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传播
传染病传播 是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中文名 传染病传播外文名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传播源头病原体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
目录
主要内容
传染病传播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传染源 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其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病程的各个时期,病人的传染源作用不同,这主要与病种、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病人与周围人群接触的程度及频率有关。如多数传染病病人在有临床症状时能排出大量病原体,威胁周围人群,是重要的传染源。但有些病人如百日咳患者,在卡他期排出病原体较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在痉咳期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明显减少,传染性也逐渐减退。又如,乙型肝炎病人在潜伏期末才具有传染性。 一般说来,病人在恢复期不再是传染源,但某些传染病(伤寒、白喉)的恢复期病人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病原体,继续起传染源的作用。 病原携带者指已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携带者有病后携带者和所谓健康携带者两种。前者指临床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但继续排出病原体的个体。这种携带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少数个体携带时间较长,个别的可延续多年,如慢性伤寒带菌者。所谓健康携带者无疾病既往史,但用检验方法可查明其排出物带病原体。这种人携带病原体的时间一般是短暂的。 病动物也是人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人被患病动物(如狂犬病、鼠咬热病兽)咬伤或接触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而被感染。 人和动物可患同一种病,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相同。如患狂犬病的狗可出现攻击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成为该病的传染源之一,而人患此病后临床表现为恐水症,不再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在传染给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所行经的途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水平传播 又称横向传播。传染病病原体在传染源与易感者之间传播。或传染病在人群中群体与群体之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以水平形式平行传播。有介质传播、接触传播、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等方式。 ① 介质传播。病原体可通过空气、水、食物、土壤等介质传播。 经空气传播: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咳嗽或喷嚏时,呼吸道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飞沫的形式排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这种飞沫,即可被传染。如流感即经此途径传播。 经水传播:饮用污染的水或在其中活动(游泳、洗澡等),均可被感染。霍乱、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病毒性戊型肝炎、钩虫病等均可经水传播。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常呈现流行或暴发状态,传播范围的大小和发病率的高低,与水源的类型、供水范围、水被污染的程度和频率、病原体的种类、居民的卫生习惯,以及对水源采取的净化、消毒措施等都有关系。 经食物传播:多数肠道传染病、一些肠寄生虫病、个别的呼吸道疾病,都可经食物传播。食物原料本身可含有病原体,如生牛肉、猪肉可带有绦虫包囊。此类食物制作时若加工不完善、消毒不严格,就可传染疾病。有时食物原料虽不带病原体,但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被污染,则食物仍可带有相当量的病原体。 经土壤传播: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病,可通过土壤传播。土壤中的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的芽胞可长期在土中存活,长期保持传染性。 ② 接触传播。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易感者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被感染,如性传播疾病、狂犬病等即属此类。二是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日常用品,附着于其上的病原体经手或通过口鼻粘膜、皮肤传染易感者,如污染的公用毛巾、衣帽、玩具、文具等可分别传播沙眼、癣、疥疮、头虱和白喉等。由这种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一般发病呈散在性,很少导致流行。其发病特点与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物品交替使用的频率、消毒措施是否完备,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③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可分两类。一为机械性传播,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带往他处,却不繁殖。节肢动物接触食物、食具或在其上反吐、排便时将其污染,人食污染食物或使用污染的食具时即可被感染。如家蝇之传播痢疾。二为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经发育繁殖方能感染易感者。蚊吸入传染源的血后,病原体在其体内发育(丝虫微丝蚴)、繁殖(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或既发育又繁殖(疟原虫)。有的病原体可经雌性媒介节肢动物的卵巢传到下一代(经卵传播),然后病原体经吸血节肢动物的唾液(疟原虫)、呕吐物(鼠疫杆菌)、粪便(斑疹伤寒病原体)进入易感者机体。 由这种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常呈地方性和季节性升高现象,受气温、温度、日照、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且有生物学特异性,一定种类的病原体只能通过一定种属的节肢动物传播,如某些桉蚊传播疟疾等。医源性传播指医务人员对病人作检查、治疗或预防注射等过程中造成的传染病传播。如外科和妇科使用的器械消毒不严格,可造成伤口感染或传播滴虫病。使用污染的针头可传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输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可传播病毒性乙型肝炎。垂直传播 病原体从上一代向下一代的传播,指孕妇在孕期和产期将病原体传给子代。又包括以下几种: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和分娩引起的传播。
==人群易感性==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中缺乏某种传染病特异免疫力的人数多,就对该病易感性高,反之则称易感性低。人群对某种病的易感性高是该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基础;若易感性低,则可抑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 人群中新生儿数增高,则人群免疫力下降,使人群易感性升高。免疫接种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传染病的传播还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如温度、湿度、植被、土质、降雨量等能影响病原体生存繁殖,促进或抑制动物传染源与媒介节肢动物的活动,但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不明显。社会因素如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是复杂的,某些因素可起抑制作用,另一些则起促进作用。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而促进或抑制传染病的传播。在这两类因素中,自然因素变化甚小,而人群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则不断地改变,所以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深刻。
所属分类
社会医学 现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