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山
雲門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在山東乃至全國享有盛譽。2014年起,作為青州古城旅遊區三大板塊之一,啟動爭創AAAAA景區工作,2017年2月16日,國家旅遊局面向社會公示了20家新5A景區,青州市青州古城景區入選5A級景區,雲門山景區也正式步入AAAAA景區行列。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雲門山
外文名稱;Yunmen Mountain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州市
景點級別;AAAAA級
著名景點;萬春洞 望壽閣 主峰 石窟造像 天仙女玉祠 雲門洞 收起
海拔高度;421m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山東省青州市
簡介
雲門山
雲門山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屬於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她北銜金鳳山、南依劈山、東臨磨臍山、向西與駝山隔着瀑水澗遙遙相望,在她東北面的平原上,散布着幾個低矮平緩的小山丘,青翠碧綠,稱大奇山、馬鞍山、臥蟾山、將軍山、趴牯山以及火石山。以她美麗、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環境獨具風貌。在夏秋季節,雲門山南側的"雲窟"開閘放雲,即時白雲騰空而出,經雲門洞冉冉升天,雲門山因此得名。[1]
置身山巔,望雲海時隱時現,雲門仙境,名不虛傳;天氣晴朗時,綠地伴青山,層山疊巒,北國風光更使您陶醉,令您流連忘返。雲門山早在隋、唐、宋時期就深受佛、道兩家的青睞。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處,石佛二百七十二尊,歷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題刻、碑碣,遍布雲門山摩崖。詩人王心鑒《游雲門山》:"閒訪雲門山,悠然踏龜鱗。移步皆蒼翠,招手即白雲。勿擾陳摶夢,恍聞范公吟。明月照青州,仙境蛻俗痕。" 這首詩把青州描繪成了個天上人間。[2]
雲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雲門拱壁"。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在主峰雲門洞南西側有一天然石罅,口如井狀,深不可測,當夏秋季節氣壓低時,常有雲霧從窟中泛出,故稱"雲窟"。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李道人獨步雲門"一篇,說的就是發生在這個"雲窟"的故事。
雲門山山勢兩面對稱,宛如一頂烏紗帽,中間是主峰大雲頂,兩邊的紗帽翅是指東峰與西峰。東峰稱望海峰向東延伸,上建有東閬風亭,俗稱望海亭,是雲門山上一大名勝,東觀日出雲海,西望駝山群峰,南賞劈峰夕照,北眺青州古城,別有一番情趣;西峰名射神台,又稱西大頂,上有平台,四周陡峭險峻,下面的懸崖稱為"閻王鼻子",因為相傳為馮夢龍《三言二拍》中《李道人獨步雲門》中,李清最後的捨身升仙之處,所以稱為"捨身台",後來諧音為"射神台"。另外,東面望海峰下又有一小配峰,成馬鞍形,稱馬鞍山;西面射神台下有一小配峰,稱小山,整座山成完美的對稱形狀。
位於雲門山巔的天仙玉女祠是典型的明代全石無梁建築,匠工非凡。修復的"望壽閣",東西"閬風亭",給遊人又添了新的樂趣。雲門山不僅有佛窟,還有不可多見的"道洞"。洞雕有宋道教首領陳摶老人枕書長眠的臥石像一尊。據傳說也是壽的象徵,吉的祥物,是與山上的大壽字一緣而來。故老百姓有雲:"摸摸陳摶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陳摶腚,一輩子不生病"。所以不少遊人,為圖個吉利,已經把陳摶老祖的頭和腚摸得淨光發亮了。
雲門獻壽在雲門山巔之陰,有一海內罕見的巨大摩崖石刻"壽"字,人稱為"雲門獻壽"。明嘉靖年間為衡王朱戴圭祝壽,衡王府內掌司冀陽周全,以"壽比南山"之意,在山陰處摩崖上鐫刻了國內外罕見的大"壽"字以討好衡王。大"壽"字,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寬 3.7米,僅"壽"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達2.23米。所以當地人有"人無寸高"、"壽比南山"之說。眾多的中外遊客都把能到雲門山參拜大壽字作為來青州旅遊的首選,以表達對自己和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雲門山上斷崖峭壁間,遍布歷代文人名士的摩崖題刻和碑碣。據《新唐書》記載,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法明和尚編撰了一部《大雲經》獻給武則天,稱武則天為西天彌勒佛下凡,應該取代唐朝做天下主。權欲薰心的武則天當然十分賞識。
風俗
雲門山在山東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山頂有天然門洞,夏秋季節,常有雲霧穿門而出,故名"雲門"。雲門山與近傍駝山,山下范公亭連成一體,成為青州的風景廟會區,在這裡遊覽,有一套謠諺可作導遊:"一拜壽,二拜佛,三拜清官,四品書。"拜壽上雲門山有兩項內容:第一,雲門山上有明衡王朱厚矯慶壽時刻下的一個大"壽"字,高7.5米,寬3.7米,只"壽"字下部的一個"寸"字,就有2.3米高,人攀其上,足蹬"寸"鈎,頭頂不着那上邊的一橫,俗稱"人無寸高"。當年衡王要的是"壽比南山"的豪侈,人們拜這大"壽"字,取的是"長壽"、"高壽"的吉利。第二,雲門山上有陳摶洞,其中有"老壽星"陳摶的石雕臥像,成了吉祥的象徵,人們入洞拜他,又必動手摸他,有諺謠唱到:"摸摸陳摶頭,一輩子不用愁;摸摸陳摶腚,一輩子不生病。"天長日久,是壽星被摸的油光鋥亮。
雲門山早就為歷代名人所重視,山上斷崖峭壁間,遍布歷代文人名士的摩崖題刻和碑碣。
權欲薰心的武則天當然十分賞識,她當即下令將《大雲經》頒布天下,並且吩咐在長安、洛陽及諸州各建大雲寺一座。雲門山前崖壁上的"雲門山大雲寺"題刻還歷歷在目。《益都縣圖志》亦有"龍興寺,在城西北隅。北齊武平四年賜南陽寺,隋開皇元年改曰長樂,又曰道藏,則天天授二年改名大雲,玄宗開元十八年始號龍興。"由此可見,大雲寺之名起源於武則天時,而當時青州的大雲寺即原南陽寺。在明朝景泰年間,又將雲門山後的大雲寺徙建山南麓。雲門山前的山谷中,尚存當時大雲寺的遺址。
雲門山上拜佛,實際上拜的是"三仙玉女祠",拜佛的目的多在求子。求子的形式除了別處也有的"拴娃娃"之外,還有一種"抱獅抱",廟會上舞獅,舞至極熱鬧時,大獅子生出一個由小孩扮演的小獅子,求子的人趕緊抱了回家,讓媳婦摟抱片刻,再給小獅子吃一口奶,若碰巧果真生了孩子,這孩子的小名便叫"獅抱頭"。另有歌謠是"要想抱孫子,頭上插柏枝",引得老太太們逛山,人人插得滿頭翠綠。至於拜清官、品書法,一在范公亭,拜的是曾任青州太守的范仲淹,一在玲瓏山,看的是北魏鄭道昭留下的題銘石刻。
景點
雲門山在山東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處,以它美麗、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環境獨具風貌。在夏秋季節,雲門山南側的"雲窟"開閘放雲,即時白雲騰空而出,經雲門洞冉冉升起,歷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題刻、碑碣,遍布雲門山摩崖。山上的"三元占"、"三仙玉女祠"等建築都是幾代歷史風雨的遺物。山巔的天仙玉女祠是典型的明代全石無梁建築。
游雲門山最終目的還是拜壽。明嘉靖年間為第二個衡王朱戴圭祝壽,內掌司冀陽周全,在山陰處摩崖上鐫刻了國內外罕見的大"壽"字,討好衡王。大"壽"字,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寬 3.7,僅"壽"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達2.23米。所以當地人經常說:"人無寸高","壽比南山","南佛北壽"等。雲門山、大"壽"字還流傳着許多美妙的傳說和典故。雲門山海拔408米,遊人可拾階而上,信步登極,立足"壽"下,可使您思緒萬千。[3]
石窟造像
雲門仙境,歷來頗得佛、道兩教的青睞。隋唐時期,佛教興盛,這裡就成為佛門弟子的勝地。據《新唐書》記載。雲門山的陽坡有大小石窟5個,造像272尊。這些造像,雖經過一千餘年的滄桑,風雨侵蝕,戰火洗劫,但大部分還基本完好,現已成為研究古代佛教藝術和當時造型藝術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它是我國東部現存石窟藝術中的一朵奇葩。造像主要為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兩位菩薩),也有力士、釋迦多寶二佛說法像,還有供養人像等。這些石造像,絕大多數均附有準確的記年。僅第一窟的小龕中就有"開皇九年"、"開皇十年"、"開皇十八年"、"仁壽二年"等題記10餘處。左邊為20世紀30年代的雲門石窟,右為現存的雲門石窟
萬春洞
雲門山後東側,還有冀陽周全開鑿的"萬春洞"。該洞高1.6米,寬1.2米,洞室寬闊,深達5米。在洞內南側,雕有陳摶老人枕書長眠的石像一尊。在陳摶石雕像頭部的上方,有明朝隱士雪蓑題寫的《山居吟》一首:野宿石床類洞天,斗笠脫放海東邊。夜深熟睡白雲起,莫管龍來榻下眠。其詩文豪放,字體剛勁有力。雪蓑,明代隱士,河南杞縣人,姓蘇名洲,道號為雪蓑,居青州數年,與衡王有交往。嗜酒,他善作大字,信手揮灑,筆勢矯健,一揮即成。雲門山上留下他的六處墨跡,如"神在"、"超塵離夢"、"鬼斧神工"等。這些作品,均為不可多得的書法傑作。洞中石壁上還有明代姜寒古所作的"君睡容我醉,我醉學君睡,醒者徙紛紛,未許把同臂"等詩句,可謂膾炙人口,耐人尋味。洞外另有"涼書台"、"仙人腳印"等古蹟。
主峰
雲門山主峰名大雲頂,形若魚脊,東西走向,上多寺廟宮觀。山巔植"東嶽大帝"之宮,樹"泰山老母"之祀,東西建閬風亭,修盤山石級968級。建雲門山天仙玉女祠、望壽閣,紅牆青瓦,古色古香,宏偉壯觀。
雲門山的主峰大雲頂東西走向兩邊山峰對稱,形狀如翅,中間呈凸狀,如紗帽帽檐,形似一座天然的烏紗帽。更為奇特的是,在大雲頂向東南遠望磨臍山的主峰寶印頂像是一方天然"寶印",而南望劈山的主峰劈峰像是仰天人面,三山相應成趣,流傳下來了許多故事。相傳當年,秦始皇來青州視察。來到雲門山,發現這裡是藏龍臥虎之地。"人面山"酷似一個正在熟睡的人臉,其眼、鼻、口十分清晰逼真,神態安詳、自若。紗帽放在其左邊,高聳的大雲頂是烏紗帽帽冠,兩邊的東西閬風亭是烏紗翅。而其官印放在紗帽和自己中間,圓圓的印頭,高高的印柄,再像不過。看吧,秦始皇心中不由大驚,此處風水不破,朕的江山不牢也。於是派人給人面挑斷了鼻筋,至今"劈山槽"還有鑿刻的痕跡;把大印的印柄推倒,成了今天的"磨臍山";將烏紗帽帽冠鑿了個洞,這就是雲門洞。
望壽閣
位於北極山腰,由正閣、東西廂房和垂花門組成。置身閣中,仰望南山,恰好望見"壽"字,故名望壽閣。
天仙玉女祠
位于山巔,為石質無梁建築,結構奇特,富麗壯觀,在建築史上別具一格,祠內塑有碧霞元君像,因為碧霞元君的全稱是"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所以得名,碧霞元君也主管生育,四周八鄉的百姓前來求子,相傳很靈驗。但是也有說法是七仙女像,( 《天仙配》的故事婦孺皆知,據載董永的家鄉是青州府樂安人,即今天的廣饒縣。 相傳當年七仙女被逼返回天庭時,就是從 這裡消失的,人們便在她升天的地方修 建了這座天仙玉女祠)。
雲門獻壽
在雲門山陰,有一海內罕見的巨大型摩崖石刻"壽"字,人稱為"雲門獻壽",系"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府內掌司冀陽周全寫"。周全為衡王祝壽,以"壽比南山"之意而鑿。周全為明嘉靖年間衡王府的內掌司(典膳系掌管王宮膳食的官),善作斗方之字,雲門山留有他的許多作品。這個"壽"字,通高7.5米,寬3.7米,單是下部的"寸"字就2.22米高,為大個頭的男子漢所不及,所以當地有"人無寸高"的戲語。青州當地有一拜壽、二拜佛、三拜清官之說。眾多的中外遊客都把能到雲門山參拜大壽字作為自己最大的心愿。
詩詞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晚春登大雲寺南樓贈常禪師》(白居易)
花盡頭新白,登樓意若何?
歲時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求師治此病,唯勸讀楞伽。
《游雲門山》(王心鑒)閒訪雲門山,悠然踏龜鱗。移步皆蒼翠,招手即白雲。勿擾陳摶夢,恍聞范公吟。明月照青州,仙境蛻俗痕。
遊記
前段時間因一些俗事,心煩意亂,又加天氣悶熱,突然想起小城的南山,想那裡這時正涼風習習呢吧,於是動了張翰感秋風的念頭,放下手中的工作,獨身命駕,率爾之行。上車下車趕到小城,又上車下車象逃跑一樣趕到山門。雖說是山門,但離真正的可攀之山尚有一段路途,一般遊客是要再坐十幾分鐘車的,但因為山前修路,車行不便,於是決定徒步上去,也頗有古人拄杖着履登山的古風。一過山門石坊,就似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仲夏時節,路兩邊濃密的樹冠把頭上整個罩住了,只有幾點陽光從樹葉間透過,篩到地上,影影幢幢,好一片清涼世界。沉重的腳步頓時如掙脫了鎖鏈,輕快了許多。楊柳蔭濃,鳥鳴成韻,久處鬧市反而覺得有點不習慣,"林蔭久違嫌蔽日,鳥語時聞卻驚心",自己謅的這兩句詩也許能概括我的心情。
路邊小橋流水、鄉村野店,小店多是經營山餚野蔌的小飯館,由於迎合了遊人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要求,平時生意不錯。可惜不是吃飯的時間,所以大多柴扉虛掩,有的老闆乾脆光着肚皮,拿着蒲扇在躺椅上睡大覺,要不我還真想去嘗一嘗這久違的野味。
由於輕身熟路,很快就到了山下,我好象要從山上得到什麼,忽忽爬上山去。過瞭望壽亭就是望壽閣,最早是道觀,以後荒廢了。這幾年為發展旅遊經過整修改造,又成了道院,但總覺得有些俗氣。西廂的"財神閣"倒是香火鼎盛。覺無甚可觀,於是繼續向前。再往上走,到一處山路極窄處,路旁窈然一洞,這便是陳摶一睡八百年的萬春洞了。這個動和山頂的摩崖大壽字都是明代鎮守青州的衡王過生日時,手下拜壽所鑿,可謂煞費苦心。洞中石床上陳摶老祖側身枕書酣臥,頭上兩個抓髻,面豐體胖,深得道家仙人之妙。在頭上石壁上,還有雪蓑的題詩:
野宿石床類洞天,斗笠脫放海東邊。
夜深熟睡白雲起,莫管龍來榻下眠。
當年陳摶聽說趙匡胤定鼎開封,一屁股從驢背上摔下來,大笑道:"天下自此定矣。"他所說的話是對時世民生關注的知識分子對清明政治的嚮往。經歷五代十國戰亂人民的真實心聲。但此後天下並未大定,一睡八百年似乎太久了,難免有不過民生疾苦只顧睡大覺之嫌。雪蓑的書法筆走龍蛇,其詩多悚人語,這是狂士故態,沒什麼太大的成就,無非是衡王坐下的清客罷了。
此時突然頓悟,自己想的太遠了,所以少了在山路上的悠閒,來這裡不是躲清閒的嗎?陳摶繼續睡他的覺,我繼續攀我的山。一路小跑,很快來到了"壽"字下,壽字旁邊就是雲門洞,為古青州八景之一"雲門拱壁",再旁邊是雲窟。《齊乘》記載:"雲門山有通穴如門,可容百餘人,遠望若懸鏡。"這說的就是雲門洞。從前在秋初,據說還有雲穿洞而過,真如仙境一般。而這傳洞之雲,既是從旁邊的雲窟里冒出。這雲窟也有典故,唐薛用弱《集異記》載隋代北海(今青州)人李清入雲窟成仙的故事。後來馮夢龍改編為擬話本《李道人獨步雲門》,收在《醒世恆言》里。這個故事在鄉親們的嘴裡更生動傳神,所以我從小稔熟於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清從仙境北窗望青州城的情節,仙人的悠閒沒有勝過凡人的好奇和思鄉之情,李清偷開北窗後被逐出仙境。但他回到城裡家中,卻是七十年以後了,物是人非、子孫凋零。我想這時"到鄉翻似爛柯人"的辛酸滋味應遠遠勝過了登仙的快樂,要是我定會後悔當年的探雲窟。雲門洞兩邊的兩處名勝構成了人的貪念的兩個方面,即想長生不死,有怕仙界清苦,貪戀俗世生活。出家修道,為一己之長生而舍父母、拋妻子,未免太過無情,有悖倫常;一味享樂,驕奢淫逸,又無異豬狗,不忍為之;相形之下還是儒家"達則兼濟,窮則獨善"於我輩更好把握。成仙的李清虛無縹緲,山下煊赫一時的衡王府也之剩兩坐石坊令人憑弔。惟有他們的故事仍在鄉民的口中傳誦。
中國的很多山都可以看作中國文化的紀念碑,其雄偉不會輸於希臘的宙斯神廟或巴特農神廟。石窟造像、道觀、文人題刻分別是佛、道、儒三教在這紀念碑上的題鐫,這也是中國文化博大或說龐雜的一個證據,也是一個奇怪的文化現象。三教同山,此消彼長,很少有明火執仗的宗教衝突。雲門山也不例外,山頂是武周時期建的大雲寺,山腰是不知始建於何年的望壽閣道院,還有滿山的文人雅士的題刻。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的發展使求仙和長生都成了不可能的妄想,人的精神緊緊的咒在現世,無法超脫,無疑是一件殺風景的事。科學的無限膨脹把人的心靈積壓在現世的緊箍咒里,無法超脫。
交通
火車
青州客運站乘出租車40分鐘路程;汽車:青州汽車站乘出租車20分鐘路程;
自駕車
1.濟南方向:從濟青高速9號A口下南行,經新東環--南環路(向西行)--雲門山景區約1小時。
2.青島方向:從濟南高速9號口下,南行經市區雲門山景區大約1小時路程。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山東青州遊記:雲門山 , 快資訊 2019-10-11
- ↑ 雲門山 , 搜狐 2019-07-31
- ↑ 青州雲門山上的「壽」字有什麼故事? , 360搜索 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