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越劇古裝舞台戲(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圖片

義救孤兒記》,古裝戲,該劇1956年由上海芳華越劇團演出,尹桂芳、徐天紅、尹小芳主演。

目錄

劇目介紹

越劇《義救孤兒記》陳曼編劇。寫戰國時期晉靈公時,大將軍屠岸賈專權,設計殺害了忠臣趙盾一家三百餘口,並命趙家公子、駙馬趙朔自盡。時公主莊姬產下一子,取名趙氏孤兒,將孤兒托給醫師程嬰後自縊而亡,程抱嬰兒出府,門將韓厥基於正義,給予放行並自盡。屠為斬草除根,下令獻出孤兒,不然殺盡全國同庚嬰兒。程嬰急與公孫杵臼商議,決計由程嬰舍子,公孫捨命,救下孤兒。程因告發有功,被屠接人府中,孤兒被認作義子。二十年後,程向孤兒悉訴身世,孤兒憤殺屠岸賈,報了血仇。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義救孤兒記 相關視頻

越劇《義救孤兒記》選段 尹桂芳 尹小芳(1954錄音 80年代配像)
越劇尹桂芳、尹小芳:義救孤兒記選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