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榛蘑
伊春榛蘑 |
|
品質特點 :傘形,淡土黃色 產地名稱 :黑龍江省伊春市 |
伊春榛蘑采自於小興安嶺原始森林,貴在野生,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伊春榛蘑採摘歷史較早,有人煙時就開始採摘。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其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由於地理、氣候、物產和習俗[1]的差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八大菜系,它們分別是: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和徽菜[2]。
目錄
特產簡介
伊春榛蘑采自於小興安嶺原始森林,貴在野生,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伊春榛蘑採摘歷史較早,有人煙時就開始採摘。伊春榛蘑是東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同時也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它生長在土質肥沃的東北深山老林中的榛材林里,不受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營養成分極豐富。而伊春的野生榛蘑更是東北山珍中的極品。伊春當地人都知道,野生榛蘑對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明顯療效,長期食用具有明顯抗癌作用,增強肌體免疫力。榛蘑由於無法人工繁殖,即使產量很高,也是供不應求。
野生榛蘑是東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同時也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它生長在土質肥沃的東北深山老林中的榛材林里,不受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營養成分極豐富。而伊春的野生榛蘑更是東北山珍中的極品。
伊春當地人都知道,野生榛蘑對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明顯療效,長期食用具有明顯抗癌作用,增強肌體免疫力。
今年雨水豐沛,各種蘑菇的產量都很高。唯獨榛蘑,由於無法人工繁殖,即使產量很高,也是供不應求。
地域範圍
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縱貫全境,東與蘿北縣、鶴崗市、湯原縣相鄰,南與依蘭縣、通河縣接壤,西接慶安縣、綏稜縣,北通遜克縣;北部嘉蔭縣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界江長246公里。榛蘑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東經127°42′-130°14′,北緯46°28′-49°21′。包括鐵力市、嘉蔭縣、伊春區、友好區、上甘嶺區、五營區、紅星區、新青區、湯旺河區、烏伊嶺區、烏馬河區、翠巒區、帶嶺區、南岔區、美溪區、西林區、金山屯區、鐵力局、雙豐局、桃山局、朗鄉局21個縣(市)、區、局。
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況:伊春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80%,平均海拔為400米左右,最高山峰為平頂山,海拔1429米。伊春市整個地勢西低東高,南低北高,南北長325公里,東西寬145公里,呈狹長地形,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伊春現有林地近300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0.6%,是全國重要的國有林區。全市耕地土壤主要是黑土、草甸土和白漿土,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暗棕壤和棕色針葉林土,土地自然肥力高,有機質含量高,表層腐殖質含量高。
(2)水文情況:伊春市境內溝谷密布,水系發達,總蓄水量10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為7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24億立方米。全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676條,分屬黑龍江和松花江兩大水系。由於全市地處林區,耕地面積較少,所以畝均占有水量偏高。
(3)氣候情況:伊春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秋季節分明,夏季短暫。年積溫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全市日照時數平均為2390.8小時,年無霜期90-125天,適合菌類作物的生長。
(4)人文歷史情況:伊春榛蘑采自於小興安嶺原始森林,是伊春特有的山珍之一,也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榛蘑對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明顯療效,長期食用具有明顯抗癌作用,增強肌體免疫力,是一種延年益壽、延緩衰老的理想食品,被一些發達國家列為一類食品。伊春榛蘑採摘歷史較早,有人煙時就開始採摘,味鮮美,是伊春人招待貴客的傳統菜餚。
參考文獻
- ↑ 【中原文化】民俗文化:斑斕多姿 民族之根 ,搜狐,2018-11-29
- ↑ 我國菜系文化知多少?,搜狐,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