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盆地
內陸盆地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內陸盆地是以克拉通盆地為主,形成於環境穩定的板塊內部,體現其現今位置,其面積有大有小,也反映當地氣候未受海洋濕潤氣候影響或影響較弱,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而吐魯番盆地則是世界最低的內陸盆地。
著名內陸盆地
中國四大盆地里三個是。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阿拉善沙漠所在盆地、等均為著名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位於天山山脈和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 400千米。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
銀額盆地
阿拉善沙漠所在盆地即銀額盆地,面積約12.3萬平方公里,地貌以沙漠、戈壁為主,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世界第三大流動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於盆地中部。
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是世界最低的內陸盆地,它是天山東部的一個陷落盆地,它的範圍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吐魯番盆地,大致位於庫魯克塔格以北,博格多山東南,巴爾庫山、哈爾雷克山西南和喀拉烏成山以東,包括哈密盆地在內,在地形和氣候上構成一個統一的地理單元。狹義的吐魯番盆地,又稱魯克沁盆地,大致西起東經38度的阿拉溝口,東至七角井峽谷西口,東西最大距離約245公里;北至北緯43度的博洛山,南迄北緯42度的覺羅塔格,南北最大距離約162公里,東西狹長,有若船形。
地理地貌
若連分界線以內的山地計算,吐魯番盆地總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78%,盆地底部的沙漠戈壁和平原占22%。在行政區劃上屬吐魯番地區,包括吐魯番市、都善和托 克遜兩縣。
氣候情況
1975年7月13日曾出現49.6℃的極端最高溫度,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熱極」。有「沙窩裡煮雞蛋,石頭上烙餅」之說。深居內陸的吐魯番,白天和夜間的溫度差別較大,又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之說。由於白天實在太熱了,自古以來當地居民都「日藏地窖夜出作」,仍難免如此。
相關資料
吐魯番盆地在古代就被稱為「火洲」。由於地形閉塞,海拔低,熱氣流不易外流,所以夏季異常乾熱。
吐魯番盆地不僅熱的出名,而且低的出奇,是全國海撥最低的盆地、艾丁湖,就在盆地腹心偏南的地方,也是中國最低的地方,海拔為-155米,僅次於約旦死海--391米,成為世界華上第二低地。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內陸大型的山間盆地,鹽類沉積儲量居世界之冠,是一個鹽的世界,有「聚寶盆」的美譽。「柴達木」在蒙語中的意思是「鹽澤」,這個名字非常確切地表達出了柴達木盆地的自然景觀,盆地內有湖泊51個,其中淡水湖1個(克魯克湖),半鹹水-鹹水湖7個,鹽湖43個。
地理地貌
柴達木盆地居於青藏高原的東北側,位於東經90°00′-98°20′,北緯35°55′-39°10′之間,四周為高大山系所圍繞,構成了一個軸向為北西-南東向的不規則的菱形向心匯水盆地,盆地長軸約為650km,短軸約為250km,面積為121000平方公里。柴達木盆地南側是崑崙山系的祁漫塔克山和布爾汗布達山,海拔高度一般在3500-5500m;盆地北側由祁連山系的烏蘭大坂山、馬海大坂山、達肯大坂山和中吾農山等一系列階梯狀的山脈所聳崎,海拔都在3500-4500m以上;阿爾金山系東段的阿哈提山、安南壩山位於盆地的西北側,構成了與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分水嶺,海拔一般都在4500m以下。
氣候情況
柴達木盆地氣候乾旱,多風少雨,具有高原荒漠的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為2-4℃,年平均氣壓為725mbar。以西風為主,最大風速為20-22m/s。年日照時數可達3200-3600h。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尤其是盆地西部不足20mm,東部稍高些,只有德令哈和都蘭地區有時年降水量大於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7、8月份。柴達木盆地年蒸發量在2000-3000mm之間,最高可達3700mm,是世界上蒸發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參考文獻
- ↑ 楔形文字發現後,明明300年沒人能看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頭字?聖書字?腓尼基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還是西奈體?,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