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
八仙山其开发肇始于云雾中珍贵的桧木林。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标高将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约为2,410公尺),原拟名“八千山”,之后才以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但是整体的开发则是始于1914年,当时由日本总督府殖产局指示阿里山作业所先行进行调查测量,以开发林区中的桧木、香杉、铁杉等为主要的目标,计画伐区总面积约14,600公顷,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区。
次年,总督府之下设营林局,从此八仙山林业之经营遂脱离阿里山作业所,而改隶于营林局。并从丰原铺设森林铁路进入八仙山区。在伐木盛期,曾有众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并在佳保台兴建学校、招待所、办公厅、神社等,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社区。
昔日八仙山林场与阿里山、太平山并列为台湾三大林场之一,台湾光复后,则改制为八仙山林场,延续日治时代的发展基础,继续进行林业经营。八O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后,八仙山林区才开始朝向休闲观光发展,因而设置森林游乐区。而国小、神社都在地震以及岁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踪影,八仙山通往丰原的森林铁路也因为崩塌以及年久失修等众多的因素下逐渐消失,成为当地居民的历史回忆。
目录
探索大自然雕塑的宝库~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八仙山森林游乐区隶属林务局东势林管处,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境内,海拔介于700至2,500公尺间,八仙山、马仑山皆位于境内。而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地处佳保溪汇入十文溪处的冲积台地(佳保台)上,二溪的水质清澈洁净,水量充沛。十文溪溪谷壮丽,风光优美,溪中怪石嶙峋,白净、灰绿的巨岩呈现不规则罗列,倘佯其间,尘俗顿然抛诸脑后。碧蓝的溪水流经巨岩,激起白色浪花,夹岸翠绿的森林,质朴纯净,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感。[1]
主题特色
八仙山森林游乐区属于暖温带阔叶林,以二叶松、台湾五叶松、肖楠、杉木及壳斗科植物为生态环境之代表植物。每逢秋天,许多中高海拔的留鸟会垂直降迁至园区范围内避冬,又因水质优良,园区溪流常见许多溪涧留鸟驻足,本环境的代表动物台湾蓝鹊、灰喉山椒鸟、小啄木、黄山雀、赤腹山雀、紫啸鸫及铅色水鸫等。
目前的八仙山地区是以二叶松、台湾五叶松、肖楠、杉木及壳斗科植物为代表植物。二叶松分布于崩塌地以及开发过的向阳山坡,因本身含有大量松脂,极易发生森林大火。而台湾五叶松多分布于山脊上,在八仙山的台湾五叶松年龄都较高,显示台湾五叶松存在于十文溪流域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崩塌地除了慢慢会被山黄麻以及一些先驱植物进驻外,在多雾的环境里,大型的岩块上也会因为有潮湿的雾气而附生了许多蕨类植物:骨碎补科的海州骨碎补、杯状盖阴石蕨以及水龙骨科的崖姜蕨、绒毛石苇、石苇、槭叶石苇等成为本区最常见的物种。在“先驱物种”的“开疆扩土”下,逐渐地,一些樟科、楠科以及壳斗科植物加入了形成次生林的成员,渐渐覆盖住崩塌地,此时,次生林中也开始有一些藤类植物攀爬在这些年轻的树木上:菊花木、血藤、黄藤逐渐的占领林内其他的空间。有了植物所提供的“衣食无缺”环境,昆虫也慢慢地进驻这片新生的森林中,进而引来以昆虫及植物果实为食的鸟类:青背山雀、赤腹山雀、灰喉山椒鸟、小卷尾、朱鹂、绣眼画眉、绿画眉、小啄木等鸟类所组成的混群,加上冬季由高海拔山区降迁的许多特有种鸟类,让这个溪谷更加的热闹。更使得坐落在十文溪畔的八仙山森林游乐区成为台湾中部最适合进行生态观察的地点。
游乐区内的地质多为脆弱的砂岩、粘板岩以及硬岩所组成。由于受十文溪的冲刷切割,区内山势相当陡急,也因此并未受到过多的干扰,水质特别清净,生态资源也因而更丰富,每年的秋季,许多在森林底层长大的梭德氏赤蛙就会不约而同的来到十文溪中参加年度的集团婚礼,等到小蝌蚪在溪流中成长为幼蛙后,它们又会跋山涉水地回到森林中。而在十文溪内也可以看到铅色水鸫、台湾紫啸鸫、河乌、小剪尾等溪涧型鸟类,可说是喜好在溪流环境活动的留鸟几乎全员到齐了。
八仙山主峰步道
谷关七雄之首为海拔2366公尺的八仙山,以休闲建行的步伐来回约需8小时,步道前半段坡度较陡,上了棱线后一路平缓,全程走在林荫中,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进入四季变化明显的针阔叶混合林,四季景色缤纷多变。八仙山是台湾过去重要林场之一,步道上留有许多伐木遗迹,平整的林道即是当年连输木材的铁道。八仙山步道入口植被属于中低海拔常见之阔叶林,春、夏季油桐花、壳斗科植物与酸藤开花,在山头分别缀上白色、黄色与粉红色的色块,秋冬季山头则由绿转黄或转红,色彩缤纷。[2]
相关资讯
- 位置
台中市和平区
- 海拔
1,029~2,366m
- 管辖单位
东势林区管理处
- 服务电话
04- 25150855转育乐课
建议路线
八仙山静海寺登山口(标高1000m)→【60分钟】→佳保台山叉路口→【5分钟】→凉亭→【15分钟】→棱上展望处(标高1520m)→【40分钟】 →1862峰→【25分钟】→1990峰→【50分钟】→流笼遗址→【30分钟】→八仙山主峰(标高2366m)→【40分钟】→八仙山静海寺登山口(标 高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