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傳記事
原文
秦穆公襲鄭,晉納邾捷菑。《三傳》所書略相似。《左氏》書秦事曰:「杞子自鄭告秦曰:『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出師。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公羊》曰:「秦伯將襲鄭,百里子與蹇叔子諫曰:『千里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爾曷知!』師出,百里子與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爾即死,必於殽嶔岩,吾將屍爾焉。』子揖師而行,百里子與蹇叔子從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爾曷為哭吾師?』對曰:『臣非敢哭君師,哭臣之子也。』」《穀梁》曰:「秦伯將襲鄭,百里子與蹇叔子諫曰:『千里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師行,百里子與蹇叔子送其子而戒子曰:『女死,必於殽之岩灊之下,我將屍女於是。』師行,百里子與蹇叔子隨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為哭吾師也!』二子曰:『非敢哭師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則我死矣。』」
其書邾事,《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齊姜生定公,二妃晉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晉,晉趙盾以諸侯之師八百乘納之。邾人辭曰:『齊出玃且長。』宣子曰:『辭順而弗從,不祥。』乃還。」《公羊》曰:「晉郤缺帥師,革車八百乘,以納接菑於邾婁,力沛然若有餘而納之,邾婁人辭曰:『接菑,晉出也,玃且,齊出也。子以其指則接菑也四,玃且也六,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貴則皆貴矣,雖然,玃且也長。』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納也,義實不爾克也。』引師而去之。」《穀梁》曰:「長轂五百乘,綿地千里,過宋、鄭、滕、薛,敻入千乘之國,欲變人之主,至城下,然後知,何知之晚也!捷菑,晉出也,玃且,齊出也。玃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予謂秦之事,《穀梁》紆餘有味,邾之事,《左氏》語簡而切,欲為文記事者,當以是觀之。
譯文
秦穆公偷襲鄭國,晉送鄭捷百回國,《春秋三傳》的記載大致相同。《左傳》記秦國事情說:「杞子從鄭國告訴秦國說:『暗地派兵來,可以滅掉鄭國。』秦穆公和蹇叔商量,賽叔說:『疲勞軍旅偷襲遠國,我沒聽說過能勝利的,而且千里行軍,人家還有不知道的!』穆公不聽,讓孟明出兵。奏叔對孟明哭着說:『孟明啊,我能看到軍隊出去,看不到它回來了。』穆公說:『你知道什麼!你如果是中年死亡,你墳上的樹已經兩手合搶了。』賽叔的兒子參加了軍隊,襄叔哭着送他說:『晉國防禦的軍隊,一定在殽的兩座丘陵之間設伏,你一定死在那裡,我去收拾你的屍骨。』秦國軍隊遂去了東方。」《 公羊傳》 說:『秦伯將要偷襲鄭國,百里奚與逛叔勸誡說:『行軍千里偷襲人國,沒有不失敗的。』奏伯惱怒地說:『象你一樣歲數的人,墳上的樹已經兩人合抱了,你知道什麼?』軍隊就要出征了,百里奚與賽叔送他們的兒子並告誡說:『你們就要死了,一定是在殽山的岩壁下面,我將去收屍。』他們的兒子進軍出發了,百里奚與賽叔跟在兒子後面哭泣。秦伯惱怒說:『你們為什麼哭我的軍隊?』他們回答說:『我們不敢哭君王的軍隊,我們是哭自己的兒子呀!』」《穀梁傳》 說:『秦伯將偷襲鄭國,百里奚與蹇叔勸阻道:』千里行軍偷襲人國,沒有不失敗死亡的。』秦伯說:「你們墳上的樹木,已經合抱了,知道什麼?』軍隊出發了,百里奚與賽叔送他們的兒子,告誡說:『你們必能死是在殽山的岩峰下面,我要在那裡收你們的屍。』秦伯惱怒地說:『為什麼哭我的軍隊?』二人說:『我們不敢哭軍隊,是哭我們的兒子呀!我老了,他們不死,就是我死了。』」
三家記載邾國事,《左傳》 說:「邾文公元妃齊姜生的定公,次妃晉姬生的捷菑。邾文公去世,邾國人立定公當了都君。捷蓄出走晉國,晉國趙盾率領諸侯的軍隊八百輛戰車,送捷菑回國。邾國人不接受說:『齊姜生的玃且年長。』趙宣子(盾)說:『理由正當,如不聽從,後果不好。』於是回國。」《公羊傳》 說:『晉國郤缺帶兵,兵車八百輛,送捷菑回邾婁,力量雄厚有餘。邾婁人拒絕說:『捷菑是晉姬生的,撰且是齊姜生的。你用他們的手指頭立君,那麼捷菑四個,撰且六個,都不正常。你用大國的勢力來壓我們,若齊國也照辦,那就不知道齊晉兩國的外甥哪個為君了。論身份貴重,他們是相等的,但撰且年長。』郤缺說;『不是我的力量不能送接畜回國,是道義上不允許呀!遂帶兵回國。」《 石樑傳》 說:「長車五百輛,連綿一千里,經地宋國、滕國、薛國,遠到有戰車千輛的大國,想改換他們的國君,到了城下,才知道不行,怎麼知道的這麼晚呢!捷菑是晉姬生的,撰且是齊姜生的,立撰且是正確的,立捷蓄是不正確的。」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3]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容齋隨筆》[4]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三傳記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學北宋沈括百科全書式筆記《夢溪筆談》(完整版),搜狐,2017-08-01
- ↑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
- ↑ 【好書推薦】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搜狐,2018-06-21
- ↑ 《容齋隨筆》中的8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哲理!,搜狐,2018-12-20