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團校
中央團校創建於1948年9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2年12月在江西瑞金創辦的列寧團校。1985年9月,在中央團校基礎上組建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1],2012年起由團中央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11月,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團校改革方案》[2],明確學校的根本定位是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承擔着為黨的青年群眾工作教育培養幹部骨幹的重要使命;明確保留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牌子和招生代碼,繼續舉辦研究生教育,培養高層次青年工作專門人才。
1985年12月,學校在中央團校基礎上成立;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多次親臨學校作報告、參加畢業典禮、接見學員和工作人員、題寫祝詞與賀信,對學校建設發展和青年人才培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學校歷任校(院)長均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兼任,馮文彬、胡耀邦、韓英、王兆國、胡錦濤、宋德福、李克強、周強、胡春華、陸昊、秦宜智等同志先後擔任校(院)長。現任校(院)長為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同志。學校黨委主持日常工作,現任黨委書記為倪邦文研究員。
目錄
辦學規模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下設16個教學院系部,開辦14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等6大學科門類。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6.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2.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6人,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3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名師6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15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4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門。
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0餘項,該校教師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38篇,出版學術專著、學術譯著、主編或參編教材220餘部。其中,2009-2011年,學校共取得國家級、省部級等校外縱向、橫向科研項目17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8項);2012年,該校有8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5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獲得立項。2009-2011年,該校教師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15篇,出版學術著作96部;2012年,該校教師共獲得校外科研項目75項,其中縱向項目41項(含子項目3項),橫向項目34項(含子項目1項)。
視頻
中央團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校簡介】,中國高校之窗,2020-5-16
-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印發《中央團校改革方案》,中國政府網,20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