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北远山村
《冬日北远山村》清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的作品之一。乾隆帝知识广博,才能卓越,自幼聪慧,十一岁时晋谒祖父康熙帝,当面背诵书文,一字无误,得到老皇帝的欢心,被养育宫中,随侍左右。乾隆帝后来经常怀念这段经历,视为不世之恩荣。少年和青年时代受到严格的、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得到名师福敏、蔡世远、朱轼等的教导,研经习史,作文吟诗,又酷爱书法、图画、文物,精娴音律、热心园林建筑,全面通晓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爱好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兼具学者、诗人、艺术家、鉴赏家的气质,又通晓多种语言,不但精于汉文又熟谙满语,与大臣讨论政事,经常使用满语,还懂得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能和来朝的少数民族领袖直接交谈。而且爱好体育武事,经常骑马射箭、秋狝围猎、观看水嬉、摔跤、龙舟等。曾多年随侍皇帝左右的著名历史学家赵翼[1]说,“上最善射,每夏日引见武官毕,即在宫门外较射,秋出塞亦如之。射以三番为率,番必三矢,每发辄中圆的,九矢率中六、七,此余所常见者”。由于勤习武事,经常锻炼,故身体健康,精力过人,很少生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已七十九岁,朝鲜使者洪仁点觐见后,说他“尚如六十余岁人,筋力则耳目聪明,步履便捷矣”
“ |
历观塞外与关中,纳稼如茨总报丰。 今日山村喜方信,常言私后合先公。 |
” |
— [清]弘历 |
目录
千寿宴
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为康熙皇帝60华诞。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而决定举办万寿庆典。当时,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礼部特别作出规定:“今岁恭遇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著蟒袍、补褂。据昭梿著《啸亭续录·千叟宴》记载,参加宴会的老人有1900余人。
第二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康熙皇帝69岁,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召65岁以上满蒙汉大臣及百姓等1020人,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宴间,康熙帝与满汉大臣作诗纪盛,名《千叟宴诗》,“千叟宴”始成名。
第三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初六,乾隆皇帝75岁,五世同堂,而于乾清宫举行了第三次千叟宴。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过60岁者约有3000余人,共聚一堂。当时,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
第四次在嘉靖元年(1796)。此前,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已是一个85岁高龄的老人,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在嘉靖元年正月初一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世称嘉靖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帝的乾隆皇帝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而那一年,乾隆皇帝已是一名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也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
在这次千叟宴结束之后仅过3年,至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君临天下63年的乾隆皇帝逝世,享年89岁[2]。庙号高宗。因而,从某个角度讲,第四次千叟宴可以称作一次告别的宴会,意味着乾隆时代的结束。与此同时,古典中国随着千叟宴的酒阑人散而画上一个句号。
视频
冬日北远山村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乾隆三大家”赵翼鲜为人知的川滇军旅生涯 ,搜狐,2020-12-08
- ↑ 为何乾隆皇帝能够活到89岁?他自己有16字长寿秘诀,缺一不可 ,搜狐,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