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九月九日赏菊咏怀

《九月九日赏菊咏怀》是中国当代作家郭沫若的诗作。

目录

作品欣赏

茱萸〔1〕新插罢,

归独醉余酤。

逸性怀陶隐〔2〕,

狂歌和狗屠〔3〕。

黄花〔4〕荒径满,

青眼故人殊〔5〕。

高格自矜赏,

何须蜂蝶谀。

写作背景

《诗稿》推断此诗作于1907年。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菊咏怀,以菊花的高洁自誉。追慕晋代高格之士陶渊明,引战国任侠悲歌之士荆轲,不拘礼法、不同流俗之晋代名士阮籍为同调。珍视故友情谊,鄙弃阿谀奉承的钻营之徒,对不学无术的市井小人进行嘲讽。

注释

〔1〕茱萸,植物名,可入药。重阳节佩戴茱萸,可以去邪辟恶。《续齐谐记》载:九月九日,各令人作绛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饮菊花酒。古代重阳节也有插茱萸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逸性,超逸豪迈。陶隐,即陶潜,字渊明,晋代大诗人。为人闲静少言,性嗜酒,爱菊,好读书,不求甚解。为彭泽令时,郡遣督邮至县,要他束带出迎,他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耶!”于是挂冠离去,世称陶靖节先生。

〔3〕狂歌,放声歌咏。《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到燕国,常与屠狗之人狗屠、高渐离击筑,和而歌。后荆轲离燕入秦刺杀秦始皇,别于易水,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参见《敝帚集》对联二十三注〔14〕。

〔4〕黄花,菊花。《淮南子·时则训》:“菊有黄华”。

〔5〕青眼,原稿作“清眼”,校改。相传晋代阮籍能为青白眼,见一般俗士,以白眼相对;见意趣相投的嵇康来访,则以青眼相待。后以青眼谓珍视、器重。殊,即殊遇,特殊的知遇。此句喻不忘旧友故交,铭记知遇之恩。[1]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1938年4月,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年,完成历史剧《南冠草》。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3年,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联主席。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