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思想史》(三卷本),葛兆光 著,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是以傳播文化[1]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發展着的知識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導論:思想史的寫法

《導論》上下;原來分別放置在第一卷與第二卷前面,題為《思想史的寫法》和《續思想史的寫法》,目的是交代和說明研究角度、資料取捨、寫作思路,現在重印,把它們合在一卷,統稱《導論:思想史的寫法》。

用「寫法」為題;並不是說這裡討論的只是一種寫作策略,因為思想史的不同寫法背後。總是有不同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寫法的改變常常意味着思想史研究的觀念、思路和方法的改變。這裡討論的就是一些關於中國思想史成哲學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方法問題,比如思想史應當如何思考精英與經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識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知識史與思想史之間應當如何互相說明,古代中國思想的終極依據或者說基本預設是什麼;思想史應當如何改變過去的傳統寫法和充滿訓導性的教科書式的章節結構,以追尋思想史的真正脈絡和精神;思想史是否應當描述所謂「無思想」的時代,在無畫處看出畫來;作為歷史記憶的傳統知識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詮釋中成為新的思想資源,又因此而產生了思想史的連續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發現與文物資料等等,最後,《導論》也討論了在後現代歷史學理論漸漸進入中國的背景下,應當怎樣理解和限制這種理論資源的意義和邊界。

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本卷以個人的觀察角度與理解視野,對上古到七世紀以前的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進行歷史的研究與描述。本書不僅關心古代中國精英與經典思想的發展,而且分析這些思想得以形成與確立的知識來源和終極依據,不僅描述古代中國在七世紀以前的最深刻的思想,而且也描述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

本卷改變過去作為教科書的思想史以人為中心的章節模式,引徵豐富的古代文獻,也參考現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與敘述從上古以來到七世紀以前的中國人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及其連續性歷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說明,今天中國的思想傳統是如何從古代到現代被逐漸建構起來的。

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

這一卷主要討論的是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思想世界的最終確立和逐漸瓦解的過程。其實,現代中國人常常說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種所謂古代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傳統,應該說,並不是秦漢時代奠基的那種古代中國思想,而是經過唐宋兩代相當長時間才逐漸建構起來的新傳統。在八世紀的社會變亂之後,由於一統而變得平庸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調整自己的思路,重新發掘歷史資源,圍繞着重建國家權威和思想秩序,人們藉助舊學開出新知,提出了種種問題,終於在傳統中求新變,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學」和「心學」為代表的新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在經歷了「道統」與「政統」也就是文化權力和政論權力短暫分離的歷史後,十三世紀前後,中國確立了新的國家政治意識形態,也由於這種觀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個時代,形成了古代中國倫理的同一性。可是,經過元明兩代,當十六世紀的中國開始從「天下中心」 的朝貢想象逐漸進入「萬國」的時代,這種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卻漸漸出現了深刻的裂縫,儘管明清嬗代,曾經有一度在表面上彌合了這種裂縫,暫時在公眾和政治話語層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這種公與私的領域之間已經分裂的傳統終於在堅船利炮的壓力和誘惑中開始瓦解,特別是1895年中國被日本所敗,在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覺下,中國開始按照西方的樣式追求富強,從此走上了向西轉的不歸路,由此激盪出現代中國的種種思想。

作者介紹

葛兆光,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

已出版的主要主要着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等。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知識傳播工具的變化,觀察者網,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