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論_鳩摩羅什譯
原圖鏈接

《中論》,直顯即俗即真,非俗非真之空義。[1]印度龍樹菩薩的代表作,也是印度中觀宗中國三論宗的核心論典。其書有不少異名,除中論外,又有中頌(或根本中頌)、中觀論、正觀論、般若燈論等名。而其中則以中論與中觀論二名最為通行。[2]

《中論》的主要內容,可以總括為提倡中道佛教基本概念,以及運用四句(catuṣkoṭi) 、四句否定、兩難 (dilemma) 等方法的運用兩大部分。[3]

龍樹之中論原著,全書正文只有449頌,中譯本445頌,沒有長行散文。因此,後代有人稱龍樹原著為「中頌」。由於這本頌是各註釋書的基礎,所以又有人稱之為「根本中頌」(mūlamadhyamaka-kārika)。又因該書闡述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因此又有人稱之為「般若根」。

姚秦弘始十一年(409年),鳩摩羅什將中論青目註釋版本譯為中文。其所用譯名即為「中論」二字。由於鳩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因此中論一名極為通行。而這「中論」二字也幾乎成為青目釋的專用名詞。[2]

目录

中論之各種註釋及版本

龍樹之中論本頌,在現存各中文大藏經中,未見有白文單行本,都附在各註釋書之內。茲依「中華大藏經」首編目錄、日本卍字藏、大正藏目錄、及日本春秋社之「新佛典解題事典」(1966年出版)所載資料,《中論》加上註釋而構成的文獻,共有以下七種:

  • 根本中論無畏註 (mūla-madhyamaka-Vrtti Akutobhaya),此註相傳為龍樹自撰,有西藏文譯本。今本在日本影印之「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九十五冊。此註梵文本已不存,亦未有漢譯。除藏文本外,邇來另有日本及德文譯本。
  • 青目註釋,此註即鳩摩羅什所譯之「中論」。為中論諸註在中國流傳最廣者。此書只有漢譯,梵、藏文皆未發現。
  • 佛護 (Buddhapālita, 470-540) 註《根本中論註》(只有藏譯)。
  • 清辨 (Bhavya 或 Bhavaviveka, 500-570) 註《般若燈論》 (Prajñāpradīpa) (有漢譯及藏譯))。
  • 安慧 (Sthiramati, 510-570) 註《大乘中觀釋論》 (漢譯) 。
  • 月稱 (Candrakīrti, 600-650) 註《淨明句論》 (Prasannapadā)(梵文原本、藏譯)。
  • 無著註,此註即中文本之「順中論」。具名為「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密初品法門」。現僅存中文本。梵、藏文皆未傳。[2][3]

參考資料

  1. 中論易解 (PDF). 佛陀教育基金會. 2016-03-28 (中文). 
  2. 2.0 2.1 2.2 藍吉富. 漢譯本「中論」初探,華岡佛學學報第3期 (p79-134) (1973).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中文). 
  3. 3.0 3.1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概述. 哲學新媒體. 2018-12-1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