」(東晉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的現實反映。

1983年 秋,赴三峽、華山寫生。

1984年 與宋雨桂合作的作品《甦醒》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5年 作品《初雪》獲「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二等獎。這件作品曾參加1984年的第六屆全國美展,但由於評選時被認為動物這種題材不能直接為政治服務,因此沒有入選。

1987年 8月中旬,與宋雨桂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作品聯展。

《驚夢》等十七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出版《榮寶齋畫譜—二十七》(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1988年 作品《早春》獲中國工筆畫首屆大展金獎。

1989年 在日本千葉美術館舉辦由中日友協主辦的「馮大中作品展」。

1990年 在日本東京後樂園美術館舉辦「馮大中作品展」,並出版《馮大中作品寫真集》。

在香港大會堂舉辦「莽神州—范曾、宋雨桂、馮大中作品聯展」。

1991年 在日本東京千代田俱樂部舉辦「馮大中作品展」。

於香港中環華潤集團舉辦由中藝香港有限公司主辦的「馮大中畫展」。

作品《晚霞》獲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銀獎。

1992年 作品《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五十年》(1942-1992)大型畫集。

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1994年 出版《榮寶齋畫譜(一百一十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作品《霜暉》獲第三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一等獎。

作品《艷陽》獲全國第八屆美展優秀作品。

1995年 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1996年 於新加坡烏節坊舉辦「馮大中作品展」,並出版《馮大中作品集》。

1997年 作品《甦醒》、《母與子》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1998年 出版《當代國畫大師代表作品集》(北京華文出版社)

1999年 4月,在北京參加宋雨桂、丁韶光、劉國松、徐希、石虎畫展開幕式。

籌備第九屆全國美展作品,創作《風雨春秋》。

5月,在北京參加韓美林畫展開幕式。

創作《風雨春秋》。

6月,創作《黃河》。

7月,去雲南西雙版納參觀世博會。

8月,作《初雪》、《遠矚》(均為小幅)。

9月,參觀第九屆全國美展及中國美術家協會深圳拍賣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部分畫家去澳門、香港、珠海、廣州參加活動。

10月,月底去江西、南昌、廬山等地寫生採風。

12月,參加中國文化部組織的澳大利亞「悉尼中國年藝術展」。

2000年 創作《初雪》、《曉風殘月》。

參加中國文化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巴黎聯合主辦的「中國藝術展」。

被評為中國百年百名優秀畫家。

被遼寧省委宣傳部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並被選舉為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1年 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的作品《甦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及《中國百年畫集》。

被增補為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再次被遼寧省委授予「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2002年 1月,為中央軍委八一大樓創作《白虎圖》。

赴澳大利亞悉尼參加中國畫評選。

2月中旬,參加遼寧省政協會議。

3月底—4月上旬,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告別三峽」寫生。

4月下旬,同李存葆、甘以雯等文藝界朋友赴山西五台山等地採風。

4月底,去韓國參加本溪市友好城市文化節。

5月,創作《青山着意》(白虎巨幅)。

參加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畫評選。

為京西賓館創作巨幅作品《月光如水》。

被遼寧省委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稱號。

6月,創作《塞下秋來》。

赴瀋陽參加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的評畫會議。

10月,應邀參加中國台灣舉辦的「世界文化節」活動。

2003年 1月,歷任中國政協遼寧省第六、七、八、九屆委員後,被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月,赴安徽歙縣上豐山看梅花,寫生。

3月,去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議。

5月,創作《曉風殘月》、《楓》(寫意)。

8月,創作《秋高萬里》(寫意)、《林泉高逸》。

9月,分別赴蘭州、合肥參加中國畫評選。

10月,與郭韜、曹廣福去寧夏額濟納旗採風,創作《林泉之樂》。

11月,參加第六次全國美代會並當選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12月,去黃山採風。

2004年 2月,創作《山野蒼茫》、《清泉出山圖》(寫意)。

4月,創作《賞秋》、《霜林信步》(寫意)。

8月,創作《浴》(寫意)。

10月,創作《初雪》的創作稿。

2005年 1—2月,創作《初雪》。

2月底,去安徽九華山。

3月,因身體不適,未參加全國人大會議。

4月,完成《初雪》。

創作《君臨山野》(工筆)。

4月下旬,赴黃山西海大峽谷寫生。歸後開始創作巨幅工筆《快哉,童年》。

7月,創作《艷陽》、《猛虎在山》、《松風》(寫意)等作品。

8月,去濟南參加「蒲松齡杯中國畫」評選。

9月—12月,創作《快哉,童年》。

2006年 3月,參加北京全國人大會議。

4月初,巨作《快哉,童年》經年完成。

4月14日,女兒馮越遇難。

4月21日,父親因病去世。

自4月份後,每日爬山,以遣胸中之悲傷,歷時四個月。

8月,為參加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成立五十周年作品展,始從極度悲傷中走

出,作《幽谷之馨》,以巨幅蘭花紀念女兒,參加《輝煌五十年》展覽。

9月,應中國作家協會李存葆、甘以雯的邀請,赴南昌參加國際華人作家「滕王閣」文會。

9月以後至2007年夏,開始臨摹八大山人的作品,以寄無限哀思,以學前賢,以度光陰。

2007年 參加北京第十屆五次全國人大會議。

4月,開始創作《蒼茅白露》。

10月,創作《在水之湄》。

11月,揭裱舊作《甦醒》,歷時半月余,方重新收拾完成。

12月,開始創作巨幅工筆《天地玄黃》。

2008年 1月,赴廣州參加中國畫作品展。

2月,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3月,參加北京第十一屆一次全國人大會議。

3月29日,藝術館開工奠基儀式。

4月,完成《天地玄黃》。

赴上海參加鐵嶺工筆畫展覽。

5月,創作《新雨晴嵐》二幅。

6月,創作《萬玉圖》。

赴南京參加第七屆工筆畫大展籌備會。

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工筆畫學會成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

7月,創作《高山景行》。

8月,創作《長白五月》、《歲月》、《華山圖》。

赴京參加第七屆工筆畫展初評會議。

9月,赴京參加第七屆工筆畫展終評。

揭裱舊作《亭亭白樺》(合作)。

10月,赴京參加中華世紀壇舉辦的「第七屆工筆畫展」。

11—12月,創作巨幅重彩作品《霜林秋水》。

2009年 1月,完成《霜林秋水》

2月,創作巨幅《江山勝覽》。

3月,參加全國人大會議。

3月,著名畫家馮大中提出,我們還應立一個「動遷法」。拆遷要天價的,該上行政手段就上手段,老百姓,有的給點臉就上房揭瓦了。來源《瞭望東方周刊【拆遷】》

榮譽

獲獎

1994年 《霜暉》,第三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一等獎

1994年 《艷陽》,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

1991年 《晚霞》,當代工筆畫學會二屆大展,獲銀獎

1988年 《早春》,當代工筆畫學會首屆大展,獲金叉大獎

1985年 《初雪》,前進中的中國——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

1984年 《甦醒》(與宋雨桂合作),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銀獎

出版著作

山東人民出版社的《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展》、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中國當代名家作品選粹·馮大中》、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高山景行---馮大中甲子藝輯》、天津楊柳青畫社 的《馮大中畫虎新作選》、榮寶齋出版社 的《榮寶齋畫譜二七---宋雨桂馮大中山水》和《榮寶齋畫譜二---馮大中虎》、福建美術出版社 《當代實力派畫家精品系列---馮大中 王者之風 虎》

收藏捐贈

2011年 作品《待月》,捐贈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1987年 作品《驚夢》等十七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4年 作品《甦醒》(與宋雨桂合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藝術魅力

藝術視角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 [3] 的宗教形式,約發生于氏族公社時期,它指的是原始人認為本氏族的人和某種特定的物種有着親密的關係而對之加以崇拜和供奉的現象。虎圖騰文化詳實於我國先秦神話地理志《山海經》,並在民族融合中發展、流變,形成特有的虎文化。隨着宗教的發展,有着猛獸和神獸雙重身份的虎,更是深深地根植於道、佛、薩滿等宗教的信仰中,並影響到了人們的信仰與生活。以虎為對象的繪畫作品也是比較早的出現在宗教題材中。六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畫家張僧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以繪飾佛寺壁畫為主。張僧繇吸取天竺的沒骨法,使觀者「遠望眼暈如凹凸,就視乃平」,被稱為「張家樣」。唐人著錄中他有《維摩詰像》、《吳王格虎圖》、《橫泉鬥龍圖》等傳世。可惜《吳王格虎圖》今已不存,虎畫風格實難考證。但在南宋以後,隨着文人繪畫的興起,這個題材被逐漸地民間化、世俗化。及至今日,很多藝術家已經不敢觸碰它,怕被貼上庸俗的標籤。馮大中以他的獨特視角及表達方式向世人重新展示了這一古老題材的視覺可能,並以此開拓了動物題材的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生門蹊徑

傳統與創新是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家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如五代的荊、關、董、巨;元代的黃、王、吳、倪;清代的四僧等等,他們之所以從時代背景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體系,也就是說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因為創新而引領時代。這些先賢的創新在為我們開啟一種全新的觀看方式時,也為我們的創新設置了一座座山峰。每一位試圖創新的藝術家都必須去翻越這些高峰——傳統,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言:「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

五代董源說過:「師今人不如師古人,師古人不如師自然,師自然不如師造化」。這句話道出了藝術家創新的不二法門,這裡面的古人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自然可以轉化為寫生,而造化則是對萬事萬物的根本理解,或者說是萬事萬物的運轉之理。其實,這三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生相長的,不能截然分開。首先說傳統,他是前人在觀察自然體悟造化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視覺形象,那麼,這個視覺形象體系就蘊涵着自然規律以及造化之理。如果我們足夠的聰慧和敏感,在學習傳統的過程中就可對自然及造化進行參悟。自然的運轉無處不體現着造化的奧妙,我們對造化的認識一定是在觀察自然的基礎上進行抽象總結的。可以說,在我們的創新之路上,傳統與自然是我們的具體切入點,而其高標則是通過這二者去理解造化。

畫虎美學

他筆下的虎繼承前人又超越前人,自創一格,為美術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綜合創新的寶貴經驗。

藝術創新是時代的審美要求,是一個民族富有活力和創造精神的表徵。馮大中在以虎為題材的創作中,表現出藝術創造的智慧和膽識,取得了令人羨慕的藝術成就。

中國有崇尚虎的文化傳統。我姑且稱之為「虎文化」。虎文化有豐厚、深遠的積澱,滲透到審美與價值觀念等許多方面。「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虎踞龍盤」,這些詞語不僅象徵着生氣與活力,非凡的風範與氣度,還表徵着一種宏觀氣象。

歷代畫虎、欣賞虎,成為一種習尚。在藝術創作中有人把深厚的傳統當作歷史的包袱,甩掉為快,所以要「反傳統」。馮大中不是拋棄而是深深紮根中華傳統文化之中,作透徹的研究與分析,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馮大中作為時代的畫手,首先要突破傳統畫虎的套式,進行新的美學思考。他從環境生態美學角度,從中華文化的積澱中,更從對虎的深入觀察中,開拓新題材,提煉新主題,創造新技法。他筆下的虎充盈着勇武雄強之變,蕩漾着母子親情、天倫之樂,甚至離情別緒,他常採用擬人化的方法,借虎言志、抒懷。他的這種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藝術創作,強化、豐富了虎畫的意蘊與精神內涵,開一代新風。

《月滿青山》堪稱傑作。畫家從環境生態美學的審美視角結構畫面,創造出未被污染的一片淨土。皓月當空,大壑蒼茫,瀑布化作奔騰跳躍的溪流,一對虎情侶暢飲清泉。藉以謳歌大自然的生命與永恆。因為太多的「世外桃源」被野蠻的摧毀了。在馮大中的一系列作品中,內涵着呼喚保衛地球家園、珍惜生態環境的強烈意識。

畫家在《搖籃》中題道:「搖籃乃母愛以縷縷情思所編織,內中蓄滿了無私與聖潔、溫馨與甘美、祈盼與祝福。」特別是小虎以媽媽的前臂為枕,後腳丫在睡夢中還頑皮地蹬着慈母的嘴巴。表現出畫家對生活觀察的精微。

畫虎,動態神情的微妙難以捕捉,虎的性靈與情趣尤難傳達。馮大中的成功,基於他對生活的深入體察與揣度。《夏夢》中三虎睡態各異,或酣睡如醉,或睡眼惺忪猶在夢中。畫家在描繪中注入美麗的夢幻,夢得溫馨爛漫。一切意味情趣全由微妙的藝術處理中得之。繪畫的生動、神韻、情味是繪畫的生命,馮大中以他的神來之筆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了成功的藝術傳達。而這些傳達是以紮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新創造的技法語言為依託的。馮大中筆下的虎有骨、有肉、有神,皮毛彪炳斑爛,連毛色的光澤感也表現出來了。他的藝術巧奪造化之功,古今無出其右者。

馮大中以虎蜚聲畫壇,其實他的山水畫亦相當出色。其山水畫的特點是注重整體效果,追求畫境的單純與幽深。他長於刪撥大要、剪卻雜蕪,用全力去把握畫面的整體氛圍、情調、氣象。他把造境放在首位。

在他的筆下,大野蒼茫之境,長白雪月之境,秋山沉醉之境,春山曉霧之境,蘆花霜晨之境,梨花春雨之境,都意味深長,動人情思。

正因為他山水畫的功力深厚,善於創造畫境,他才能「放虎歸山」,把虎置於他創造的特定情調氛圍之中,使虎與境化,相得益彰,增添了不盡的藝術感染力量。開創了工筆虎嶄新的技法:盡精刻微的筆法如同絲繡發編,「絲毛」不落筆痕。

大中的工筆虎有獨特的繪畫語言,盡精刻微的筆法如同絲繡發編。工筆畫畫得精細易,畫出學識難。大中的工筆畫畫得輕鬆,輕鬆中顯露出畫家深厚的學養,看上去細而不膩,工而不匠。大中駕馭整體畫面的能力極強,畫出了工筆畫難有的氣勢。不少美術工作者,對大中的工筆虎的「絲毛「不落筆痕,百看不解,甚至想掀起畫軸,從背後瞧瞧那絨嘟嘟的虎毛是怎樣從紙上長出來的。大中的工筆虎,是以破鋒筆細絲而成,那柔韌蓬鬆的毛絨和美麗的斑紋,系留白所致,未施一點兒白粉,妙自天成。故能使整個畫幅,在磅礴里顯示出一種特有厚味、高趣、雅情。馮大中筆下的虎有骨、有肉、有神,皮毛彪炳斑斕,連毛色的光澤感也表現出來了。

他極盡繪畫的精微,這恰如他把虎含蓄化那樣,並不以劍拔弩張的線條和縱肆潑放的墨色取勝,而以盡精刻微的筆法與月色朦朧般的諧和性表現見長,以至於從不妄下每道筆痕,他把工筆畫之工推向了極致,但感覺上卻很超逸輕鬆,令人嘆為觀止。他並不像民間藝術人那樣把虎的色彩強化,而是把色彩淡化、雅化。他很少畫激烈運動中的虎,而是把虎靜化、柔化,在靜態的造型上和形體的轉折中內涵着力。在威猛與柔靜之間,在整體氣勢與精謹表現之間體現着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他把造境放在首位。在他的筆下,大野蒼茫之境,長白雪月之境,秋山沉醉之境,春山曉霧之境,蘆花霜晨之境,梨花春雨之境,都意味深長,動人情思。正因為他山水畫的功力深厚,善於創造畫境,他才能「放虎歸山」,把虎置於他創造的特定情調氛圍中,使虎與境化,相得益彰,增添了不盡的藝術感染力量。戀虎情緣——對虎這種動物的情感;如何開始畫虎;形成自己風格的過程。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