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廣東省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2001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熱帶所面向世界氣象科技發展前沿、面向國家氣象事業發展大局、面向華南區域現代化氣象業務需求,堅持「應用基礎研究」,開展熱帶海洋氣象機理探索和預報技術研究,打造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國家級熱帶海洋氣象專業研究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提升我國熱帶季風區氣象防災減災的科技支撐能力。

目錄

本所概況

科研實力

人員編制50人,固定科研人員37人,其中博士13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14人,研究員[1]7人,副研究員17人。

研究領域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主要從事熱帶數值預報模式的技術開發、南海季風、華南暴雨、南海颱風、華南旱澇、熱帶衛星資料收集和應用技術、熱帶環境氣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重點在熱帶大氣環流與天氣系統、海氣相互作用對中國天氣氣候的影響、熱帶氣象預報技術三個領域開展研究。圍繞着三個研究領域,初步形成了三個具有較強科研競爭力的科研團隊 。

機構設置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所下設辦公室、熱帶區域數值預報研究室、熱帶天氣與氣候研究室、海洋氣象研究室、熱帶環境氣象研究室。

主辦的刊物有核心刊物《熱帶氣象學報》(中英文版)和《熱帶氣象通訊》。

地址: 廣州市福今路6號 郵編:

歷史沿革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6月的廣東省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建所時只設天氣研究室、數值預報研究室、科技情報室。

1979年,廣東省氣象局將人工控制天氣研究所併入本所,增設了雲物理研究室和大氣環境研究室。

隨着本所第一台國產計算機(DJS一220)的引進,1980年設立了計算機室,1983年又設立了資料室。

1985年農業氣象研究室及其南海農業氣象試驗站併入本所。1988年本所設立了氣候研究室。當時全所共有6個研究室(天氣,數值預報,氣候,雲物理,大氣環境,農業氣象),一個農業氣象試驗站,3個業務科室(科技情報,計算機,資料)和一個所辦公室,這是本所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時期,全所人員達130人。

由於省氣象局機構調整,1986年計算機室劃歸電信台。1988年農業氣象研究室及農業氣象試驗站劃歸省局應用氣候所。

1991年廣州區域氣象中心成立後,本所作為該中心的一個科研單位,遂改名「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2001年10月,根據科技部、財政部、中央編辦聯合下發的《關於對水利部等四部門98個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總體方案的批覆》(國科發證字[2001]428號),中國氣象局所屬的30多個氣象科研院所中只保留了中國氣象科學院和八個省級專業氣象研究所轉為非營利性[2]科研機構,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是八個省級專業氣象研究所之一,更名為「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從2002年開始,熱帶所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通過改革促進機制創新、制度創新,真正按照「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方式運行,面向國內外招聘高層次人才,組建了一支年青的、學歷層次高、科研能力強的科研隊伍,組建新的領導班子,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增強激勵機制,凝鍊科學目標,通過5-10年左右的時間,將熱帶所建設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國家級熱帶海洋氣象專業研究基地,氣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向業務轉化基地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逐步發展成為亞洲熱帶海洋氣象研究和交流中心。

學科帶頭人

萬齊林 研究員

1965年生,198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熱帶數值天氣預報及其相關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登陸的南海熱帶氣旋災害預警技術研究」,參加了「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多項科研成果獲獎。主持國家科技部項目「面向超級城市(群)的精細數值預報系統的開發與試驗」、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南海熱帶氣旋集合預報模式系統」(2003C32603)、廣州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廣州市雷電災害監測與預警技術」(2004Z3-E0011)、熱帶海洋氣象研究基金「基於現代探測技術的熱帶同化技術研究」和廣東省數值預報新一代業務系統開發等項目的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提出了一個在三維變分框架中直接同化多普勒天氣雷達徑向風速和「視風速」(回波強度時空變化所包含的風場信息)的技術方案,實例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案能夠取得較好的大氣風場同化效果,並且是在基於具有業務能力的三維變分同化系統中,將雷達探測信息與背景流和其它類型的觀測資料自然、直接地融合起來,這一特點使之適用於數值預報初值形成,該成果成為「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的重要創新點;開發衛星遙感資料在南海颱風模式初值形成中的同化技術,進一步促進了南海颱風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的發展。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2] 。

吳兌 研究員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7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專業。1993年破格晉升副研,1997年破格晉升正研。現為廣東省氣象部門首席專家,熱帶大氣環境與大氣成分首席研究員。廣東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總工程師。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氣科學系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氣科院碩士生導師。澳門理工學院課程教授。長期從事大氣物理化學、大氣環境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採用非熱力平衡方案研究了雨滴在雲下的下落蒸發問題,修正了教科書中有關雨滴蒸發的論述,發表的論文被美國地球物理與氣象學文摘GMA收錄;編着我國第一部環境氣象學專着,在國內首先提出利用紫外線總輻射表資料計算紫外線指數的近似算法;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南嶺山地濃霧的物理結構和能見度研究49975001」 ,在國內率先對山地平流霧與上坡霧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在觀測技術、分析方法、預報方法等方面有多項創新;對南海鹽核源地的研究提出颱風活動造成的鹽核暴是海鹽凝結核向大陸輸送的有效機制;在國內最早開展大氣氣溶膠質量譜與水溶性成分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響;2004年在國內首次建立華南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氣溶膠綜合觀測基地,引起國際國內同行的廣泛關注,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U0733004珠三角城市群灰霾天氣的細粒子污染本質和陸氣輸送過程及邊界層特徵研究」、「40775011華南大陸與南海北部黑碳氣溶膠譜20年變化研究」、「4037500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氣氣溶膠輻射特性的觀測研究」和「40418008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區氣溶膠污染與能見度下降問題研究」,與國內外同行緊密合作,開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氣氣溶膠輻射特性、珠江三角洲能見度與灰霾的研究。另外,主持了有關大氣氣溶膠、降水化學與酸雨、城市氣象、霧與能見度、紫外線輻射、雲與降水物理結構、人工降雨試驗、大氣環境評價等方面的省部級科研課題20餘項,主持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專題7項。多次赴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台授課,自2003年以來為中山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研究生講授"大氣化學"課程;並於2004年受聘澳門理工學院,講授大氣化學課程。編着的《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環境氣象學與特種氣象預報》、《人工降雨基礎知識與實施技術》由氣象出版社分別於2003、2001、1993年出版。獲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9項,發表論文160餘篇,其中自然科學核心期刊80餘篇,一級刊物20餘篇,國際SCI收錄5篇,EI收錄6篇,出版專着5本。

榮譽成就

1、 研究建立颱風業務數值預報模式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

2 、颱風科學、業務試驗和天氣動力學研究

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

3、華南大陸與南海海域氣溶膠水溶性成分譜分布的研究

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三等獎(1996年)

4、適用於地方的區域颱風增強預報系統的研究

廣東省氣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

5、華南大陸與南海海域氣溶膠水溶性成分譜分布的研究

廣東省氣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

6、颱風路徑客觀綜合集成預報方法的研製

廣東省氣象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

7、廣州至珠海高速公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廣東省氣象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

8、雲南省乾濕冷暖氣候變化趨勢的分析與預測

雲南省氣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

9、適用於地方的颱風增強預報系統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7年)

10、華南降水氣候特徵及成因研究

廣東省氣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

出版刊物

《熱帶氣象學報》

《熱帶氣象學報》是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前身為《熱帶氣象》創刊於1984年。主要刊登熱帶大氣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及應用研究方面的論文、熱帶地區天氣預報的先進方法和成功的經驗、推動學科發展的綜合評述和學術動態。當前一段時間的刊登重點是:海-氣相互作用、中低緯相互作用、低頻振盪及遙相關、低緯大氣環流異常及其機制、熱帶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季風動力學、熱帶氣旋動力學與運動學、熱帶應用氣象、熱帶大氣探測、熱帶大氣物理、熱帶大氣環境與化學、熱帶氣候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聯繫、熱帶大氣科學試驗以及相關方面等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