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口會議
簡介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懋功北部的兩河口召開會議。會議的召開是為了統一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出席會議的有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博古、王稼祥、張國燾等。會議正確分析了國內的政治形勢,強調堅持北上抗日的方針和黨對紅軍的領導。否定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明確提出北上建立陝甘革命根據地,以便領導和推動全國抗日運動的戰略方針。會議通過了《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兩河口會議為實現黨和紅軍北上抗日和領導全國抗日運動的偉大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兩河口會議
時間:1935年6月26日
地點:四川懋功北部
人物: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
會議背景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1軍團2師4團與紅4方面軍先頭部隊9軍25師74團在四川懋功達維地區勝利會師。1、4方面軍領導人互致賀電,熱烈慶賀長征中的兩大主力會師,並表示要在黨的統一指揮下,攜手共進,去爭取蘇維埃運動的更大勝利。會師時,中央紅軍約2萬人,4方面軍約8萬人。中央紅軍於會師後改稱第1方面軍。
1、4方面軍會合前後,在4方面軍工作的中央代表張國燾對當時的政治形勢的認識就同黨中央存在着分歧。黨中央認為兩個方面軍的會合為開創紅軍和革命發展的新局面,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因此,"總的方針應是占領川陝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目前應當先奪取松潘、平武,消滅胡宗南部。張國燾卻認為,革命形勢低落了,紅軍是在退卻。因此,他主張向西康發展,建立"川康政府",實現其所謂"川康計劃"。
出席人員
為了統一戰略思想,黨中央政治局於1935年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兩河口舉行會議。出席會議的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張國燾、王稼祥、博古、劉少奇、凱豐、鄧發,以及劉伯承、彭德懷、聶榮臻、林彪、林伯渠、李富春16人。
三個問題
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首先作關於目前戰略方針問題的報告,着重闡述了以下三個問題:
- 一、關於戰略方針。1、4方面軍在會師以前的戰略方針是不同的。4方面軍決定西去懋功向西康;1方面軍決定到岷江東岸,並派支隊到新疆。兩個方面軍會師後在什麼地區創建新根據地,首先要便利於我軍作戰,應力求具備如下三個條件:1.地域寬大,好機動。松潘、理番、懋功地域雖大,但路狹,敵人容易封鎖,我不易反攻。2.群眾條件好,漢族人口較多的地方。松潘、理番、懋功、溫川、撫邊等8個地區人口只有20萬,且藏民占多數。3.經濟條件好,要比較寬裕。松潘、理番、懋功一帶糧食缺少,牛羊有限,布匹不易解決,軍事補給困難,在大草原和遊牧地,既不習慣又不安全。鑑於此,黨中央決定在川陝甘建立新根據地,而且必須迅速前進。
- 二、關於行動方針。目前1、4方面軍的戰略行動轉移,如向南是不可能;向東過岷江也不可能,因岷江東岸有敵兵力130個團,對我不利;向西北是廣大草原。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認為現只有一個轉向到甘肅。找應向岷山山脈以北背向西,這地域道路多,人口多,山少,我可用運動戰消滅敵人,以實現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
- 三、關於戰略指揮。指揮問題的最高原則是:1.應集中統一,集中軍委。2.使作戰更有力量,須統一為左、中、右三個縱隊。3.為克服糧食、氣候、地形、少數民族區等各種困難,須加強政治工作。
在討論周恩來的報告時,張國燾首先發言。他雖然勉強地接受了中央政治局決定的北上在甘肅南部建立根據地的戰略方針,但對中央北上戰略方針仍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他承認1、4方面軍會合後,消滅敵人更有把握,但對具體戰略方向,又含糊其詞。他認為:由於胡宗南部有20個團兵力牽制我們,還有蔣介石的部隊,"我們去甘南還是立足不穩的,還要移動地區,還要減員,所以去甘南,一定要取得主力打下胡部至少打下他幾團,才能立穩運動戰中各個擊破敵人"。這就充分暴露了張國燾害怕敵人的力量,特別是怕胡宗南,因而主張避開胡宗南,向川康邊方向發展的右傾思想。
會議總結
彭德懷、林彪、博古、毛澤東、王稼祥、鄧發、朱德、劉伯承、聶榮臻、凱豐、劉少奇、張聞天等一致同意周恩來的報告提出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認為這是前進的惟一正確的方針。實現這一戰略方針的關鍵是,應首先迅速攻打松潘,進占甘南,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建立革命根據地。還強調,統一組織與指揮兩個方面軍對實現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毛澤東發言強調指出:我們的戰爭性質不是決戰防禦,不是跑,是進攻,根據地是依靠進攻的。我們必須要高度機動,集中主力,迅速打破胡宗南軍向松潘前進,今天決定明天即須行動,應力爭6月突破,經松潘到決定的地區去。
博古發言還強調:必須有一定的地區根據地,做出模範來影響全國,現在甘川陝首先甘南,依靠群眾工作,游擊戰爭,這能影響全國。
會議最後一致通過了周恩來的報告提出的戰略方針,並責成張聞天為中央政治局起草一個會議決定。
1935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明確指出:"在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陝甘蘇區根據地,使中國蘇維埃運動放在更鞏固更廣大基礎上,以爭取中國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國的勝利。""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在戰役上必須首先集中主力消滅與打擊胡宗南軍,奪取松潘與控制松潘以北地區,使主力能夠勝利的向甘南前進。"《決定》認為:"必須派出一個支隊,向洮河、復河活動,控制這一地帶,使我們能夠背靠於甘、青、新、寧四省的廣大地區,有利的向東發展。"《決定》還認為,大小金川流域,"不利於大紅軍的活動與發展,但必須留下小部分力量發展游擊戰爭,使這一地區變為川陝甘蘇區之一部。"《決定》最後尖銳地指出:"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必須堅決反對避免戰爭退卻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動的傾向,這些右傾機會主義的動搖是目前創造新蘇區的鬥爭中的主要危險。"
兩河口會議確定的北上建立以甘南為中心的川陝甘蘇區根據地的戰略總方針,為一、四方面軍共同北上,深入發展革命運動,指明了正確的前進方面。
為貫徹兩河口會議的決定,中央軍委於6月29日制定了以奪取甘南,赤化川陝甘為目的的《松潘戰役計劃》,並將一、四方面軍分編為左、中、右三路北進。
會議意義
兩河口會議確定的北上建立以甘南為中心的川陝甘蘇區根據地的戰略總方針,為一、四方面軍共同北上、深入發展革命運動指明了正確的前進方向。[2]
會議紀念館
紅軍長征兩河口會議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小金縣。紅軍長征兩河口會議紀念館系「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江西省對口援建示範項目,紀念館占地面積5401.8平方米,建築面積2140.1平方米,以「勝利會師決策北上」為主題,按照紅一、四方面軍在小金的戰鬥生活歷程為脈絡,將展廳分為序廳、會師同樂廳、政權建立廳和兩河北上廳;利用聲光電多媒體場景還原、雕塑、油畫、實物、圖片、文獻資料等藝術形式進行展陳,增強了紀念館的教育性、知識性和生動性。[3]
相關視頻
長征大會師:兩河口會議同意了, 毛主席與周總理北上的意見!
參考資料
- ↑ 重訪兩河口會議召開地——紅軍北上,朝着勝利的方向搜狐網 2019-07-30 11:38
- ↑ 兩河口會議搜狐新聞網 時間:2006年09月09日12:26
- ↑ 探訪四川小金縣紅軍長征兩河口會議紀念館2018年05月07日 20:07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