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供热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供热

外文名称;Heating

应用区域;北方城市

区域;城市某个区域的集中供热

城市;街区及至整个城市的集中供热

法规规定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人民健康。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环境。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供热企业形象。[1]

目录

简介

供热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

保暖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

集中供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节约燃料、减少城市污染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采用集中供热。

规定

法规规定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人民健康。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环境。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供热企业形象。

系统

分类

热电厂供热系统:以热电厂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

热水供热系统:供热介质为热水的供热系统。

低温水供热系统:供热介质为温水的供热系统。

熔盐储能供热系统:熔盐储能供热是利用熔盐极佳的储热特性,夜间用价格低廉的谷电加热熔盐并储存热量,具有储热时间长,安全、环保、经济等特性,比以往的光电转化式供热更具优势,将真正实现不烧煤、不烧气、零排放、零污染的绿色供热系统。

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

联片

多个小型供热系统联成一体的集中供热。

区域

城市某个区域的集中供热。

城市

若干个街区及至整个城市的集中供热

术语

5. 热电联产

由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

6. 热电分产

由电厂和供热锅炉房分别生产电能和热能的生产方式

7. 供热规划: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经济计划按照近远期结合的原则,确定集中供热分期发展规模步骤

8. 供热面积: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9. 集中供热普及率:已实行集中供热的供热面积与需要供热的建筑面积之百分比。

10.供热可靠性:运行周期内,按规定供热介质和运行参数,向用户提供一定流量,保持不间断运行概率。

11.供热备用性能:供热系统在检修或事故状态下,具有一定供热能力的性能。

12.供热经济性:供热系统在节能、投资回收年限、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13.供热成本:为生产和输配热能所发生的各项经营费与折旧费之积。

14.供热介质:在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

15.高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

16.供水:供给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热水

17.回水:返回热源或热力站的热水。

18.补给水:由于水温降低系统漏水和热用户用水需从外界补充的一部分水。

19.设计供水温度:设计工况下所选定的供水温度。

20.实际供水温度:运行时的实际供水温度。

21.最佳供水温度:经技术经济分析所确定的供水温度最佳值。

22.设计供回水温差:设计供水温度与设计回水温度之差。

23.最佳供回水温差:经技术经济分析所确定的设计条件下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之差的最佳值。

24.供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供水管内的压力。

25.回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回水管内的压力

26.供热系统:由热源通过热网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系统总称。

27.热电厂供热系统:以热电厂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

28.热水供热系统:供热介质为热水的供热系统。

29.低温水供热系统:供热介质为温水的供热系统。

30.热负荷: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供热量。包括供暖(采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几种。

31.最大热负荷:在某条件下(如最低室外温度、最大小时闭水量、最大小时用汽量等)可能出现的热负荷的最大值。

32.实际热负荷:运行中实时的热负荷。

33.基本热负荷:由基本热源供给的相对稳定的热负荷

34.尖峰热负荷:基本热源供热能力不能满足的由峰荷热源提供的差额热负荷。

35.供暖热负荷:供暖期内可维持房间在要求温度下的热负荷。同义词:采暖热负荷。

36.供暖期供暖平均热负荷:供暖期内不同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的平均值,即对应于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

37.平均热负荷系数:一年或一个供暖期内平均热负荷与最大热负荷之比。

38.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度差下的热负荷或单位产品的耗热量。

39.供暖面积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热负荷。同义词:采暖面积热指标。

40.供暖体积热指标:单位建筑物外围体积在单位室内外温差下的供暖热负荷。同义词:采暖体积热指标。

41.热水供应热指标:按使用生活热水的建筑面积平均的热水供应热负荷。

42.耗热量:供热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热用户系统(或用热设备)在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热量。

43.年耗热量:热用户系统或整个供热系统在一年内的总耗热量。

44.耗热定额:生产工艺过程中为完成某一任务或生产某种产品所预定的热量消耗数额。

45.单位产品耗热定额:生产工艺过程中为了生产单位产品所预定的热量消耗数额。

46.供热热源:将天然的或人造的能源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要求的热能装置,简称为热源。

47.热电厂:用热力原动机驱动发电机的,可实现热电联产的工厂。

48.基本热源:在整个供热期间满功率运行时间最长的热量。

49.备用热源:在检修或事故工况下投入运行的热源。

50.热网补水泵:为保持热网内合理压力工况,从系统外向系统内补给水的水泵。

51.热网循环水泵:使水在热水网里循环流动的水泵。

52.热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运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同意词:热力网。

53.热水热网:供热介质为热水的热网。

54.单管制热水热网:只有供水干管,无返回热源的回水干管的开式热水网。

55.双管制热水热网:由一根供水干管和一根回水干管组成的热水热网。

56.多管制热水热网:供回水干管的总数在两根以上的热水热网。有三管制和四管制等。

57.一级管网:由热源至热力站的供热管道系统。

58.二级管网:由热力站至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系统。

59.供热管线:输送供热介质的管道以及沿线的管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

60.干线:由热源至各热力站(或热用户)分支管处的所有管线。包括主干线和支干线。

61.主干线:由热源至最远热力站(或最远热用户)分支管处的干线。

62.支干线:除主干线以外的干线。指从主干线上引出的,至热力站(或热用户)分支管处的管线。

63.支线:自主干线或支干线引出至一个热力站(或一个热用户)的管线。

64.供水管:向热力站或热用户供给热水的管道

65.回水管:从热力站或热用户回送热水的管道。

66.热水供应循环管:热水供应系统中为保证供水温度,在用户不取水时能使热水循环流动而增设的管道。

67.管线沿途排水管:为了降低地下水位,并列敷设在供热管道下带孔或条缝的排水管道。

68.分段阀: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热水干管上,在维修或发生事故时可切除部分管段而设置的关断阀。

69.关断阀:供热系统中只起开、闭作用的阀门。

70.放水阀:为排水或充水装设在设备和管道的低点的阀门

71.放气阀:为排气或吸气装设在设备和管道高点的阀门。

72.供热管道敷设:将供热管道及其部件按设计条件组成整体并使之就位的工作

73.地上敷设: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或附墙的支架上的敷设方式。

74.地下敷设:管道敷设在地面以下的敷设方式。

75.管沟敷设:管道敷设在管沟内的敷设方式。

76.直埋敷设:管道直接埋设于土壤中的敷设方式。

77.管沟:管道地下敷设时沿管线的围护构筑物。

78.通行管沟:工作人员可直立通行及在内部完成检修用的管沟。

79.半通行管沟:工作人员可弯腰通行及在内部完成一般检修用的管沟。

80.管沟事故入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通行管沟和半通行管沟盖板上在发生事故时检修人员的紧急出口。

介质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量的中间媒介,也称热媒或带热体。现代热工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供热介质是水,因为水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热容量大,在换热过程中能经济有效地循环运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也普遍采用水为供热介质,以热水或蒸汽的形态,从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热水供热系统  由水泵驱动进行循环,水的流速约为1~2米/秒,输送半径达10公里以上。供回水温度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设计供水温度多采用130°C或150°C,回水温度则为70°C。当室外气温高于采暖计算温度时,常用降低介质温度的方法进行调节。这样既可减少输送介质途中的管道热损失,又便于利用供热机组的低压抽汽,提高热电厂供热的经济效益。由于水的比热大,蓄热能力高,因此供热系统运行有波动时,供热状况仍较稳定。热水供热系统运行中介质漏损少,所需补给水量较小,补给水的处理要求也较低。

蒸汽供热系统 靠蒸汽本身的压力输送,每公里压降约为0.1兆帕,中国热电厂所供蒸汽的参数多为0.8~1.3兆帕,供汽距离一般在3~4公里以内。蒸汽供热易满足多种工艺生产用热的需要;蒸汽的比重小,在高层建筑中不致产生过大的静压力;在管道中的流速比水大,一般为25~40米/秒;供热系统易于迅速启动;在换热设备中传热效率较高。但蒸汽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热能及热介质损失较多,热源所需补给水不仅量大,而且水质要求也比热网补给水的要求高。

供热介质的选择  既要能满足多数热用户的需要,也要符合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的对象主要是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等低位热能用户,一般以热水为供热介质。厂区供热系统主要满足生产工艺用热,通常以蒸汽为供热介质。

发展

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286个城市建集中供热设施,占42.81%1997年底中国集中供热的供热能力:蒸汽65207吨/时,热水69539兆瓦/时。供热量:蒸汽20604万吨/年,热水62661百万千焦/年,1997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0755万平米。热化率为12.24%。热力管道总长度已达32500公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集中供热面积为65076万平米,占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的80.58%,热化率29.08%,北京集中供热面积已达6411万平米。集中热化率已达34.6%。

参考来源

供热知识宣传片

参考资料

  1. 智慧供热系统的组成有哪些?,【快资讯】 ,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